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居于我国西北部的党项族平夏部酋豪李继迁揭起反宋大旗,领导党项人民与宋进行斗争。宋宝元元年(1038),李继迁之孙李元昊建立西夏国,与宋南北对峙,从此,宋夏间战火更炽。宋人所谓的“西北边患”即是指西夏在缘边一带频繁不休地侵扰活动。宋、夏争战历时140余年,其争夺最剧的即今陕北地区,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是北宋西北军事重镇。它的西面是河西走廊,宋初这一带主要散居着回鹘族部落;西南则是吐蕃诸部的分部区;东面越过早海(今毛乌素沙漠南部)便是党项四川旧地,是汉、党项、回鹘、吐蕃各族势力间的连接点,因而也就成了宋夏间的必争之地。至道、成平之时,李继迁围攻灵州,宋政府内部就灵州弃守问题,展开过一场争论,即灵州弃守之争。灵州一战,实为宋夏百年战争的开端,而灵州弃守之争便确定了北宋政府对夏战争的基本策略,在宋夏关系史上,有它不容忽视的地位,对灵州弃守之争的剖析,将有助于整个宋夏关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释“宁夏”     
今宁夏地区之所以得名于“夏”,与党项族崛起有关。余读辽、宋史《西夏传》及《西夏书事》、《西夏纪》等书,知唐贞观初,有党项族领袖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置于静边(今陕西榆林西)等州以处之。其后该部析居夏州者号平夏部。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之白城子。党项族与“夏”字结缘者自此始。其后,党项势力渐盛,唐末有拓跋思恭者,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唐帝晋其爵为夏国公。宋初,党项势力又有扩展,其酋李彝殷卒,宋追封为夏王;辽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又封李德明为夏国王、大夏国王,封元昊为夏国王。1038年,元吴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奄有今宁夏、甘肃及内蒙古伊克昭盟、阿拉善盟、陕西部分地区。因其地处西北,故辽、宋、金诸国人称之为“西夏”。总之,自唐末以来,随着党项势力之扩展,“夏”之名也随之扩大。  相似文献   

4.
南牟会是西夏王朝设置在天都地区的一座重要都会。其遗址史书记载四至不详,致使今人臆断种种。经过实地考察,寻访遗老并佐以文献,本文认为南牟会旧城遗址当在黄湾古城,其建置时间约在李继迁攻陷灵州之后(宋咸平年间)。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北历史名城灵州,始建于西汉惠帝四年(前191),是宁夏历史上有确切建城年代记载的最早古城,也是宁夏古代经济、军事、政治中心,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明洪武十七年(1384),黄河水淹没灵州,“城凡三徙”.宣德三年(1428),迁至今灵武市.1989年笔者提出古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的观点,今吴忠市、灵武市都是古灵州的继承者,都拥有古灵州的辉煌历史.历史文献有记载,专家、学者有论述,2003年5月8日吴忠出土吕氏夫人墓志铭,佐证古灵州在今吴忠市的观点是正确的.古灵州“在今灵武西南”说已过时.《括地志》“初在河北胡城”有误;明代地方志灵州“西南角”“遗”字有新解.吕氏夫人墓志出土十年来,史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古灵州在今吴忠.  相似文献   

6.
自公元前214年秦在今宁夏吴忠市西部置富平县始,宁夏北部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一直在河东的灵州,而隔河相望的银川却是一个规模较小、发展落后、先后隶属于北地郡(汉代)和灵州(北魏至宋)的边塞小镇。1038年,西夏正式立国并定都兴庆府(今银川)。从此,兴庆府以显赫的国都地位开辟了银川历史的新纪元。西夏建都兴庆府实现了银川由边塞小镇向宁夏平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大转变,也奠定了今日银川作为宁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基础。作为国都,兴庆府进行了大规模的都城营造活动,在当时的城市建设上实现了巨大的飞跃,从而奠定了元、明、清三代以至解放后银川城市发展的规模和格局,同时又创造了辉煌的西夏文化。银川地区至今还存有大量的、珍贵的西夏文物,西夏文化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以西夏文化为中心的丰富的文化底蕴最终确立了银川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塞北历史名城——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引黄灌溉始于秦汉时期,很早就被誉为"塞北江南"。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黄河水泛滥冲圮灵州城,迫使其"城凡三徙"。宣德三年(1428年)迁徙的灵州"新城"即今灵武市。张九德任宁夏督储河东道期间,天启二年(1622年),遇"河大决"洪水向东流逼近新灵州城下,"居民累夜惊,议他徙。"他果断地决定"巨石砥柱",修石堤阻河水逼其回向西流。两年多"石堤之役",沿古灵州故址"滨河",筑六千丈灵州河堤,逼河水西流归古灵州"故道",解除河水对新灵州城的威胁;筑秦渠长以防涸、开汉渠芦洞以防涝,亦均见成效。灵州免再徙,溉田数百顷,增税数千石,依然是一派"塞北江南"的景象。百姓为其立祠。官至工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河道总督。张九德也有缺陷,但在宁夏治理黄河为百姓谋福祉,是其一生主要业绩和功劳。昔日他在宁夏的治黄经验,今天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自唐以降至宋朝,五台山佛教文化繁荣发展,随之而起的朝台活动进一步传播了五台山佛教文化.朝台路线分别由东路镇州、南路太原、北路幽州、西路宁夏府路灵州四条路线去往五台山.分析成寻巡礼五台山的路线情况及入宋的原因,成寻的巡礼为五台山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灵州会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件.646年唐太宗李世民从长安出发到达灵州(今宁夏境内)会见了众多归附大唐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使者,并在漠北地区设立了“六府七州”,推行郡县制度,将其纳入大唐的行政区划管理,在血缘、地缘、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融关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框架下民族融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唐末农民起义失败后,各藩镇节度使乘机扩充土地和人口,彼此之间尔虞我诈,攻伐不已。唐宣武节度使朱温(又名朱全忠)以一弹丸之地的汴宋地区一跃成为拥有七十二州、二十一镇的霸主,呈现了“今天下之势,归朱梁者什七八,虽强大如赵、魏、镇、定莫不附之”的局面。但这个政权又很快在历史舞台上消声匿迹,却是何故?为此,本文试图对与之关系至为密切的朱温早期成功用人和晚期消极的恐怖统治略加分析,以就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11.
关于沙陀内迁的几个问题樊文礼沙陀为西突厥别部的一支,唐朝前期居住在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北部)一带。八世纪末迁徙到甘州(治今甘肃张掖),九世纪初迁到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南),不久又迁到河东代北地区(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内蒙古中部一带)。唐末,沙陀力量迅...  相似文献   

12.
一、“西安说”与“西宁说”明洪武初,朱元璋遣徐达统大军北伐,攻克元大都后,又西进而席卷关陇。洪武二年丁丑(1369年5月19日),元地主武装李齐思投降于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过了两天,徐达东入安定州(今甘肃定西县),此后的任务,根据朱元璋的指示,是攻取庆阳、宁夏。其进军路线是:自安定,经会州(今甘肃会宁)、靖州(今甘肃静宁)越六盘山东进。明军兵多将广,旦系得胜之师,所向披靡,于是《明太祖实录》卷40出现了如下记载:  相似文献   

13.
宁夏固原地区,地处祖国大西北内陆,现置固原、海原、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六县。 明初,固原地区均属陕西布政司辖,成化四年(1468年)设固原卫,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固原卫为固原州。当时,固原和辽东、大同、延绥、榆林、宁夏、甘肃、太原、蓟州一起称“九边重镇”。成化十年(1474年),延绥、甘肃、宁夏三边总制府移驻固原,“总陕西三边军务”。固原被视为北线要冲之地,“左控五原(在今宁夏境内),右带兰会(今甘肃兰州、靖远、会宁一带),黄流绕北,崆峒阻南,称为形胜。”由于军事防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固原成为西北最大的军马基地,朝廷设马政机构,成为一种与地方政权并存的机构。  相似文献   

14.
1、高士秀、高志清是为一人。 陈必准主修的《朔方道志》载:“宣统三年九月,会匪高士秀,高登云等乱陷灵州”。继载其起义失败后,“灵州匪目高士秀、高登云遁走陕北”。又载:“宣统辛亥会匪高士秀、高登云等由灵州窜入花马池。李雨村先生所撰《辛亥革命宁夏灵州民军起义》一文亦同样记载。韩定山先生所撰《辛  相似文献   

15.
嵬名十世纪末到十一世纪初,西北的党项族政权,经过其杰出的首领李继迁、李德明父子的精心治理,统治势力不断发展,地域逐步扩展。至宋明道元年(1032),李德明死,他的儿子元昊袭封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刚刚执政的元昊就表现了出手不凡的气度,在一系列政治军事制度上进行了大胆地改革,以适应这一政权实力不断发展的需要,为他的立国称帝创造条件。和历代统治者一样,元昊对名号也特别重视。他首先取消了唐、宋赐给的李姓和赵姓。自号“嵬名”氏。自此以后,西夏皇族便以“嵬名”为姓。那么,元昊为何要改姓呢?  相似文献   

16.
读上海版《春秋左传集解》(以下简称《集解》)和北京版《春秋左传注》(以下简称《注》),发现昭公十三年传文末数第二节“吴灭州来,令尹子期请伐吴”中的“期”字有疑,当为之作注,而《集解》和《注》皆未注,笔者于此愿有所说明。一、不应是“期”,而应是“旗”。通观昭公十三年和十四年传文,可知此处之“子期”当是“子旗”之误。上观昭公十三年传文,可知子旗即佐楚平王(公子弃疾、蔡公、熊居)乘乱夺取王位之成然(蔓成然、(?)成然),以其佐立之功,楚平王“使子旗为令尹。”  相似文献   

17.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五记转: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四月丙寅(5月26日),雄州言:北界幽州地大震。大坏城郭,覆压者数万人。”《宋会要辑稿》瑞异三之三四,亦记有:“嘉祐二年三月三日(4月9日),雄霸等州并言:二月十七日(3月24日)夜地震。至四月二十一日(即5月26日)雄州又言:幽州地大震。大坏城郭,覆死者数万人。诏河北备御之。是岁,河北数地震,朝廷遣使安抚。”这次古地震在今哪里?学术界有不同见解,有的认为在河北省的固安县,而更多的同志,则认为在今北京市附近。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现在,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塞上古城灵州,自汉时设县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它“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守西陲要害”。兼之地处银川平原,土质肥沃,又有引黄灌溉之利,足以屯兵积粮。所以,灵州在历史上的战略位置,一直是非常重要的。 灵州与灵武是汉代同时设置的两个县城,在唐朝以前是两个地方、两个名称。自建城以后,其位置都是几经变迁,只因同在宁夏境内的银川平原,又由于其隶属关系与建制位置的变动,而逐渐合在一起,这就容易使人们将历史上的灵州城与灵武城互相混淆;因此,这里仅就灵州与灵武的建制沿革,做一点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地图集》于1975年由中华地图学社出版。虽然在普及历史地理知识、方便教学研究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当时科研水平的限制,很多历史地理的疑案、悬案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尤其是关于明代以前的灵洲、灵州、灵武谷(口)、灵武的地址方位,有明显的错误。这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近年来,宁夏学术界在这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依据近年在宁夏吴忠市新出土的重要文物及宁夏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用考古发现一文献记载一民间口碑资料一现场勘察的连环证据,考证出自西汉至明初灵洲、灵州、灵武谷(口)、灵武的确址及沿革,证明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及《中国历史大辞典》等工具书)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同时.又就失误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拓跋部,唐末五代主要活动于以夏州为中心的今陕北高原与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宋朝初年,其大首领李继迁攻克灵州,易名西平府,都而居之。公元1023年,继迁子德明升灵州怀远镇为兴州,又将都城由西平府西迁兴州(后更名兴庆府、中兴府)。从此到西夏灭亡两个多世纪中,再也没有变迁过。西夏的兴起过程,就是将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向西转移的过程,也是建都兴庆府的过程。本文试就西夏为何能够向西扩张、建都兴庆府,以及建都兴庆府对西夏社会历史有何重大影响等问题,作一扼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