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师生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建设"绿色大学"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环境建设与管理又是"绿色大学"建设与管理的重中之重.结合"循环经济"理念,着重在"节约资源"和"控制污染"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利用高校现有的资源以及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来加强校园的环境建设,创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的"绿色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2.
科学人文生态系统与"蘑菇"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界的森林里,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能成片地生长出蘑菇。人文生态现象与自然生 态现象具有相似性,社会环境对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当今社会,构建和谐协调的科学人文 生态环境,对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尤为重要而紧迫。我们通过对"蘑菇现象"的科学分析和理论研究,以及 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之间的统一性、依存性和互动性的认识,探索并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文生态 系统理论--"蘑菇"理论,提出营造有利于创新和人才成长的人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明确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略,即其价值关怀是"为什么"、内容体系是"教什么"、方法指导应"怎么办"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本着民主化教育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功能,创造一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分析高校共青团组织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的关系,指出高校共青团在创建"文明学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创建"文明学校",就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试论“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关注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人的终极价值,以现代人的目光审视全面发展的人."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和"人本主义"不同,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未来社会的目标,必须不断推进人民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中"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高校党的建设和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高校实际,对高校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自身改革与发展,高校领导干部如何真正做到"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5S"管理的来源和含义基础上,介绍了怎样将其应用于高校办公室管理,从而充分发挥高校办公室的功用,有利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办公环境.  相似文献   

8.
从"大陆边疆"到"全球边疆"--美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美国走向世界的历史划分为"大陆边疆"、"海外边疆"和"全球边疆"三个阶段,论述美国的大国历程和分析其成功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机遇.笔者认为,从北美大陆的"拓荒者"、到海外事务的"参与者"、再到国际社会的"领导者",这一发展过程向人们揭示美国所具有的"使命感"、"冒险精神"和"进取性",是其成功地走向世界的内部动力;而"西进运动"、"两次世界大战"、"冷战" 和 "反恐战争",则是其外部机遇.内部动力与外部机遇的有机结合,则是美国大国崛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人为本"的新时代,高校作为育人基地,更应该体现这一时代特征.本文探讨了高校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确立及实现途径,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会实践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强调实践出真知,"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高校应做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实践育人顶层设计,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形式,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凸显实践育人的成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的实施对于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生态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了解高校生态德育的基本内涵、实施必要和主要途径,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生态文明观内涵,从教育变革、高校德育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揭示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必然联系,指出了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人才环境是高校内人才赖以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加强高校人才环境建设是响应人才强国战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强高校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应注重在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创新环境、文化环境、竞争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加强高校人才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谈高等学校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的定位事关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高等学校只有找准自己在社会、在高等教育中的位置,对自己的办学目标、办学类型、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格以及服务面向等进行科学定位,才能确保可持续性发展.高等学校的定位要适应社会需求,并把握自身条件;要有大视野与超前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的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分别从社会大氛围、校园小环境和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等多重角度,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团队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然而高校无论是在创新团队自身建设还是外部环境建设中都仍存在诸多问题。创新团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必须以汇聚学科队伍为基础、培育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构建和谐人文环境为关键,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隐性德育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它通过潜移默化逐步产生的累积效应来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调动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与其他德育环境相比,高校的隐性德育环境更具有可控性,文章从高校的自然空间、人际空间和虚拟空间三方面探讨高校隐性德育环境的三维空间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创建和谐高校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谐高校的创建,就是以"和谐"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思想内核和育人的价值取向,努力促进高校内部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实现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力求找出困扰各高等院校德育的关键所在。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本文重点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中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设计以及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具体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社科管理存在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