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对话语的选择受元语用意识调控,其表现之一就是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笔者通过对话语标记语but进行研究,分析其元语用意识表现下的元语用功能,主要探讨如下四种功能:转折否定标记、信息修正与补充、话语承接、思考延缓过程。  相似文献   

2.
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话语的选择受元语用意识的调控,其表现之一就是话语标记语的运用。《老友记》中,话语标记语well隐含了说话者元语用意识,具有话语承接或信息连贯标记,话题起始、转换、转折与结束标记等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以元语用意识及关联理论为指导,以影片《国王的演讲》剧本中的话语标记语为语料,从人际互动功能、表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或情感功能、语用平衡功能以及语篇建构功能等四方面探讨了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以言语交际中作为话语标记语的Whatever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用为视角,借助元语用意识理论和关联理论,探讨了不同语境条件下它的三个话语标记功能:(1)标示消极情感功能;(2)强调或突出命题功能;(3)连贯或终结话语功能。类似的微观研究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解释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更进一步了解人们对语言的认知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5.
元语用意识下的话语标记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使用语言时都或多或少的受元语用意识的调控。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探索了话语标记语所体现说话人的多类元语用意识,旨在进一步探讨话语标记语使用的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6.
语用标记语及其对语用含混的揭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关联理论能够解释语用标记语对含混话语的揭示作用。因为语用标记语作为一种语用制约手段对话语所表达的命题或由命题引起的言语行为具有制约功能 ,因而对话语的理解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话语标记语在话语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本文对比分析话语标记语录音语料和英语本族语口语语料库,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测试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从元语用意识角度分析在口语测试中高频出现话语标记语的类型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依据身份表征理论,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身份外显为个体我、人际我和群体我。称呼语作为身份的外显言语标记,其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是其语用身份建构与凸显的语言手段,是元语用意识调控之下元语用策略的使用。身份作为交际主体固有而重要的语用资源,发话人借助元语用意识调控,在语用平衡理论的框架下,采用身份标记语的称呼语对话语走向进行调控,力求达到语用力量与交际需要的平衡,完成即时语境中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9.
话语标记语是在言语交际中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具有多种语用功能而不具命题意义的词或词组。OK作为言语交际中最重要、最有用的话语标记语之一,主要具有四种语用功能,即接受、认同功能;吸引注意、导入话语功能;变换主题、衔接语篇功能和结束话题功能。  相似文献   

10.
依据关联理论,可以从认知语用角度分析话语标记语在话语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话语标记语往往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而是在话语构建中起着明示与限制的作用,标示出前述话语与后述话语之间的关系,使听话者便于理解话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制约功能、语篇组织功能和元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交叉质询是目的指向和任务驱使明确的交际过程,也是语言使用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元语用意识不同程度的指导和调控,这些指导和调控因语言使用者的风格及社会利益不同而在语言结构层面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往往能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语用含糊。文章以交叉质询为语料,采用例证法和认知语用学的相关概念,从元语用的角度,分析语用含糊这种交际策略的语言表现手段,以及这些表现手段所具有的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语言交际中语用模糊的元语用意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交际中,语用模糊是一种特殊的意图性较强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策略。语用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元语用意识对语言选择的指导和调控作用会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并在语用层面上留下"语言痕迹",即实现语用模糊的元语用标示,如词义模糊、一词多义、模糊限定语、句子歧义、语义命题矛盾、特定修辞格等;而通过非规约性会话含义和间接言语行为形式表达的语句模糊则没有任何语言标志,只能通过语境判断。  相似文献   

13.
语用失误是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碰到的一大障碍 ,除了以往国内中国学生外语学习语用失误的深层原因探析学者所揭示的语用失误的原因外 ,中国学生作为学习外语的一个群体 ,在语用失误上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那就是宏观上的中国外语教学环境和微观上的认知语境和元语用意识。对语用失误的深层挖掘将有助于培养中国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推动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用含糊是日常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何自然先生指出语用含糊并不是人们交流中产生挫折、沮丧和焦虑的原因,语用含糊都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一个好帮手。兹在证实这种现象在口头交际中的积极意义以及进一步阐释它在日常交流中的积极效用。语用含糊的元语用意识、"省力原则"以及"反威胁面子行为"都证实了语用含糊的积极意义;说话人、听话人以及会话都是含糊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5.
“就是说”能够充当话语标记,行使解释说明功能、话语组织功能、停顿填充功能.“就是说”词汇化过程分析表明,话语标记功能有发展演变关系,从最初的连词/副词和动词组合,到成为解释说明的话语标记、话语组织功能的话语标记、停顿填充功能的话语标记,成为一个词汇化程度较高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