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输供给的品质特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分析运输供需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将运输供给的品质特性重新界定为能被消费者感受到的、以运输过程为主体的、系统描述运输供给品质的指标体系。提出运输供给的品质特性由可达性、时效性、技术经济保障、经济性以及舒适性5个方面构成,并重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加以量化描述。鉴于运输供给具有鲜明的异质性,提出了区分不同类型运输需求(价格敏感型、品质敏感型和基本运输需求)、揭示运输供需关系和采用分类预测法预测运输需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道路货物运输供给的结构性失衡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道路货物运输供给的结构性失衡阻碍了中国道路货运业的健康发展,它不仅表现为运力的结构性失衡,更重要的是运输基础设施的结构性失衡和运输组织的结构性失衡。以运输量为主变量合理配置运输基础设施、构建“大小结合”的货运组织化发展模式、强化硬性约束、政策引导与利益保障是解决道路货物运输供给结构性失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科学的道路运输预测体系、准确把握运输需求变动提供新的预测理论支撑,有必要对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经济内涵进行重新诠释。运用需求函数和供需平衡理论分别对运输需求与运输价格的变动关系、运输品质与运输需求的变动关系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表明:运输需求具有层次性特征。运输供给具有异质性特征;历史运量与未来需求量之间受供需条件约束,不应简单等同。分析结果表明:若供给与需求吻合,可沿用现有预测方法;若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可将运输需求划分为价格敏感型和品质敏感型两类,运用供需弹性分析理论考察其供求关系变动规律,预测未来需求增量。  相似文献   

4.
运输性及运输性工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输性是产品的固有属性和设计属性。产品、运输条件及运输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运输性对机动性及寿命周期费用的影响,研究了影响产品运输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提高产品运输性的最佳时机是在研制阶段。运输性工程即是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明确运输性要求,进行运输性设计和分析,权衡各种设计方案,实施运输性试验,评估运输性指标,通过反复迭代,改进产品或产品系统,以实现产品与运输条件及运输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5.
航空快递业特性分析及其在中国发展的设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航空快递业务的内涵、产品特征、运输组织特点、承运方式等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快递巨头加快拓展中国业务、国内航空快递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从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两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快递业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运输资源是从事运输活动的条件和手段,包括固定交通资源和可移动交通资源这两类硬资源,以及由运输系统中的人力、信息、组织与管理制度等构成的软资源。交通区位是交通行为与交通资源的聚集地。交通规划的目的,应该是在约束条件下通过交通建设实现交通资源在物性、空间和时间上的耦合效应,以满足规划主体在政治、经济、国防、社会及环境的需要。交通运输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其形成与使用的效率,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输业的规模和效率,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转状态,因此必须提高交通资源的形成和使用效率。对交通运输资源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运输经济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与其他行业一样,集约化经营也是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以优质服务为经营宗旨的运输业,其集约化经营不可照搬其他行业的模式。本文分析了道路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的现状,并探究了创新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旅客出行选择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旅客选择运输方式的微观视角分析出行时间价值的内涵:时间、经济和感受,进而结合特定出行主体分析出行时间价值的构成与出行利益的相关性:完全经济相关、完全经济不相关和部分经济相关,并通过出行时间价值和出行利益相关性分析旅客出行选择的机理:依据出行时间价值和出行利益相关性两个因素区分出六种不同旅客群体出行时对运输方式的一般选择。  相似文献   

9.
运输需求生成机理及其规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给运输通道中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运输能力配置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数理抽象方法,从不均衡分布、互动性、多样性、经济性等角度分析运输需求的生成机理,提出均衡性、均匀波动型、两端高峰型三种典型生成规律及其应用价值。分析认为:不同的运输需求生成规律,其需求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各种运输方式优势的比较、通道运输能力的配置必须建立在不同运输需求生成函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道路运输市场化是我国道路运输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唯一途径。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道路运输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指出道路运输市场化是我国道路运输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收费公路总量控制的思考,选择GDP增长率、汽车保有量增长率和人口分布密度增长率作为影响收费公路总量的因素,分别建立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回归模型,得出收费公路总量规模。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未来20年中国收费公路总体增长明显,2029年将达到收费公路总量最高峰,但是增长幅度将明显减慢,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还需要经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口岸交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黑龙江省口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发展。通过相关资料分析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济贸易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认为,当前黑龙江省口岸交通发展的重点口岸是黑河和同江,次重点口岸是绥芬河、东宁、抚远、饶河、富锦、萝北、密山、虎林和漠河;黑龙江省口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为:提高口岸公路技术等级、推进界河大桥建设、加强重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边境口岸运输站场设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路桥收费问题透视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前中国路桥收费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关注,在实践中,公路收费还存在乱收费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正视和及早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公路建设资金的相对短缺是推行公路车辆通行费制度的根本原因;财政状况的不理想和公路多样化融资的发展,势必要求利用车辆通行费制度发展中国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事业。应当进一步深化对道路收费问题的理论研究,促使车辆通行费制度为推动中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交通与运输概念及其系统辨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鉴于交通与运输是交通运输领域内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实际使用时并未作严格区分。首先从基本概念和系统角度对交通与运输进行区分,而后讨论区分两者对道路运输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认为,道路可以分为以发挥交通功能为主的交通型道路和以发挥运输功能为主的运输型道路,应该在确定道路类型的基础上进行道路建设和相关设施的配置,从而更好地发挥道路运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交通发展与社会分工关系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经济增长实质是劳动创造的社会价值总量的增长理论为出发点,以交通发展引起劳动力转移价值差额为社会分工效益并以其为转移变量,解析交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量化关系,建立交通发展与社会分工的马尔可夫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交通发展引发的经济增长量等于劳动力在行业间转移产生的价值增量,这为交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量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978~1991年两者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发展和Granger因果关系;而1992~2005年中国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存在协整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通过建立协整回归方程对未来中国公路交通发展进行数量方面的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十一五”交通部公路发展规划比较,从而提出合理规划公路交通发展的建议:“十一五”公路发展规划接近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将公路交通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不同阶段的内在逻辑关系和数量关系。结论认为: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应保持长期均衡并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中国公路交通规划应超前2~3年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遏止超限超载运输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危害,规避机会损失,保障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收益,运用经济学理论,通过建立利润模型分析了超限超载运输对运输企业、道路经营者、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者、原材料需求者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建立治理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机制的根本在于保障资源动力链的连续性,即形成商品生产—货物(商品)运输—商品消费的循环链,构建良好有序的货运市场。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新时期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实现交通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从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三个方面,对当前中国可持续交通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探讨了当前中国可持续性交通发展的紧迫性,充分借鉴国际可持续交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可持续性交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选择的建议:分阶段完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利用经济手段促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提倡节约型和环保型交通,使交通与自然和谐统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