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梅 《中华魂》2014,(18):41-41
"促织甚微细,哀鸣何动人",尽管杜甫写蟋蟀鸣叫的诗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我还是最喜欢白居易"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的诗句。小时候在老家的西窗下独坐,我也听到过蟋蟀的鸣叫,此起彼伏,温温柔柔,一点也不让人觉得烦躁。读白居易的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蟋蟀既叫"促织",也叫"蛩",还有不少地方喊它"蛐蛐儿",但我翻遍了很多典籍,都没有我家乡的"凸叉子"之称。  相似文献   

2.
荀春荣 《中华魂》2012,(19):26-28
老实说,《论语》并非我最喜欢的书,也不是我读得最多、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我之所以读它,也不是像当今"国学"大师们所倡导的那样,要从中"找到"什么"人生坐标",更不相信读了它就"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而只是因为它是儒家的经典,是对后世文化发展影响巨大的著作。事实上,要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读《论语》不行,作为一个喜欢古典文化的读书人,不读《论语》不应该。我们这一代人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所受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来阐释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诗《补墙》,分析诗中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之墙",以揭示此诗创作的成因以及对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人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南",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象里,总是以旖旎的身姿,驻足在杨柳堆烟处,摇曳在风帘翠幕中,徜徉在桨声灯影里,千百年来,人们记忆里的江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繁华、富足、柔美、灵秀、人文荟萃、才子辈出,是人们对文化江南的深刻印象。然而,读杨念群先生的《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  相似文献   

5.
宋儒所倡之"理",是指万事万物背后的一切平常之"理",是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最高范畴,所指范围要比汉儒之"理"广。宋人注重思辨的考索,既以《诗经》上的观点来证其道,又以其道来论《诗》,在《诗》与天道之间再加上一个"理",由此,宋儒的解《诗》也就别有一番天地,实际上是逐渐将《诗》理学化了。  相似文献   

6.
读了好多年书,我渐渐体会到读书并不一定要做大学问或者"立德""立言",但至少要做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正如孔子门人求仁,即使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仁",但心向往焉、身体行焉,不也是一种快乐吗?因此,有时我也会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背离了目标。不久前经历的一件事,让我觉得大大丢失了读书人的优雅,偏离了善和美。W君准备出国,几个月前我帮忙跑档案馆打印了几份材料,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美学观之一是"诗可以怨",并把它看作是"历代文学主流",他认为中国文学史上成功的、重要的作品极少是"歌功颂德"的。因此,古人把"诗可以怨"作为检验作品优劣的标准。钱钟书的"诗怨"说中还集中揭示了"怨"诗中的人性心理和社会心理内涵。钱钟书先生对喜剧没有专门论述,但却重点论述了决定喜剧价值的"笑理",钱钟书先生认为:"不亵不笑""、亦尚中笑理"是"核心明确而边围含混"的朦胧区域,它是审美快乐的最佳境界。"尚中笑理"的笑的艺术作品不管经过多长时间的推排,都不会丧失笑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诗意的生存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论者多是就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立论申说,而笔者则将其视为德国思想史上的一个点,纵向地追溯其源流,横向地探寻其同道,说明诗意的生存是中西诗哲的共同追求,并不属于某一个人。在德国,它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派的理想,它由施勒格尔、诺瓦利斯奠立,后经荷尔德林,特别是海德格尔的阐释,成为一个著名的命题。具体说来,诗意的生存应有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维度,前者意在人生的皈依及意义,后者则指向自我生命的实现方式。其实质是通过"诗",把人类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以实现对永恒的追求。它体现了对现实的批判,对美好未来的企望,包括完善的人、完善的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在中国,诗意的生存是儒道两家的共同理想,为历代士人所追求,其中的陶渊明不仅有其"思",而且有其"行",实实在在地实现了自我的诗意生存,这一点是颇有理论建树的德国诗哲所未能企及的。  相似文献   

9.
汉语新诗的创作迄今已近百年。今天的"口水诗"与"散文化"泛滥,恐怕与"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这个口号下隐藏的某种进化论思维有关。现代意识不必尽由现代生活、尤其是流水账般的生活堆积来体现。重新思考并寻找真正的"诗质",即真正属于诗的元素因此显得必要。诗人沈奇的一组实验新作显示了汉语诗歌的独特魅力,也显示了与汉文化的深厚联系。这一探索给我们的启示是:反顾"汉语字词思维","重新认领汉语诗性的‘指纹’及现代诗性生命意识的别样轨迹",并将之在汉语的血脉和族谱中予以消化与再造。  相似文献   

10.
孟博远 《可乐》2011,(6):35-35
杨见山工书法,精经学,擅诗文,特别是他的"八分书",怪石嶙峋,遒劲古朴,别具一格。他为湖州千臂亭所书"千臂亭"三字及题跋,笔力千钧,字字珠玑,尤为时人所赞叹。吴昌硕与杨见山早年在吴兴华楼桥潜园主人陆心源家认识。那时,杨见山是吴兴有名的"六才子"之一,经常诗酒会于潜园;吴昌硕则随陆氏手拓《千臂亭古砖图录》,早就有拜杨见山为师之意。吴昌硕辞去安东令以后,  相似文献   

11.
清初诗坛,袁枚提出"性灵说"主张,其内涵之一就是倡导真情,具体表现为:"提笔先须问性情"、"诗写性情,唯吾所适"、"‘诗可以兴’,以其最易感人也";袁枚重"情",目的是冲破儒家传统诗教的藩篱,以灵心妙口直接表现普通人的真情真性;袁枚诗歌真情论对清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端木蕻良给陈迩冬的信函显示,两人曾就"曹雪芹佚诗"案交换意见。1975年,他还写了一首和诗,即《代曹雪芹赠敦诚》,从而构成了对假诗的辛辣嘲讽。端木蕻良经历过一个逐渐清醒的过程:开始是欣喜,继而是怀疑,最后断言其为"伪作",并揶揄造假者是初学写诗的香菱。在此过程中,陈迩冬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SHMJ: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接触到"岩彩"绘画? 梁健:一直以来我都在画"水墨",记得在天津美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临摹"敦煌壁画"的课程,2008年我就和几个同学来到敦煌考察了半个月时间,当在现场观看"敦煌壁画"的一刹那我就被彻底打动了。以前接触"敦煌壁画"是在画册、媒体、文艺作品中,当真正融入到现场去感受它特别震撼。  相似文献   

14.
《诗经.常棣》诗颂扬兄弟情谊,认为"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即兄弟重于朋友;同时又提出"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即朋友重于兄弟。对于此种看似自相矛盾的观点,如朱熹等人已有"悖理之甚"的批评。其实,兄弟与朋友,孰轻孰重,未可一概而论。兄弟关系乃"天合"血亲关系,当我们处于"死丧"、"外侮"之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时,兄弟胜于朋友;朋友关系乃"人合"关系,当我们在精神上处于孤独、苦闷之际,需要精神上的理解和倾诉时,朋友胜于兄弟。《常棣》诗正是对兄弟、朋友关系的此种特点的形象化反映。  相似文献   

15.
大历十才子     
所谓大历十才子的说法颇为纷歧。据胡光炜引《读雪山房唐诗钞》所载“大历十才子”人名为:刘长卿、钱起、郎士元、皇甫冉、李嘉佑、司空曙、韩翃、卢纶、李端、李益。《文学史讲稿》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廿一年进士,至德宗为监察御史,终随洲刺史。他的诗五  相似文献   

16.
解构主义是一种反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具有颠覆性的批评理论。它打破前人在我们脑海中印上的固有的思想观念。《补墙》看似是"补"实则是"拆",诗中"篱笆牢实邻居情久长"的传统观念,不符合现代的要求。诗人弗罗斯特借助诗中的"我"表达对墙不满,对传统的反叛,诗人在词句、事实和思想上表达了其解构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柳斌 《老友》2011,(3):18-19
我认为中小学生应当读点诗词,大学生应当读点诗词;青年人、老年人、我们大家都应当读点诗词。道理孔老夫子早就讲过了,"不学诗,无以言"。无以言,就是指不会讲话,或者话讲得没有文采,甚至指不能获得话语权。孔夫子又说:"言而不文,行而不远。"这就已经涉及到思想和文化传播的大问题,涉及到话语权问题。毛主席也把"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列为党八股的八大罪状之一,加以声讨。  相似文献   

18.
回归历史语境,先秦两汉《诗》学史中普遍的"《诗》非诗",成为毛诗"《诗》作经读"的前理解;而毛诗又在"《诗》非诗"的悬置中生发出中国讽寓解释。比兴作为中国讽寓解释的重构模式,以言-象-意的层层深入实现《诗》的伦理教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则为讽寓重构中的类型化方法指出人间性的形上路向。毛诗以史事追索、谱系认同、风雅正变三种方式塑造出"文的英雄主义",实现历史启示;历史信化则在由史鉴到《诗》谏、继而《诗》范、《诗》教的价值丰富中充当媒介。  相似文献   

19.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老师们知道孩子在这个阶段不可能"一口吞个饼",所以总会千方百计减缓坡度,给学生们架设台阶,让其拾级而上。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班里不少同学笔下的"陈子谦"(本班一男生)是个幽默风趣、能说会道的小潮男,可是,"子谦"本人的作文却是全班有名的差,因为空洞无物经常被我退回重写。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新世纪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攻坚深化,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第三、第四代党中央与时俱进,在五大方面创新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才理论。从"关键在人"到"以人为本",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资源",从"优先发展教育"到"人才强国",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从"两个尊重"到"四个尊重",体现着传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