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现代视野中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晓平 《北方论丛》2005,(3):125-128
人类对主体的关注,体现了对自身命运的关切.后现代主义针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弊端,通过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立关系的反思和批判,颠覆了现代主体性,消解了主体,提出"主体死亡"的口号.对现代主体的相关因素,即主客二元对立、理性中心主义在哲学层面上进行了彻底解构.后现代主义者在颠覆和解构主体后,却不能回避主体缺失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人的主体性重建的倾向.合理的主体性原则,是人类克服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状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对人的生存际遇的关注是萨特从事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前提.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的本真性的存在方式.在早期萨特<存在与虚无>的思想中,"注视"是人与人之问的最根本的关系.在"注视"与"被注视"的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可能是共同主体性的关系,而只能是交互主客体的关系,一种否定的主体间性关系.因为在他人的注视下,我的自为存在的超越性被他人所超越,被对象化为客体,于是,主体性在我身上脱落.为了回避这种被对象化的危险,我要求颠倒凝视关系的方向.因此,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本质就是对立、冲突与危险.这就是他所谓的主体间性的"麦杜莎"情结.萨特在出版了<存在与虚无>之后,紧接着创作的戏剧<禁闭>无疑是他的这一理论的最好注解.  相似文献   

3.
在八十年代的各种文学理论思潮中,有一种颇具影响的观点,即认为原有的文学理论是以哲学认识论为其逻辑前提的,缺乏一个价值论的视角;它将审美系统纳入因果决定论的逻辑框架内,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仅仅局限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层面上,忽视了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结果造成了文学创作中人的主体性的失落;要恢复人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从价值论出发,把人本身看作是文学的目的,把文学看作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实现,把"自我实现"看作是文学的最高价值.基于这一观点,有人声称要在文学理论中开辟、补充价值论的视角,对"机械决定论"进行反拨,强化作家的主体意识,从而获得更大的心灵自由度和更高的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唯物主义具有本原性主体,但缺乏能动性,唯心主义却把主体性局限于精神领域,抽象地研究主体性.马克思发展了主体性理论,对主体性理论有极为深广的拓展,在他的哲学中,主体性远远不只是囿于精神的层面,主体性已走向现实,主体性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思辨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生成论问题.实践对主体性是一种到达,主体性对实践是一种趋赴,主体性是人的实践不可分割的部分.主体性问题本质上是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现代性主体形而上学的阿基米德点是从抽象的自我出发证成人的主体性,那么,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代表的客体形而上学的理论基石则是从绝对的共同体出发证成人的社会性,结果造成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之间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与主体形而上学和客体形而上学把一种实体化的本体(自我或者共同体)作为其理论基础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人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真正的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能够克服传统本体论哲学所造成的主客体分立的理性主义弊端,扬弃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二元对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考察当代西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论争提供了新的批判视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一些错误论理的影响下,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深人生活、反映生活的提法受到某些人的批判、非议和嘲弄。他们认为这样的提法是“并不触及任何文艺创作中的内在规律”,专注于这类说法是“文学回归自身的障碍”。随之而来的是“主体意识论”异军突起,一时间成为文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在文学创作领域里,文学主体性引起了普遍重视,其作用也得到了极大加强。他们夸大和抬高“主体性”,把文学的“主体性”与社会生活绝然对立起来,并且竭力攻讦文学反映生活是直观反映论,认为这种直观反映造成了文学的悲剧,并断言作家只有凭借自我意…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对人性的主体主义规定,体现为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个人主义"三位一体"的主体主义理念体系,却包含着解放与异化、启蒙与禁锢、自由与压制的内在矛盾.现代性的理性至上、人性至善、个性至尊的片面人性界定,实质是对人性的抽象主体主义把握,这从根本上僭越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挖掘现代性困境的理念根源,在批判现代性的主体主义理念中重建人的新主体性基础,有助于开启现代文明的和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当代实践美学的审美关系概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以人的感性实践克服认识论哲学的主客体二元对立,梅洛-庞蒂等现象学哲学家同样致力干解决这一问题,不同的是他们主张以身体的主体性取代意识主体性,从而克服认识论哲学关于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成见,揭示出人与世界的本源性关系,并将艺术活动视为领悟这种关系的重要方式.身体主体性思想对于完善实践美学的审美关系理论,探究艺术的审美本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与启蒙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史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从马克思理论与启蒙理论本身的碰撞出发,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启蒙的批判和超越集中在三个方面:启蒙的"普遍性"困境主要表现为如何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把人放在社会关系中,寻找到了一条把人从抽象的普遍性和同一的特殊性中解放出来的现实道路;启蒙的"主体性"困境主要表现为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和作为客体的货币、资本成为主体,马克思通过对于货币获得实体性的存在并成为主体的揭示和对于资本主体性取代人的主体地位的批判,试图在斩断资本之链的意义上使得人重新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个人;启蒙的"理性论"困境主要表现为理性自由的丧失和理性同一性与资本逻辑的同构,马克思试图通过对作为理性表征形式的哲学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达到对于启蒙理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哲学通过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立关系的反思和批判,颠覆了珥代主体性,并对现代主体性的相关因素,即主客二元对立、理性中心主义、线性进步观在哲学层面上进行了彻底解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在现代性的“废墟”上确立了自己的主体性理念,认为后现代主体应体现构成性、有机性、创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论西方哲学中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哲学史出发考察西方哲学中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一个重要的视角,它使得对于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内在地具有了哲学史的支撑。主体性原则的真正确立是从康德开始的。主客二分或对立是主体性得以产生的前提。从根本上说,主体性原则在于对理性和自由作为人的最高本质的确认,在对这一最高本质的诉求和拥有中,主体积极能动地认识、构造甚至是变革对象或客体。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思想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存在着主体,l生思想的萌芽.近代西方认知主体哲学经历了由笛卡尔的自我意识论到康德的先验意识论、再到黑格尔的实体主体论的历史演变过程.马克思通过批判地继承人类哲学史上关于主体性思想的合理因素,特别是对近代西方认知主体哲学的扬弃.解决了长期困扰西方哲学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和分裂的难题,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实践性主体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哲学层面上对人的主体性概念作一探究。人的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主、客体相互关联的多重关系(比如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等)中所具有和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和。这一概念包含三层意思:(1) 主体性必须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因为人并非皆为主体,主体性是针对有资格承担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的人而言的;(2) 主体性必须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多种交互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没有客体的主体是抽象的虚幻的主体,同样,没有客体性的主体性是空洞的非现实的主体性,人只有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中才能显示和确证自已的主体性地位和力量;(3) 人作为主体,不论是在对自  相似文献   

14.
王丹 《兰州学刊》2005,36(1):261-262,286
文艺复兴以来,"主体性"就是西方思想家们关注的尖端问题,萨特的"主体中心论"和福柯的"人(作者)之死"等两大观点对立,在中国,此问题也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故从文学自身属性出发,对这一命题进行多角度探讨,来阐明只要文学存在,主体性是就必然存在,只不过在不同时期和体裁中以不同的形式和程度表现出来而已.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文学主体性自80年代中期提出,至今经历了建构、质疑、反思的历程,当下反思主体性概念20余年来的发展嬗变对文学理论界而言是必要的.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概念的现实语境是本土化的.其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话语的大量引入,使中国文学主体性内涵逐渐丰富,实现了从主/客对立的认识论主体到交往对话的存在论主体之间的转化.主体性是未完成的,无论是主体性还是主体间性,都是其存在状态.中国文学主体性之建构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现代主体性角度观照阳明心学的美学精神.阳明心学在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群体、感性与理性、致知与践行等方面的对立与超越中确立了主体性思想并对晚明以降的美学话语产生重要影响.阳明心学所张扬的“真己”主体精神,虽然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体,但它对个性自由的张扬,重实践的经世之学和圣愚平等的思想,无疑是属于现代的.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与主体性哲学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主体性哲学与货币的产生及其历史之间的内在关联,国内外学界鲜有论及。马克思虽然从宏观视野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发生学逻辑,但对货币与主体的关系却没有详细的论述。德国哲学家索恩-雷特尔从商品交换形式的分析出发,为主体性哲学的产生及其与货币起源的关系找到了一个唯物主义的答案。他深入探讨了商品的两种抽象即交换抽象与思维抽象的内在关系,并把货币看作交换抽象向思维抽象转化的功能性中介。在此基础上,索恩-雷特尔抓住了货币在中介过程中所展现的抽象同一性与认识论主体同一性本质的一致性,以及货币所形成的社会综合对主体的影响,最终得出主体性出自货币这一根源。货币一旦产生,主体性与货币的关系就不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性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原发端于货币的主体性始终处于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压抑之下,进而导致了对主体性的遮蔽与新的支配。  相似文献   

18.
对近代哲学的"主体性"观念进行深入的批判,这是现当代西方哲学的重大主题之一."主体"的"实体化",使得"主体"成为无根、独断和封闭的存在,这是导致"主体性"批判的深层根源.现当代哲学的"主体性"批判破解了"主体"的"实体化",有力地深化了人的自我理解,取得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成果.但是,"主体性"批判又有其限度,在消解"实体化"的"主体"之后,作为"非实体化"的"价值主体"仍然有其不可消解的存在合法性.在摆脱现代性方案的教条和独断倾向,破解"主体性"原则的实体化思维方式的前提下,捍卫个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地位,实质就是在捍卫文明发展所凝聚的重大成果.这既构成"主体性"批判的限度,同时也是"主体性"批判的深层旨趣.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现代哲学通过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立关系的反思和批判 ,颠覆了现代主体性 ,并对现代主体性的相关因素 ,即主客二元对立、理性中心主义、线性进步观在哲学层面上进行了彻底解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在现代性的“废墟”上确立了自己的主体性理念 ,认为后现代主体应体现构成性、有机性、创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批判与超越:论马克思"完全彻底的人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人本主义祛除了宗教神学的魔咒,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囿于"主客对立"的二元模式,最终不是将人归结为"理性人",就是"道德人",人成为与物毫无区别的直观的、抽象的存在物.马克思则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以实践为基础,把人看作是生成的、展开的、自为的存在,确立了"完全彻底的人本主义",揭开了现代哲学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