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5月在云南墨江举行的第12届国际双胞胎节上,上千对双胞胎出现在巡游活动中,参与的游客都高呼:“太像了,根本区分不了!”除了中国双胞胎,也有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地的外国双胞胎,而亚美尼亚籍的邓嘎米拉和邓鲁奇娅这对混血双胞胎美女,在人群中格外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2.
美国最新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四大移民国,仅次于墨西哥、菲律宾和印度。去年37130名中国公民入籍美国,亦名列全球第四。同时,随着中美经济大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民众移民美国的意愿及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美国彭博社2月25日撰文称,印度总理莫迪希望本土企业把祖国视为制造业基地,但这很难得到希曼舒·贝德这类印度商人的认同。尽管贝德为其中国工人支付的工资相当于印度工人的3倍,但他仍能在华赚到钱。他说港口拥塞、缺乏熟练工人及原材料等因素,抵消了印度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优势,"对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来说这是种风险,但行得通,因为中国是个容易经商的国度,而在印度日子很难过。"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的一天,美国西海岸阳光炽烈,暑气逼人。然而,就在美国著名的软件集中地硅谷,1000多名印度人不顾酷热的天气,来参加一场特殊的人才招聘会。这些久居美国的印度人并非要在硅谷找一个饭碗,而是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开创事业,报效祖国。印度人才开始回流近两年来,“印度人才开始回流”已经多次成为印度甚至美国主流报纸的标题。那些过去争相去美国淘金和施展才能的印度顶尖人才,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悄然回来。他们说,“美国梦”醒了,而“印度梦”——在自己的国家淘金和施展才能的梦——却刚刚开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历届…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才交流》2013,(4):10-10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网站3月27日报道,近年来,人们日益热衷于比较中俄两国,表面上看中俄确有诸多共同之处,但为何中国经济能一直保持高增长?俄罗斯中国问题专家维塔利·沃罗比约夫指出:"中国新领导层为自己的治国大计找到了很鲜明、亮丽的形象依托。‘中国梦’的提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梦’。"沃罗比约夫指出:"中国经验的核心是重  相似文献   

6.
中印赛跑:发展中国家间最关键的竞争 记者:作为一位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的中国学者,您对中国与印度之间的竞争力是如何感受和看待的? 丁学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谈到中印竞争力问题,让我们先从小处着眼。有一个现象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印度大学生的素质普遍比中国大学生高。我在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地的大学里做研究和教学,我和同事们都发现,来自印度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人才外流,这是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物质待遇、工作条件和其他种种原因,许多留学人员学成以后没有归国服务,而是长期留居海外。以印度为例,据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理事会的一项统计,1977年至1979年期间,在美国的印度科技人员有12096名,占当时美国外籍科技人员总数的14%。印度在许多方面已经获得了大量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据估计,印度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员在世界上继美国和苏联之后而位居第三。但是,印度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使得社会无力提供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以保留住高水平的人才。印度有一半以上获得  相似文献   

8.
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始于1986年的印度政府制定《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开发和培训政策》后。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努力,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特别在软件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1999年,印度软件总销售额5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37亿美元。印度有关专家乐观地预计,到2008年,全印软件总销售额可达85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500亿美元。印度正努力成为全球重要的软件研发中心。软件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印度的网络革命。自1995年因特网在印度正式投入使用以来,…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大多数人对人才及人才市场的了解还只是局限在几个月一次的招聘会和存放档案等初级阶段.随着入关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社会越来越深的影响。人们并始认识到人才和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脑力越来越取代体力。知识与土地、劳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已成为主宰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如何更新人才观念吸引人才尊重人才使人才市场合理化己成为我国人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在IT产业中,中国与印度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美国人便将之戏称为印度中国产业。英特尔、微软、IBM、摩托罗拉等海外的大公司为了实现产品的本地…  相似文献   

10.
失业了屡次求职碰壁该怎么办?虽有稳定工作,但收入不足养家糊口该如何?不习惯公司朝九晚五一成不变的作息要怎么工作?到各国走一走,看看人家的经验吧——美国人求职不成自立门面;德国人面对产业结构调整,退出疲软旧行业,“下海”新生行业;日本人年轻人加入“自由打工族”成为时尚;俄罗斯人本职不耽误,兼职生意火;加拿大人国民爱创业,事事亲历亲为老板多。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大量优秀专业人才流向西方,且势头没有减弱的迹象。每年从印度班加罗尔管理学院毕业的学生,就有近1/4去了国外。美国硅谷中38%的人才来自印度,印度5所理工大学的毕业生是国际最抢手的。印度重视数学和英语教学,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印度培养的信息技术工程师每年增加7.5万人,而且多数是为美国培养的。近年来,印度技术人员在美国不断取得成功。美国硅谷的2000家企业中,有40%是由印度人领导的。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印度裔美国人多达30万。对于人才外流,印度政府表现得非常豁达。印度前总理拉·甘地曾说过:“…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与潮流,而企业成功地走向世界必须依靠政府和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本文从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入手,阐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应采取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叫嚷要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企图利用这种“独门兵器”在“单极世界”里保持独霸之势。不过眼下美国不得不谨慎行事,因为俄罗斯近日亮出了打造欧洲导弹防御系统(EMD)的方案,专门用来对付美国的NMD。 “EMD”与“NMD”针锋相对 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明确表示将积极实施部署NMD的计划。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甚至声称,必要时美国将不异退出苏美1972年签署的《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俄罗斯对此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14.
关林 《人才瞭望》2013,(1):97-98
东海风高浪急,西南方向也暗流汹涌。中国用力应对钓鱼岛等东海、南海争端的时候,美国和日本右翼又在挑拨印度,试图设置另一条从西南方向围堵中国的战线。  相似文献   

15.
人才流失的失与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60年代中期,当英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流向美国时,“人才流失”一词开始流行,并保留下来。 人才流动自古有之,同自然界的物理流动相反,它总是趋向于由低向高走。当今国际间的人才流动长期存在着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的单向趋势。当发达国家凭借其不可阻挡的“引力”吸引了大量人才时,发展中国家必然承受着“人才流失”的痛苦。“人才流失的实质是一个国家花费大量钱财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头来把他们的教育收获奉送给别的国家”,它隐喻着无代价地丢掉了极重要的资源。 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印度在“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因特网的出现,使印度人的智慧获得了无限的发挥空间,一场IT革命正在印度兴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印度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比尔·盖茨说,未来的世界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而是印度。印度在IT领域创造的一切辉煌,皆缘于一点成功的人才战略。“计算机总理“和基础教育 以IT为核心的高科技在印度的兴起和发展,与印度国家政策的引导密不可分。印度刚摆脱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时,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颇具远见卓识的首任总理尼赫鲁就指出,一个民族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和振兴,就必须依托高科技…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07,(2):51-51
在国家和省市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小麦育种引智工作,特别是在国家级重大引智项目“优质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选育”项目中,引进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以色列、西班牙、荷兰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国际著名小麦专家共同开展“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863计划超级小麦育种项目研究,并在5年中分别派人到美国、澳大利亚、智利、英国等国家进行短期和长期培训,为超级小麦育种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超级小麦育种的“五个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底,作为印度卡纳塔卡邦前任首席部长、现任马哈拉斯塔邦首席部长克里什那先生的朋友,我邀请他以私人访问身份首次赴中国完成其14天的访问。卡纳塔卡邦:印度南部省份,8000万人口,首府为著名的东南亚硅谷的班加罗尔,印度的信息港。马哈拉斯塔邦:首府为孟买,印度经济中心。在我12年亚洲工作的经历中,印中—中印关系始终是我工作的重点。为加强两国的友好合作,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始终抱有强烈的使命感。曾经由于各种工作的需要,我定期赴印度,工作的经历使我对印度的经济、社会、政治现状越来越了解,同时与印度的大型媒体集团也十分熟悉。…  相似文献   

19.
首次出访的中国新任第一夫人彭丽媛,俨然已经成为全球时尚偶像。彭丽媛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妻子,日前她随习近平主席开始了首次正式国事访问。优雅的彭丽媛女士如今已经成为了时尚象征,给中国国内的时尚博主和全世界的评论家带来了不少惊喜。彭丽媛抵达此次外访的第一站俄罗斯莫斯科市。现年50岁的彭丽媛女士从专机上优雅地走下来,她身着一件黑色系腰带双排扣外套,手上提着的是中国时尚品牌生产的女士提包。这样的装扮搭配上精心盘起  相似文献   

20.
2001年6日,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斯洛文尼亚进行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会面,“眼球对眼球”地讨论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北约东扩等问题。这是布什和普京上任以来的首次当面过招,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他们手中都握有什么牌?谁又将是这次较量的赢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