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質,是一个聚訟紛紜的問題。史学界对太平天国革命性質的看法,归納起来有三:(一)單純农民战爭;(二)資产阶級性的农民革命;(三)既是單純农民战爭,同时也是瓷产阶級性的农民革命。以上三說,显然是有分歧的,是有矛盾的。因而,对太平天国革命性質問題进一步展开討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郭毅生同志在“教学与研究”一九五七年第二期发表的“略論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質”一文中,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实質問題作了如下的論断: “天朝田亩制度实質上是一个彻底的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农民資产阶級性的土地綱領,革命性和进步性是它的基本特征,它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帶有任何反动的实質。”并从而得出結論: “既然我們按照革命的任务和内容来决定革命性質,那末,現在我們便不能不肯定太平天国革命是資产阶級性質的农民战爭了”。我們認为,这些論断是錯誤的。但是本文的内容不想全面地涉獵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質問題;只想就天朝田亩制度的实質,提出一些我們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 太平天国革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特别是它以拜上帝会的名义倡导革命,这是一項不容忽视的特点。如何估計太平天国革命中宗教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来理解拜上帝会教义和革命思想的关系?如何来認識拜上帝会和基督教的关系?这都是些重要而复杂的問題。这些問題牵涉到总結太平天国的历史教訓,牵涉到我們对农民战爭和宗教问题的認識。西方資产阶級中国历史研究者们对太平天国的宗教問題有着形形色色的看法。有人說:它的宗教“內容溯源于耶穌教”,但“它是极端中国式的”。又有人說:“太平天国的宗教是基督  相似文献   

4.
一我对兩种不同意見的看法从“經济研究”1956年第四期上登載了江詩永同志的“論商业利潤与純粹流通費用的补偿問題”一文后,引起了各方面的热烈爭辯,先后有徐毓枬、樊弘、蔣学模及宋承先諾同志各抒己見,展开了論战。大家在探討的过程中,关于純粹流通費用的补偿源泉問題,关于純粹流通費用中不变資本(即K)部分的补偿形式問題,大体上可以說已經有  相似文献   

5.
东晋末(公元399-411年)孙恩、卢循所領导的战爭,它的性貭問題,目前还是众說紛紜,沒有定論。有人把这次起义看作統治阶級內部的斗爭,我以为是值得商榷的。一孙恩、卢循所領导的战爭,从当时的阶級关系和历史条件看,应該是农民战爭。列宁关于战爭問題,曾提出这样的基本原理: “我觉得,在战爭問題上,人們常常忘記和注意不够的,以及引起很多可以說是空洞无謂的爭論的,主要是这样一个基本問題,即这个战爭具有什么样的阶級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历史上的农民战爭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問題,也就是通常說的农民战争的动力作用問題,历史学界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有些同志認为:“农民战爭的动力作用,只有通过封建王朝的讓步政策才能表現出来”;“由于农民阶級是被統治阶級,不可能直接地对  相似文献   

7.
基佐的历史观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复辟王朝时期(1815-1830年)产生一个独特的史学派別,这个派別之所以兴起于这个时期,兴起于法国資产阶級革命和拿破侖战爭之后,其緣故在于:法国革命这一巨大事变首先成为爭論的中心問題。在理論上否定或肯定革命,意味着要在政治上消灭或捍卫革命的成果。极端派王党把革命說成是个別人物某种罪恶阴謀的結果,是堕落的社会里一种造孽的激情,是反对上帝的暴动。总之,革命不过是一次脫离历史常軌的偶然的不幸事件。斗爭的任务要求資产阶級反对派論証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而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1964,(1)
山东大学历史系思想史討論班于去年十一月初举行了两次关于思想遺产批判继承問題的討論。会上,大家对于思想的阶級性和繼承性关系,历史上所谓人民性、进步性的含义等等問題展开了热烈的爭論。通过討論,大家对批判继承的一些重要问题有了进一步認識,澄清了若干模糊看法。但在某些基本問題上仍存在根本分歧。爭論的焦点是:思想的阶級性和繼承性关系問題,对这个問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見。  相似文献   

9.
《学术月刊》1960年第一期发表了賈文昭同志的《試談文艺理論中几个爭論的問題》,将近几年文艺界討論的主要問題,作了概括介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許多论点是正确的。不过,关于典型問題的某些論点,我們有不同的看法,特提出請教。 賈文昭同志說:“共性无論如何离不开阶級性,分析典型无論如何离不开阶級观点”。无疑,这話是完全正确的。但作者又論述了“需要解决典型的种类問題”,却这样說: 典型是否只有阶級、阶层的典型?有没有时代、民族的典型?不少同志一談到典型,总是只  相似文献   

10.
大躍进以后,我国各地在計件工資制問題上展开了热烈爭論,就其爭論的主要焦点,不外以下几方面: 1.大躍进以前,我国为什么实行計件工資制?对它的作用应如何估价? 2.58年为什么取消計件工資制?取消的对不对? 3.对計件工資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积極作用及其弊端的看法。在这个問题上,分歧最大,牽涉的方面也較广,爭論焦点也很明确。如: 在計件工資制的性質問題上,有人认为,“計件工資制是資本主义性質的,它既害生产又害人”;有人反对这种意見;但也有人說:“又是又不是”; 对計件工資制体現按劳分配原則的作用方面,有人說是“最好形式”,有的說是“最坏  相似文献   

11.
如何运用馬克思主义的阶級观点和历史主义相統一的方法来正确闡释中国农民战爭史上諸問題,对我們来說,还是一个学习过程。本文想就起义农民到底是以自己的思想还是以封建理論作为行动指南的問題,談談个人的看法,請同志們指正。我认为,起义农民是以自己的素朴的反封建思想为指导,而不是以封建理論为指  相似文献   

12.
广东历史学会于三月十三日,举行了一次历史主义和阶級观点問題的討論会,与会者就史学界当前討論的历史主义和阶級观点問題,以及对在中国农民战爭史研究中如何运用阶級观点和历史主义这一问题提出的有关爭論的主要問题,展开了討論。关于起义农民有无自己的思想作为行动指南的問題 在发言中,許多人都不同意蔡美彪同志关于历次起义农民“只能以封建的綱紀、封建的理論来反抗封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政权的性质問題,是我国史学界长期以来就有过爭論的問題,也是研究中国农民战爭史中一个重要的問題。作为爭論的一方,孙祚民同志一直坚持他的“农民起义反封建斗爭在前,而轉化建成封建性政权在后”的論点。这就是說:当农民发动起义的时候,斗爭的性质是反封建的,但是在战爭过程中,当起义农民建立起自己的政权的时候,其性质就发生了“轉化”,反封建的斗爭就終結了,政权是封建性质的。許多同志发表了文章,不同意孙祚民同志的这种“轉化”論。現在,討論还在继續。本文試图就这个問题,提出一些意見,与孙祚民同志商榷,并就正于讀者。  相似文献   

14.
杨献珍同志一貫坚持資产阶級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反对革命的唯物辯証法,有意識、有目的地向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攻。十多年来,他先后挑起了三场哲学战綫上的論战,即关于經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問题的論战、关于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文艺界在一些文艺理論問題的討論中(例如現实主义問題、历史剧問題等),或在剖析文艺形象的爭論中(例如《阿Q正传》、《金沙洲》等),都涉及甚至归結到对典型問題的不同理解。为了进一步对典型问題作广泛深入的討論,現将近几年来关于典型問題的討論进展情况結合个人的認識作一概述,供大家参考。关于典型与共性典型的共性問題探討最多。原因在于資产阶級“人性論”在这个問題上提出挑战,需要給予反击。同时,典型的共性关系到形象內容和作品思想,关系到对整个作品的評价。批判“人性論”,肯定了典型的共性不是抽象的“人性”,而是阶級性。由此要解决的新問題是:每个形象都具阶級性,典型形象在阶級性上有否特殊規定? 有人認为,典型的共性是阶級性的最集中、充分的表現,典型是阶級的代表。这类意見需要排除的困难是:①最集中、充分地表現阶級性,是否就是典型的共性等于某个阶級的全部阶級性?如果等  相似文献   

16.
孙祚民先生的“中国农民战爭問題探索”一書,經人揭发,从史料到論点,几乎全系抄自右派分子赵儷生的講稿,其中包含着不少严重錯誤,已經有入陆續加以批判。本文試就本人所見到的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与同志們商討。(一)中国农民战爭在历史上的作用——該書在討論中国农民战爭在历史上的作用問題时,認为:“农民暴动和战爭,一方面打击或顛复了旧的腐朽政权,同时也給后来建立新政权的統治阶級及其代表人以深刻的教訓,使他們慑于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不得不向农民讓步,施行一些“輕徭薄賦,与民休息”的政策。这样,減輕了封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束縛,使生产力获得繼續向前发展的可能,把历史一步步推向前进”。他又說:“唯  相似文献   

17.
賈文昭同志的“试談文艺理論中的几个爭論問題”一文,就十年来文艺理論中几个主要問題的爭論情況作了簡要的叙述,并表示了自己对这些問題的看法。这些看法大部分是正确的,但对典型問題的理解,却是錯誤的。作者虽然在叙述中批判了修正主义的人性论观点,但是自己的認識仍然是人性論的,超阶級的。这主要表現在对典型形象的共性和所謂时代典型、民族典型的理解上。作者写道:典型是鮮明的个性与充分的共性的統一。所謂共性是什么呢?作者概括了三种說法:1.共性是一定社会力量的本质;2.共性即一个阶級的阶級性;3.共性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无产阶級文学发展的历史,是无产阶級文学同資产阶級文学斗爭的历史。資产阶級总是在不同的时期里提出各种各样的文学主张来反对无产阶級文学,其中之一就是实质相同而名目不断更换的所謂“暴露黑暗”的文学主张。邵荃麟同志的“写中間人物”論,就是“暴露黑暗”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翻版。抗日战爭时期的延安,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是中国新社会制度的搖籃。歌頌革命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太平天国著名軍事将領石达开牺牲100周年。关于石达开的評价问題,近几年来学术界尚存有各种不同意見。一种意見認为从他的阶級出身及具体行动看,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农民革命者,而是太平天国內部的右翼分子,是剝削阶級的代表。另一种意見認为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杰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对革命一貫忠心耿耿,对人民爱护备至,对敌人深刻仇恨,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出色的农民革命英雄。第三种意見,基本上同意上述第二种意見,但認为他对革命虽有过杰出的貢献,却也犯了很大的过錯,这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和阶級条件的限制。他的分裂行动和最后对敌妥协的表現是农民阶級散漫性、狭隘性和自私性的突出表現,我們不能为他的缺点辯解。但总的說来,是功大于过。上述三种意見的分歧,集中地表現在下列几个問題上。  相似文献   

20.
馬克思主义的阶級斗爭理論和阶級分析方法,对无产阶級和人民革命的解放事业是无比重要的。一切馬克思主义者和拥护社会主义革命的人們,必須把阶級和阶級斗爭理論应用到实际工作和实际斗爭中去,也就是說,必須把阶級分析的方法,作为看待問題的基本方法。阶級分析的方法,是无产阶級认識革命斗爭的基本綫索,是使我們从迷离混沌的社会现象中找到阶級本貭的钥匙。我們知道,阶級斗爭在阶級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