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的英国社会经历了被称为“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工业革命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巨大增长,而且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动。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威廉·科贝特目睹了工业革命的复杂变迁和给乡村及城镇带来的极大变化。他敏锐地观察到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英国,社会矛盾也相当突出。科贝特办报撰文,针砭时政,宣传议会改革,尤其用13年的时间对不列颠岛进行了全面考察,并用期刊随笔的形式发表了系列文章,后汇集成著名的《骑马乡行记》。《骑马乡行记》反映了19世纪初英国社会尤其是乡村农业生活的流弊,对这一时期英国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揭示和批判,他的文字中常常出现“古老快乐的英格兰”,流露出对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的守望和眷念,反映出工业化来临后英国文人对现实的不适和调整。
Abstract:
In the 19th century, Great changes typically calle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ok place in British. It means not only the tremendous growth in the economy, but also the overall social changes. Living in this century, William Cobbett witnessed the complex changes of the 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both the countryside and town. brought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s well He keenly observed that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d as many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British. Cobbett sponsored newspapers and wrote lots of political papers, appealled to parliament reform, above all, took a comprehensive trip to investigate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13 years. He wrote down his experiences into the periodical informal essays, and collected and published them in 1830 as a book named Rural Rides which revealed the social problems of England in the early of 19th century. His words often occurred in those papers such as My old merry England, from which we can find his nostalgia to the pro - industrial society, an emotion typically among the contemporary British scholars.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英国诗歌中的城市书写有着鲜明的工业革命的烙印,很多诗歌不但展现出工业革命带给城市人的生存困境,也揭示了英国城市化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幻灭.贫富的差距和精神的贫乏最终让人们开始思念曾经的田园牧歌,于是,“逃离城市”成为了19世纪诗歌中的另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3.
婴儿死亡率是反映人口健康水平和整个社会公共卫生状况的一面镜子。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婴儿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是当时英国卫生环境、社会因素和人口健康三者之间关系不平衡的表现。导致婴儿高死亡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孕妇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堪忧导致婴儿先天性体质虚弱;19世纪英国产科学和助产学发展水平有限增加了产妇的生产风险;母亲育婴知识的匮乏也是导致婴儿死亡的危险因素。19世纪后半叶英国婴儿的高死亡率表明这一时期英国的公共卫生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4.
汤因比对工业革命社会变革的经济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诺德·汤因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通过对工业革命的研究,汤因比开创了一个历史学新领域。他对自由放任理论提出了批判,提出要想真正地促进公共利益就必须保障所有人,尤其是弱者的自由。他将圈地视为英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并认为个人所有权的建立是文明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史学界一般只注重18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则研究甚少。甚至有的史学家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可以实现多次的技术改革,但工业革命只有一次。”①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其实欧美国家已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提法。②如英国《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明确提出:“在1870年到1914年期间,欧洲和美国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历史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到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本文主要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等方面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7.
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启动,英国实现腾飞,成为第一个迈入现代工业文明的国家;消费领域,英国出现消费革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最早进入消费型社会.现代消费社会的兴起,在于工业革命后巨大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社会产品的丰盈,长远来看工业化最终导致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社会的到来.然而在工业化初期,尽管物质财富呈爆炸式增长,但遗憾的是英国经济腾飞的成果并没有为全体英国人所共享,尤其是并没有给社会下层工人阶层带来福祉,相反工人阶层陷入了普遍的贫困和人文灾难之中,因此研究工业革命前后工人阶层的生活境遇与消费状况对于我们反思现代性价值观念和消费主义的泛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推动消费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镜鉴.  相似文献   

8.
阿诺德·汤因比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历史学家。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他不仅开创了一个历史学新领域,而且更合理地诠释了工业革命的内涵。汤因比的有关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对自由理论提出了修正,认为只有保证所有入的自由才能促进全社会的福利;将圈地视为英国现代农业进步的前提,并认可个人所有权的建立是文明社会发展的趋势;从理论和事实上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工资理论,同时也得出了工业革命中工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围绕“19 世纪资本主义早期工业化发展对工人阶级生存状况的影响”这一论题,哈耶克等人 向马克思、恩格斯发难,指责《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工人阶级生活遭遇的真实记录是对资本主义和 工业革命的全然否定。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未否认资本主义早期工业化之前工人的生活已经面 临的各种苦难,而是拒绝借用这种苦难的面纱来掩人耳目,无视工人阶级在 19 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早 期依然艰难甚至深化的困苦的生存境遇。他们强调,相对而言的社会进步,并不能掩盖工人阶级表现 不同但实质相同的异化处境。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考察工人阶级劳动与生存状况的过程中,发现了 工人阶级作为变革社会的历史主体所背负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0.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通过对四桩爱情故事的描写,刻画了几种不同的爱情观,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对婚姻的价值取 向,其中主人公伊丽莎白的爱情观念是作者奥斯丁本人爱情观的缩影,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势力强大的英国乡村,这部 小说所展现出的对追求理想婚姻的可能性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无疑是当时社会的一股清流。  相似文献   

11.
前工业时期,英国乡村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赖以发生的工业基础,而中小城镇的崛起就是其作用的突出表现。中小城镇在联系和沟通乡村经济生活和城市经济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英国乡村工业发达的北部和西部之所以成为工业革命"摇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生活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时期,对于时代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具有深刻的认识。欧文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宗教和婚姻制度的批判,此外他也从社会文化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由此形成了他的道德和教育学说,这些学说虽然存在种种的局限性,但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取佛法的旅行日记。此书涉及到唐代农村社会的许多方面,其中包括乡村交通与旅行生活、社会组织、饮食、宗教信仰、道德风尚、种植养殖、交往礼节、节日、绿化等。通过对《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乡村社会史料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可以大大丰富我们对唐代乡村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创作后期,奥斯丁意识到了海洋对英国发展的重要性,在小说中加入了大量海洋元素,《曼斯菲尔德庄园》是其中之一,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巧妙地表达了对19世纪英国社会政治的洞察和批判。综合奥斯丁的个人家庭背景和经历与小说中关于英国殖民扩张事业的描述,可以解读18-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重要港口城市朴茨茅斯和海洋在大英帝国殖民扩张事业中分别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奥斯丁本人对工业革命和英国殖民扩张事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最后30年,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里,资产阶级思想界涌现出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以及以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等思想流派。这些社会政治理论与已往的资产阶级思想迥然不同,它们不仅背离了启蒙思想反封建的革命性原则,甚至与工业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也格格不入。这些思想理论曾一度主宰思想领域,影响深远,危害巨大。现在重新认识这些思想理论,是十分必要的。一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于英国,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斯宾塞。从1862年到1896年,他完成十卷本的《综合哲学》,系统地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斯宾塞进行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英国19世纪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所著《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学中占有较高地位.长年来,世界各国对之各方面的研究不衰,究其根本,是因为艾米莉·勃朗特一生都生活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乡间,地以自己独特的乡土笔调刻画了诸多小人物,把英国当时的重大事件变革浓缩其中,具有时代特征;《呼啸山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其语言用之恰如其分,尤其对乡村画面的描写,读之使人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台刊《哲学与文化》第30卷第7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在19世纪以前,讲到文化,多半将它视为一种现象加以描述,当社会条件转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转化之后,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文化的现代意义出现了转变,它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成为一种对象。文化由记载“文艺的成就”、“人类思维的演变”,而成为探讨人类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上的改变,及其带来的挑战与反应。文化不是已生成之物,而是正在生长之物。西方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研究”论及“文化研究”,也就是将文化从一般的讨论,转变为专门的论述。尤其是当代文化研究,这种文化研究是英国20世纪…  相似文献   

18.
英国儿童海洋小说从18世纪的《鲁滨逊漂流记》开始,经过19世纪的繁荣,到20世纪《蝇王》的发表,跨越了三个世纪。这些小说一方面凸显了海洋这一意象、反映了海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始终紧扣对少年读者的道德关怀,这正是对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继承,对丰富和发扬这一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英国19世纪女性小说家创作的道德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英国19世纪社会文化生活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勃朗特姐妹等一批女性作家以特有的感性注意到了那个时代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贵族阶级正逐渐走向没落,却依然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反映到道德层面,表现为对"门第观念"和"绅士概念"的推崇;而上升中的中产阶级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两面性,一方面遵从并内化贵族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也试图倡导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道德取向,如对劳动的重视、倡导自控和自助观念以及对体面生活的希望与追求;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注定了他们只能沦为他人思想观念的模仿者、实践者,注定了他们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失语症"患者命运.英国19世纪涌现的众多女性小说家透过现实主义的外衣,展现出一幅幅独具特色的道德图景,彰显了共同的道德关怀,为后人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乔治·艾略特在《佛洛斯河磨坊》中,通过女主人公玛姬·杜黎弗的悲剧,揭示了英国19世纪乡村女性的生存处境。从生态学角度解读这部小说,可以看出玛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束缚,在情感与理智的冲击下她不断放弃自我从而导致精神生态失衡。玛姬的人生困境映射出工业革命大潮冲击下社会转型的痛苦和迷茫,艾略特用洪水结局重塑了新的生态局面,从而表现出自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