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须运用自身从文章中体会到的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一、还给学生一个美的老师上课铃响了,学生们总是带着苦丧的面容漫不经心地翻弄着语文书。这是我们听一个老师上随堂课所看到的情景。而上课老师请学生讨论探究时,下边很少能看到几位同学开口,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老师说出答案来。“因为这个老师上课总板着一张脸,给我们一种无形的  相似文献   

2.
一位经济学教授问他的学生:“学经济学的人,最起码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说;“要会成本核算。”教授点点头:“好,现在看看大家具备不具备这种能力。”教授又育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一个商人,他要运一批黑色的衬衣到非洲去卖。你们想一想,他这一笔买卖的  相似文献   

3.
一位经济学教授向他的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一个商人要运一批黑色衬衣到非洲去卖。你们想一想,这笔买卖的成本该怎样算?”学生们有的说要算运输费,有的说要算进口税……等大家静下来,教授正色道:“你们谁见过曼德拉穿黑衬衣?”教授叹了口气说:“无知才是最大的成本。”成本有两种,一种是经营成本,另一种是机会成本。有人说,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成本”的角度去看,比如经济工作中的决策成本表现在资源配置、产品开发等方面;道德成本表现在诚信、公平等方面。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具有作出收益最大化选择的内在机…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6则     
《领导文萃》2006,(10):122-122
食宿费某市犯罪率急剧降低,各界经研究后发现,原来该市各看守所和监狱贴出了这样的布告:“从今日开始,凡因犯罪或嫌疑进入本处的人,自行负担食宿费。”最古老的乐器音乐课上,老师问杰克:“请回答,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杰克坚定地回答:“是手风琴,老师。”老师不解地问:“为什么是手风琴呢,亲爱的孩子?”杰克说:“老师,您没看到手风琴上全是皱纹吗?”必要的过程一位顾客在百货公司化妆品柜台前对售货员大发雷霆:“自打用了从你们这里买的生发水后,我的头发全掉光了!”售货员:“一点不错,先生,要想长出新头发,就必须先给它腾出地方。”…  相似文献   

5.
河之洲     
处在材与不材之间有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是这么说的:一天,庄子带着一群学生到山上去,看到一棵大树,树叶十分茂盛。伐木工在旁边休息,却不去砍伐这棵树。庄子就问工人:你们不是要砍树吗?这么大一棵树为什么不去砍呢?砍树的工人回答说:这棵树不材,所以不去砍它。  相似文献   

6.
教学情境的运用,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意识和探求愿望.下面我谈几点情境教学的运用策略和体会.一、以愉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一个老师在一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为学生播放了“熊猫宝宝进游乐宫”的动画故事,使用了一个愉悦的教学情境:一个活泼可爱的熊猫宝宝,连蹦带跳地朝游乐宫走去,守门的老爷爷手持一张平行四边形纸板,拦住了熊猫宝宝的去路:“熊猫宝宝,听说你很聪明,爷爷今天考考你,这张纸板的面积怎么算?你计算出来,才能进游乐宫.”  相似文献   

7.
做学生心中最美的老师,是我永远的追求。为此我曾问过很多学生,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在你们心中最美?有的学生回答:年青的,时髦的,英俊的等。但更多的学生回答的是:学识渊博的,德高望重的,语言诙谐幽默的。从这些质朴的话语中,我体会到教师一定要在言行举止、品德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听了一堂小学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观摩课--《打电话》,其中有这样一个设想给远方的亲人打电话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当中有很多人的爸爸在外面打工,你们想不想给他们打电话? 生:想! 师:那么,你们想一想,该对你们的爸爸说些什么呢? (许多学生举起了小手.老师随意点了两名学生上讲台来,指定A生为"爸爸",把自己的移动电话递给A生;B生为"儿子",手持文具盒为"电话")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张干等师友1951年11月8日摄于中南海。自左至右:罗元鲲(毛泽东一师时期之历史教员)、张干(毛泽东一师时期之校长)、李漱清(毛泽东韶山上学之老师)、邹普勋(毛泽东之同学)师生之谊情深谊长1950年国庆前夕,张干在湖南一师时期的学生、毛泽东的同班同学、时任一师校长的周世钊,到张干所在妙高峰中学看望旧日的老校长。“张校长,”周世钊仍然像35年前一样称呼张干,“润之给我来了信,约我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啊,”张干一惊,“他还记得你?”“我们常通信。张校长,您有什么事对他说吗?”“这……”张干语塞了。他有一肚子话想对自己这…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5则     
跟在家一样妻子到监狱探望丈夫时问:“亲爱的,你在这里过得怎么样?”“就跟在家里一样:哪儿也不让出去,伙食也糟透了……”男女之别在一部新问世的侦探小说签售会上,读者纷纷询问作家:“为什么侦探小说一般都是男人写的?”“很简单,”作家答道,“因为女人从来不能把谁是凶手这样的秘密保守到小说的最后。”一张纸条有个犹太人看到地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往地下挖5米,就会发现珍宝。”于是,他挖了5米深的坑,结果,又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再往下挖10米,就会发现珍宝。”于是,他又挖了10米。最后,他又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是一…  相似文献   

11.
生命潜能专家在演讲前掏出钱包, 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我打算把这张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谁要呢?" 话音刚落,一只只手举了起来。演说家微微一笑,“在送出以前,我会做一件事。”说着,他把钞票揉成一团,用力捏了几捏,“谁还要呢?”有小部分的手犹豫着放下了。" “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演说家把钞票扔在地上,又踏上一只脚,用力踩上几脚。他捡起钞票,全场人都看到钞票变得又脏又皱了。“现在谁还要呢?"又有部分的手放下,但还是有数只手顽强地坚持着。" 演说家请一直举着手的观众起立,“请接受我对你…  相似文献   

12.
在二十余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过无数次这样的经历:每当布置学生写作文,同学们的表情立即晴转阴,大有“谈文色变”之感,可谓在同学们的心里,谈起作文,好一个“难”字了得.在写作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双手托腮,紧锁眉头不愿写;有的大脑空空,无从下笔不想写;有的觉得平平淡淡,干巴巴不好写……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13.
观念不相同     
我爱读流沙河的幽默,他讲过一个小笑话:有一中国留学生与美国同学口角,满口英语骂之,夹杂汉语一句“我操你娘”。美国学生不懂,急请旁人翻译。译曰:“他说,他要同你妈妈做爱。”美国学生疑惑不解,耸肩张臂、问曰:“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收在《高级笑话》中的这一则,标题画龙点睛,叫《观念不相同》。也许是这样的吧。建国数千年,受忠孝节义传统文化熏陶的中  相似文献   

14.
做学生心中最美的老师,是我永远的追求.为此我曾问过很多学生,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在你们心中最美?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06,(12):100-100
的确比不上你们一个旅游者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亚洲的某一城市。他边参观边发议论:“你们这里的楼房建筑太小里小气,缺乏宏伟高大的气势。例如这栋房子,要是在我们美国,起码要高大10倍左右。”“您说得对,先生。的确比不上你们。”“这是家什么单位?”“精神病院。”双重职业一名乞丐自称是落泊音乐家,向一个路人“借”10块钱。这个路人正巧两个星期前见过这乞丐,当时他自称是个失业文员,因此便质问他。乞丐答道:“是的,在这个失业高峰的时候,只靠一个职业是无法谋生的。”跳伞教练给新学员讲课。有个学员问:“要是我的主伞和备用伞都没打开,…  相似文献   

16.
苏格拉底手举一只青苹果问学生们:“你们闻到什么没有?”许多人举手说闻到了苹果的清香。只有一个学生没举手。苏格拉底问那个没举手的学生“:你难道真的没闻到什么吗?”“我真的没闻到。”苏格拉底冲那个学生一笑“:你是对的,这是只假苹果。”那个什么都没闻到的学生就是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其实,在生活中真理离我们并不远,只是那种可怕的从众心理往往会让我们习惯性地从众时失去自信,同时也在失去自信中更增加了从众者的从众习惯。能获得真理者,其实常常是冷静的思考者,就像柏拉图。改革开放,一种全新的经济环境让已经习惯了旧有生存方…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对于一年级的班级管理,我们看到太多的老师集权制,即老师一管到底,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放手让一年级的学生也来自主管理班级,这行吗?我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回答:行!一年级的孩子也能做到我的班级我做主。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还是“白纸一张”的小企业怎样才能走上数字化的快车道呢?本文将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和信息技术的内在逻辑上作一个探索和总结。 一个企业想导入信息化手段,其过程如同拆迁或改造一座旧城市,要按计划地、步步为营、反复多次地进行才能完成。所以企业在行动之前,应胸有成竹,统观全局,不能走一步看一步。  相似文献   

19.
画面一:“张老师,今天你们班A上课又捣乱,还不停地把脑袋往后转,招呼多次都不听……”,英语老师气急败坏。“你们班A同学在乒乓球台边乱丢垃圾,还踩踏花坛,被我们抓到了!”德育主任满脸的严肃。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6则     
不可或缺一位女士在警察局苦苦相求:“警官先生,我丈夫失踪了。请你们帮帮我,无论如何要找到他,离开他我真的就没法活了!”“他是什么时候失踪的?”“两周前。”“那您怎么到现在才来报案!”“因为今天是他发工资的日子。”死了还是喝多了?世界各国做了个民意测验:让人看一张照片,问这意味着什么。照片上是餐厅,摆着酒菜的桌子,一名男子脸埋在色拉盘里,一动不动。所有国家的人都回答:“人死了。”只有俄罗斯人回答正确:“喝多了。”法官问被告:“您被指控犯了什么罪?”“说我提前进行圣诞采购,法官大人。”“这算什么犯罪!你到底是提前了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