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战争(1700年~1721年)是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及取代瑞典在北欧的霸权地位而蓄意挑起的一场战争,它历时21年,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被卷入,而且关系复杂。期间,俄国采取的外交策略为其赢得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俄国采取的外交策略是以波兰为主要对象,不仅把波兰拖入战争的泥潭,而且把波兰变为主要战场,使波兰遭到极大的削弱;第二阶段,俄国则以英国为主要外交对象,不仅成功地阻止了英国的干涉,而且迫使瑞典签定了对俄国极为有利的尼什塔特条约。  相似文献   

2.
外蒙军队先后西犯科布多、阿尔泰,杨增新力援科、阿,一方面在军事上积极准备力量,确立稳扎稳守、严密防范的策略,并在新疆全境积极部署军队,防止外蒙喀尔喀人内犯;另一方面也开展积极的外交努力,抵制俄国干涉新疆援助科、阿,并积极通过外交努力寻求与和平停战,捍卫了国家的领土权利.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卡尔梅克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梅克人具有史诗《奥德赛》般的历史。早在17纪前的20年间,这个部落的一部分(即士尔扈特)就开始离开祖先的营地向西迁徙,最后流落到了乌拉尔和俄国南部伏尔加河下游的草原地带。之后的一百年内,又有其它几支从卫拉特人中分离出来的卡尔梅克人与之融合。但到1771年1月,为了避免沙皇俄国的强权和同化,他们之中五分之四即17万人集体东移,返回了准噶尔。在1918—1920年俄国革命爆发的内战中,这批继续滞留在伏尔加河西岸的卡尔梅克人受了严重的人员、财物和牲畜的损失。他们中一部分曾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人由于俄国革命的胜利,不得不逃离俄国,取道土耳其,分散到法国、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捷克斯洛伐克。但随着1944年秋到1945年春苏联军队向西欧东部和中欧的迅速推进,那些在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卡尔梅克逃亡者又急忙逃往奥地利、德国和法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在德国东部和北部的卡尔梅克人便已逃到了美军占领区。  相似文献   

4.
《江海纵横》2010,(4):29-29
双方兵力悬殊不大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曹操南征荆州时,抽调出步兵八万人、骑兵一万余人,但调集来南征的军队没有全部都参战。旱路运输限制了出战的兵力。在一条线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万。至于荆州兵,总数七八万,但所能动用的就是集结在襄阳等地的二万余人。随后,曹操又留徐晃驻扎樊城,  相似文献   

5.
1788年俄国和土耳其交战期间,沙皇盟军奥地利军队为了阻止土耳其军队的挺进,事先占领了考兰谢拜希平原(罗马尼亚境内)。这时,来了几个卖朗姆酒的吉卜赛人。几名奥地利骑兵跟他们买了一些酒,随后几位奥地利步兵走上前来,  相似文献   

6.
故事斋     
友康 《山西老年》2009,(1):28-28
拿破仑与毛皮商人拿破仑入侵俄国期间,他的部队来到一个无比荒凉的小镇。当时,他意外地与他的军队脱离了,一群俄国哥萨克人盯上了他,开始在弯曲的街道上追逐他。拿破仑开始逃命,并潜入僻巷中的一个小毛皮商人家。当拿  相似文献   

7.
彼得一世(1682—1725年)是沙皇俄国的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雄才大略、出类拔萃的帝王,为俄国历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他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工商业,改组陆军,建设海军,使俄国从一个野蛮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彼得一世又是俄国霸权主义的鼻祖。他制定了并开始实行征服欧洲和争夺世界霸权的计划。经过二十一年的“北方战争”,他打败了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夺得了通向西欧的北方门户,揭开了争夺  相似文献   

8.
中国清朝与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交往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开始时期,也是中国人对俄国形成认识的最初阶段。18-19世纪清政府通过向俄国派遣使团和派驻使臣,零距离接触和实地感知俄国,获得了大量俄国信息。主要通过清人在俄国的实地感知,对俄国复杂寒冷的气候特点及其俄国人衣食住行进行梳理和分析,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实态。  相似文献   

9.
百年前旅顺所经历的两场战争成为东北亚地区三个主要族群——俄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向世界展现其国民形象的首个平台,亲历战争的美国人在文本中以西方文明为标准对其进行塑造。在美国人眼里,俄国人专制蛮横,生性"盲目自信",但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日本人对使命看重和对死亡淡然,军队组织管理等方面表现出凝聚力、细致、高效和有条不紊,国民性格中具有血腥、残忍和野蛮的一面;中国人所受关注最少,也充斥着误解与偏见,主要集中于"苦力"形象和他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百年后对美国人当年的观察和记录进行梳理和解析,为明晰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独特角色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与西方永远相互吸引着。西方人与俄罗斯人最大规模地相互渗透下相互熟识有两次:1812年拿破仑的入侵,以及1941年与希特勒军队的殊死搏斗,德国人与俄国人相识的意然是战争,在那不思议的残酷环境中,他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注视对方。残暴的入侵者,英勇的抵抗者,他们的心灵会撞击出怎样的火花?  相似文献   

11.
列宁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是列宁在1922年3月党的理论刊物《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撰写的一篇重要的哲学论文。列宁撰写和发表这篇论文,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俄国共产党面临的任务相联系的。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国际资产阶级极端仇视苏维埃政权,他们联合俄国境内的反动军队,向苏维埃政权发动了猖狂的进攻,但是到了1920年末,却以失败而告终,俄国的国内战争已经结束,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重大任  相似文献   

12.
既往的中国边疆史研究,比较重视各地卡伦的设置情况,为了驳斥俄国以常驻卡伦划分边界的主张,特别强调卡伦的内治功能,而对于边疆卡伦的外防性质则重视不够,尤其是忽视了巡边制度的研究。事实上,无论在清代前期还是在后期,边疆卡伦均具有明确的外防功能。边疆卡伦的设置属于固定的军事据点,通过"会哨"、"统巡"和"查阅"等巡边制度的建立,才使边防军队相互游动起来,把一个个孤立的据点连接在一起,形成为一条实实在在的边防线。不了解这一巡边制度,就无法全面理解清代军队的边防功能。东三省的巡边制度在全国边疆地区具有典型意义,应当引起史家重视。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西域艺术研究会和瑞典国家民族博物馆、瑞典斯文赫定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世纪西域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1992年10月3日至6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来自瑞典、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的学者和中国各地的学者共5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有30多篇在会上报告并讨论,认真和活跃的气氛贯彻会议的始终。讨论会结束后,有30多名中外学者参加了会议组织  相似文献   

14.
1917年革命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在革命发展过程中,政治领袖列宁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以俄国革命唤起欧洲革命的坚定信念;"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的灵活运用;瓦解旧军队策略的综合实施;抓住机遇不言弃的坚强意志.这些政治智慧是保证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吹牛大师     
任何事做到极致就是精品。在我所佩服的吹牛家中,首推德国的米希豪森。他是一位男爵,生于1702年,在俄国军队服役时,曾和土耳其人打过仗。吹牛应该算一项事业。人类产生了语言,特别是将语言运用于社会交往之后,吹牛这件事就很难避免了。用令人吃惊的描述把自己的能力与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0,(2):57-57
一口酒引起的战争 1788年俄国和土耳其交战期间,沙皇盟军奥地利军队为了阻止土耳其军队的挺进,事先占领了考兰谢拜希平原(罗马尼亚境内)。这时,来了几个卖朗姆酒的吉卜赛人。几名奥地利骑兵跟他们买了一些酒,随后几位奥地利步兵走上前来想让骑兵请他们喝几口,却不料被骑兵拒绝。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08,(2):10-11
俄国十月革命后,原沙皇俄国舰队司令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纠集沙俄军队的残部,组织反革命武装,在英国的援助下,在鄂木斯克成立了独立政府。他的势力一度非常强大,但没过多久,1919年11月,鄂木斯克即被红军攻占。为了保存实力,高尔察克决定率部横穿6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亚,逃往太平洋沿岸,在那里寻求日本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清政府通过向俄国派遣使团和派驻使臣,零距离接触和实地感知俄国,获得了大量俄国信息。本文主要通过清人在俄国的实地感知,对19世纪俄国的音乐、舞蹈和戏剧进行梳理和分析,真实而全面地再现当时俄国人的生活实态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尽管外国人都在夸许瑞典,可许多瑞典人却在强调瑞典当代社会的弱点:瑞典正在落后;瑞典税收太高;瑞典是一个由成群的因特网探索者和那些不惧怕新鲜事物而且可以迅速接纳新事物的人组成的一个高科技的极乐世界;瑞典冷漠而且气候严寒。  相似文献   

20.
列宁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军学说,阐明了革命军队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建设工农兵武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工农红军的原则和要求,这对当今中国特色军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