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皮妙对     
传说明朝时官拜文渊阁大学士的丘浚,小时候家道贫穷。有一次,在邻居家菜园边上玩耍,眼盯着菜园里饱满长熟的茄子,馋得直流口水,便想摘几个尝尝。可是,看菜园的老伯伯正在菜园里挥舞着锄头挖树根,他只得另想办法。聪明调皮的丘浚想了半天,便找来一根一头带钩的树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且多产的作家,他在小说和散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中短篇小说尤其出色。《菜园》作为沈从文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抒情的环境描写;象征手法的运用;简约的文字描写——冰山风格;客观冷静的叙述。以《菜园》为主,并结合沈从文的其他短篇小说,对他的短篇小说艺术风格进行具体的分析总结,以便我们更好的领会他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拔除杂草     
斯恩德有3个孩子,他要求大儿子克莱尔、二儿子卡尔夫和小女儿凯妮每天都去菜园里拔除杂草。尽管3个孩子非常不愿意,但他们知道父亲的脾气,还是在每天放学后乖乖地去菜园  相似文献   

4.
《新少年》2013,(6):40-41
华莱士擅长搞些小发明,他和爱犬格勒米一起经营一家以捕捉兔子、保护菜园而闻名的"捉兔公司"。捉来的兔子,全部饲养在他们的家中。  相似文献   

5.
黄振坤今年64岁,现是寿县政协常委。他从事果树育苗已有30多年。1958年,他从寿县廖圩农业中学毕业,自费到六安小华山园艺场学习果树育苗嫁接技术,学成归来,他悄悄在自家菜园地里进行育苗试验,就是在“文革”期间,他仍坚持利用农闲钻研果树育苗,搜集有关资料。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6.
由于法院强制执行,刚刚从受冻的鸭舍里搬回好房子一个多月的济南市槐荫区段店镇一对七旬老夫妇,又遭到其长子一家人的“袭击”,75岁的老汉胡世镇被打成脑震荡住进了医院。 记者在市立五院见到正在吸氧的老人时,他痛不欲生。从他断断续续的介绍里得知,老人膝下有八个子女,原来住着的三间房子落在长子名下。1997年长子以翻盖房子为由,让老两口搬到菜园的房子里住。1999年6月,5间新房建成后,长子却拒绝老人搬回。据了解,老人住的菜园的房子是以前养鸭子的房子,而其长子也另有住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菜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8课的课文。这篇课文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毅然要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8.
韩老伯是笔者老家的一位乡邻。1930年出生的他今年已91岁。年逾90的老人至今身子骨硬朗,生活能够自理。从退休后回到乡下老家,已经30多年。八年前老伴去世,一直独居的他,可以独自完成洗衣、做饭等家务。老人的生活态度淡然而从容。虽然岁月留给他很多伤痛,但面对这些人生的变故,他始终保持乐观心态。老人养了几只鸡,在屋后开辟了一片菜园。闲时独自走上几里路去赶集,买些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老北京的菜园子: 旧时的北京,人们吃的蔬菜多是产自近郊农村.可是您大概想不到,不出北京城也能见到菜园子.西城的西直门里王家菜园子,南城的东四块玉、白纸坊、陶然亭、天坛的坛根儿以及先农坛等地都有菜园.除此以外,在恭王府的后花园里还有一个菜园,这还是老恭忠亲王亲自耕种的菜园.  相似文献   

10.
极速蜗牛     
《新少年》2014,(1):62-65
1在一片菜园里,有一群普普通通的蜗牛。这群慢吞吞的小家伙每天的生活就是躲避坏小孩儿和乌鸦等“敌人”的袭击,采摘菜园里熟透的番茄吃。  相似文献   

11.
张卫东 《北京纪事》2010,(12):96-97
老北京的菜园子 旧时的北京,人们吃的蔬菜多是产自近郊农村。可是您大概想不到,不出北京城也能见到菜园子。西城的西直门里王家菜园子,南城的东四块玉、白纸坊、陶然亭、天坛的坛根儿以及先农坛等地都有菜园。除此以外,在恭王府的后花园里还有一个菜园,这还是老恭忠亲王亲自耕种的菜园。  相似文献   

12.
杨振威 《社区》2009,(15):4-4
北京通州区中仓社区的王女士拨打12345北京市非紧急求助热线反映,自家小区里的很多公共绿地都被居民“瓜分”,种上了花卉、蔬菜,公共绿地成了“私家菜园”。记者在小区内走访发现,这种社区“菜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北京晚报》3月20日)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促进城乡要素互动、化解食品安全危机,为生态中国建设提供经验和范式借鉴,从德国市民“小果菜园”的发展概况、历史由来、法律地位、管理模式、社会价值、生态效应六个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市民“小果菜园”在德国已遍地开花,历史悠久,其发展还受到专门法律的保护和规范,管理模式成熟,社会价值多维,生态效应明显。〖JP2〗市民“小果菜园”符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符合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主张,也符合中国市民的消费发展需求,试点和发展我国市民“小果菜园”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时机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赶了几十里路,回到了村子里,看望年过花甲的父母。 父母见我回家,很是高兴:父亲去园子里为我摘菜,母亲在厨房忙活着给我做饭。在老家的土炕上,听着父母的唠叨。吃完饭后,父亲在院子里侍弄他的小菜园,母亲则与我在土炕上相偎着,唠起了家常。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菜园     
抚顺市葛布一校五年一班有一个小小菜园。最初的时候,提起到菜园去劳动,同学们就找种种借口开溜——到那块荒地上去刨地,真是太没意思了!有些家长也说:小孩子能种什么菜呀?简直开  相似文献   

16.
毕业那天     
拥有一颗同情心是美好的,关心和给予是令人愉快的。是一个人,使我明白了这些。他是学校里的一位勤杂工。勤杂工是学校雇来的,一直为学校服务,50多岁,身体很好,啥活儿都干,扫院子,修理桌椅,侍弄学校的菜园等等。我发现,不论干什么活儿,他身上的衣服总保持得干干净净。不干活  相似文献   

17.
吴伯箫开始写作于一九二五年,奠定他散文地位的,是他三十年代出版的集子《羽书》,而标志他创作风格成熟、代表他创作最高成就的则是他在六十年代写的散文集《北极星》了。《北极星》中,尤其以那组回忆延安生活的散文为最佳。这组散文,有写当时“革命者荟萃的地方”的《延安》,有反映当时延安军民“丰衣”和“足食”的《记一辆纺车》和《菜园小记》,有写“安居”的《窑洞风光》,还有表现当年延安军民精神风貌的《歌  相似文献   

18.
永恒的爱     
在我书桌前的窗台上,摆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上,爷爷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去给爷爷扫墓,为他献上一束金黄的波斯菊,寄托我对爷爷的思念之情。望着碑中爷爷的照片,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爷爷对我的关爱。记得那时爷爷住在乡下。每逢星期六,我都会去看望他,爷爷也会给我准备拿手的菜,如红烧鲫鱼、蛋炒西红柿……那些都是爷爷的鱼塘和菜园里的自然风味。我喜欢跟着爷爷来到菜园,双手一搓,拿起锄头,开垦荒地。爷爷告诉我“:人勤地不懒。劳动人民,只要肯动手,荒地也能硕果累累。”听着爷…  相似文献   

19.
苦瓜随想     
"我家菜园中的苦瓜终于成熟了!"这种声音再次回荡在我耳边。应着爷爷的叫声:"阳阳,快过来看!"我向菜园跑过去,只见它们密密麻麻地挂在枝条上,油绿喜人,像笔直挺立等待首长检阅的士兵。曾经听爷爷说过,苦瓜是一种极好的蔬菜。我便情不自禁地摘下一条最大的苦瓜,那修长  相似文献   

20.
陈浩 《社区》2014,(16):52-52
小区楼下有一块空地,被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做成了菜园,他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次事,就是莳弄这些菜。我从没见过一块菜地像他种的这么整齐,连培上的土,都是一粒粒细细匀匀,也从没见过一个人种菜,只种一种菜的,春天种韭菜,夏天种苦瓜,秋天种莴笋,冬天种白菜。他一边种菜一边小声唱歌,有时候是《刘海砍樵》,有时候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