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准     
佚名 《人才瞭望》2014,(1):96-96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相似文献   

2.
员工管理和激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有时让管理者摸不着头脑,甚至感到头疼.轻松一下,看看以下几个经典故事,也许你会领略到管理的另一种意境. 一、标准 [故事]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至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相似文献   

3.
积极因素,使所在单位真正成为“强将手下无弱兵”的战斗堡垒。否则,其领导效能在“撞钟”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病菌侵蚀下,将逐步消耗贻尽。因此,如何医治“撞钟者”,是新时期领导者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对“擅钟”这种顽症不能采取单一的办法,要既治标,又治本。标本兼治。何为治本!即先治“撞钟者”的心病。从心理学上分析,每个人都不愿庸碌一生,都有一种成就需要,都有一种事业心,都想干一番事业,以得到社会的承认。只有当一个人的这种成就需要出现障碍时,或者说他认为自己的成长目标不能实现时,他的事业心才会逐渐“淡漠”,才会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夭钟”的消极行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但是,我们应认真研究人的这种成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加以引导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在事业上感到有  相似文献   

4.
素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最后一次主持召开湖南省农学会代表大会,表示不再担任省农学会会长之职。在这之前,袁隆平已辞去了“隆平高科”董事一职。据悉,袁隆平“正在有计划地减少他的社会任职”。笔者为袁隆平辞职叫好。因为袁隆平功成名就以后,各种官职纷至沓来。据说仅董事、会长就有十多个,弄得他整天忙于交际  相似文献   

5.
某日 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责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万。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人采到树前开始挖土移树,但刚挖了几下,一位小和尚就对另一位说:“师兄,我这把铁镐把环了。你等着,我去修一下再挖。” 师兄劝他移完树再修不迟,他说:“那怎么行?用这样的镐要挖到什么时候呀!”于是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头,木匠说“真不巧,我的斧头昨天砍东西弄环了 就让我用菜刀结你修一下吧。”小和尚听了说:“那怎么行,用刀修得又慢又不好,让我去找铁匠把你的斧头修一下吧。” 小和尚带着斧头去另一个村子找到…  相似文献   

6.
一位有心的朋友,最近作了一个小统计,他春节前后共参加了13次会,除一次准时开会外,竟有12次等了半小时以上。难怪有顺口溜说: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开场听报告。对此,一些人已习以为常,但更多的人则强烈呼吁:但愿开会能准时! 开会不准时,既是对时间的最大浪费,也是对准时参会者的极不尊重。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最伟大的导师”。但同时我也相信“守时就是最大的礼貌”这句至理名言。每当我接到通知准时到会后又让我耐着性子等了半个多小时,内心常常有一种受到愚弄的愤懑。 实事求是讲,开会不准时,主持者和与会者都有责任。八点开会就是八点开会,你还在那里等什么?今天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应本市某大学邀请,担任演讲比赛的评委。参赛选手们每人领取一张纸条,根据纸条上所写的主题演讲3分钟。演讲的次序是通过抽签决定的,当抽到第一位的选手走上台时,我发觉他看起来非常不满。“同学们,尊敬的评委们,”他响亮地说,“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我和其他评委们纷纷抬起头,惊讶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8.
有没有问题     
有个老头去看医生,告诉医生他的肠胃有问题。 医生问他:“你的大便规律吗?” “很规律,每天早上八点钟准时大便。”  相似文献   

9.
学会“低头”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身高低矮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  相似文献   

10.
一家媒体采访苏联著名科学家尤比契夫,摄影师给他拍照时,他开玩笑地说:要照相不应该照脸,而应该照臀部.这个玩笑很幽默,但也很实在,意思就是说,像他们那些学者所取得的成功,全在于屁股“坐得住”.其实,这种“坐得住”的态度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缺乏的“静”的心态.一个人如果想要在某个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相似文献   

11.
“完全是中国式的!”夏末的午后,阳光依然灿烂如火。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按响了沙博理家的门铃。这位著名的老专家曾在影片《西安事变》中演过端纳,初次和这个专家中的影星打交道,我心中不免七上八下。门开了,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式四合院。院子当中郁郁葱葱地生长着不少花草,小小的天地充溢着一片静谧、温馨的气氛,一位健壮矍铄、褐眼慈颜的老人站在台阶上。“您好,沙博里先生。我是记者,特来采访您。”我踏着碎石铺就的小路向他走去。“你很准时。”他微笑着握住我的手,眼里流露出亲切、温和的神情,使我的拘谨情绪一下了减轻了不  相似文献   

12.
看钟星座吃西餐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他把餐桌上的刀叉推到一边,然后招呼侍应生:“麻烦您给我换一付筷子。”西餐厅怎么会有筷子?但侍应生很快就拿来了,因为钟星座是这里的老主顾,诗应生都知道他有这么个习惯,钟星座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能轻松地吃一顿饭。“只要是从小到大都用筷子吃饭的,你就得承认,肯定比用刀、叉吃饭省劲儿,既然如此,干吗为向别人显示你有教养非得把吃饭搞得那么累呀!又不是正式的社交场合。再说,一个老外不会用筷子,本着咱们民族的宽容大度,你也不能笑话人家。钟星座用刀叉的技巧与风度绝不比任何一位受…  相似文献   

13.
手离不开拐杖的人是永远不会独立站立的。有人问一位学木雕的小师傅:“你的大师傅要搬家了,你要不要跟着过去?”这一位和大师傅一起工作了10多年的小师傅说:“让我想想看再决定吧。”他考虑的结果是,决定不跟着过去,并且自己成立了一个雕塑工作室。工作室初期的生意并不好,但是小师傅不曾灰心。他摆脱了木头,大胆地采用了硬蜡、精雕土等其他种种的材料,用心地设计了一些很可爱的Logo,作为企业的识别标志或是玩具的原型,并且到处毛遂自荐。  相似文献   

14.
如何生存     
一个年轻人感到自己在人世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不知道如何应对。他路过一片枫树林,被一阵悠扬的钟声吸引。他顺着钟声来到一座寺庙,见一长老拄着杖,气定神闲地打坐,便虔诚地坐下来。  相似文献   

15.
杨振宁先生认为,中国现在教学方法,同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仍是一样的,要求学生样样学,而且教得很多、很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弊病在于,它把一个年轻人维持在小孩子的状态,老师要他怎么学,他就这么学……”而这样的学生,不大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大可能比他的老师更高超。杨振宁先生说他到北大、清华去,见学生们的物理课本有4大厚本,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一个喘不过气来的学生,今后不可能做得很好。他必须是一个活生生的学生,将来才行” 目前,中国教育专家们普遍呼吁:“填鸭式”应试教育要“急刹车”,而向素质教育转轨。长期以来,我们的基  相似文献   

16.
有位领导同志在回顾自己的成长时深有体会地说: “军旅生涯中的很多第一次都使我终生难忘,第一次主持一个会议,第一次到一个新单位展开工作,第一次组织一个演习……有的常常使我一个礼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要想培养干部成才,就要不断给他增加‘第一次’”,这话看似平朴,道理却很深刻。 “第一次”是一种经历,经历作为学习与实践的平台,不可替代,从实践的观点看,有什么样的经历才可能有什么样的经验,有什么样的经验才可能造就出什么样的人才。“第一次”是一个课堂,新的课题,新的老师,新的环境,可以促使干部全神贯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吸取新的经验,以开拓视野,增加库存。  相似文献   

17.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滴水感悟]事必躬亲,是对员工智慧的扼杀,往往事与愿违。长此以往,员工容易形成惰性,责任心大大降低,把责任全推给管理者。情况严重者,会导…  相似文献   

18.
明弘治年间,翰林学士董玘小时候聪颖灵慧,又很爱读书,小小年纪就能诗善对,在乡里小有名气.会稽县令听说有这样的小才子,决定亲自前往试才. 一天,县令特地乘船到董玘家,提出要与他试对.董玘欣然答应.于是,县令指着河上一条载着石头的木船,说出了上联:“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董玘环视四周,冷静思索,忽见一个农夫正拿着木杖在丈量土地,灵机一动,马上对出了下联:“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此联对得很贴切,描述的事物也很精巧,还包含着一层深刻的含意.县令也忍不住赞叹说:“这个小董玘真是名不虚传呀!”  相似文献   

19.
感谢约束     
同事上班一向是很准时的,今天却意外地迟到了。问他时,说是车闸坏了,路上人又多,怕出事故,一路上小心翼翼地,不敢骑快。  相似文献   

20.
吴非 《人才开发》2000,(3):33-33
在进入2000年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一千年前的故事。 距今一千年前的公元999年,老臣吕端病得很重了。这一年,刚刚即位一年多的宋真宗赵恒对辅臣说:“庶官中求才干则不乏,询德行则罕见其人。夫德为百行之本,德行之门必有忠臣孝子,岂无德行者能全其忠孝乎!又庶官所掌之务,多不修举,而捃拾他书利害,以图进身,若能自干本书,则百职不严而肃,又何患乎政事之挠渎哉!”(《续资治通鉴》卷二十)看来,宋真宗赵恒是很重视以德行取士的,其用人的标准不低,要德才兼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