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回顾总结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几代学人以及相关多个学科的学者在近半个世纪中,由统万城兴废探讨研究毛乌素沙地形成变迁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果,评析了迄今在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主要分歧与问题,并对当前深入推进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助推这一研究领域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对历史地理学学科理论建设以及毛乌素沙地治理实践作出具体贡献。  相似文献   

2.
宁夏河东沙地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河东沙地在空间上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最具过渡性地域特征的沙地,近50年来,也一直是国家和自治区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长期以来,有关该沙地为“人造沙漠”的观点支配着该地区的防沙治沙与生态建设工作。最近的研究表明,宁夏河东沙地在明清大规模的垦殖活动之前就已存在,明清以来沙漠化程度的加深则与人类活动有愈来愈密切的相关关系,与湖泊的萎缩和干涸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及湖沼湿地的快速消亡是宁夏河东沙地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沙苑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元林 《人文杂志》2001,(4):126-131
沙苑是关中平原上惟一的沙地,相关研究成果少见.本文在文献与考察结合的基础上,勾画了沙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从初期的河湖交汇区到后来的湖涸沙显而初具雏形;从原来的灌草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为历朝的牧马场所演变成明朝中后期池涸沙徙,旱涝频繁的环境恶化之地.除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外,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亦是沙苑流沙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证了明与北方游牧民族对河套地区的争夺,探讨了明失去河套之地的内在原因及其影响,指出河套地区的失去是明代国力下降的一个明显标志。  相似文献   

5.
明代宁夏镇"哱拜之乱"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万历年间 ,作为“九边”重镇之一的宁夏镇与河套蒙古各部战事不断。拜之变就是明朝以镇压叛乱为核心 ,对河套、松山地区蒙古诸部犯边活动的反击。拜于万历二十年策划兵变 ,其间 ,因与河套蒙古相互勾结而导致战争性质的复杂化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明政府为此耗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历经 8个月 ,才平定了这场被称为“万历三大征”之始的“拜之乱”。虽然这场战争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 ,但在平定兵变的过程中 ,明政府的边政弊端和腐败明显地暴露了出来 ,战争极大地削弱了明朝西北边防的战略防御功能 ,同时也给宁夏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2010年3月,肖忠纯编著的<辽宁历史地理>一书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计36万字,是当代历史地理研究的一部新作,该书填补了辽宁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的空白.著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历史时期辽宁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诸多方面的变迁,总结了变迁的原因和发展特点,探讨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该著作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史料翔实,观点明确,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论西汉长城边区的经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开发长城边区,以西汉时期的开发历时最久,规模最大,成就最为显著,影响最为深远。本文纵观西汉长城边区经济开发的历史,重点考察河套、河西两地区的开发,就长城边区开发的若干问题略陈管见,本文中的长城边区系指西汉长城内侧沿线的西起敦煌东至辽东的诸边郡。 一 公元前二世纪之初,西汉初定中国,国力孱弱,北边的匈奴却日臻强盛,“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并不断入侵,“杀略人民畜产甚多”。西汉退守秦故塞,卑词和亲,岁奉币帛。当此时,国家元气远未恢复,边区不得安宁,因而不可能在边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8.
(一) 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一千四百九十六万亩,伸入巴盟境内的有五百零六万四千亩。据历史记载,乌兰布和沙漠原是黄河的冲积平原。在两千年前的秦汉之际,农业经济相当繁荣。自东汉以后,由于战争的破坏,农田弃耕,原生植被和地表受到破坏,使冲积平原的下复沙层露出地面,又经千百年风力剥蚀,形成沙漠。近百年来,沙漠东侵危害与日俱增,严重地影响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此,治理乌兰布和沙漠已成为当前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据调查,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侧的包兰铁路、包银公路、黄河大铁桥和黄河枢纽工程等,都受到流沙的严重侵害。更为严重的是,乌兰布和沙漠还紧逼黄河和河套灌区,黄河西岸刘拐沙头的流动沙丘群已有八点五公里直插黄河西岸,每年向黄河输入流沙十五万三千立方米,直接威胁着全国第二个大灌区河套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乌兰布和沙漠日渐东侵,侵吞着磴口县。 乌兰布和沙漠的小气候对河套农业生产影响也很大。靠近沙漠的大块良田,每年都要受到风沙的侵袭,造成严重灾害。每年光清挖风沙淤埋的渠道就要耗去大量资金和劳力。如新建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北方生态与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生态是影响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部条件。生态对人类社会的诸多事象具有一定的影响。生态对秦汉时期的北方民俗的形成与存在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不同的生态条件是长城以北、关中、关东等地不同风俗形成和流行的基础之一;另一方面,透过秦汉时期北方各地千差万别的习俗,我们又可洞窥生态的差异。从生态的视野透视某一时期或地区的民俗是我们研究社会历史之客体时应予以引入的新的质素。  相似文献   

10.
"西口"简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来刚 《阴山学刊》2004,17(2):63-65
"西口"随历史变迁而不断转移."西口"最初指杀虎口,后因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原因而转移至归化城,随着山西西北部、陕西北部和甘肃沿边地区的汉族人民出口向长城外蒙古地区迁移的扩大和深入而渐泛指.  相似文献   

11.
从清初到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移民的发轫时期,时间段为清初到乾嘉时期(1644———1820)。第二阶段为移民的快速发展时期,时间段为道光以迄清末(1821———1911)。第三阶段为移民的反复发展时期,时间段为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从清代到民国前期的200余年间,大量的内地人口源源不断地迁移到地处塞外的河套地区,对河套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首先,移民的与日俱增,土地的大量开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套地区的气候条件。其次,移民在大规模开渠辟地,改变气候的同时,也使河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宁夏境内明代万里长城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统一全国。一部分蒙古人留在中原,从事农业生产;另一部分蒙古贵族退入漠北,与原居在蒙古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一起,继续与明朝廷进行对抗。明王朝自建国之初,就参酌历代兵制,创立了卫所制度,并且在西北边防大力经营长城。尤其是明代中叶以后,游牧于北方的鞑靼、瓦刺等蒙古部落相继兴起,侵扰边境,杀掠人畜,对北方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破坏。明王朝为加强北部边防,不仅加紧了长城的修筑步伐,还沿着边防线,先后设立九镇,号称九边,派驻重兵进行守御。明代的沿边九镇,宁夏有其二,即宁夏镇与固原镇(又称陕西镇)。由此可见,明朝时期的宁夏,在西北边防中的军事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明弘治以后,蒙古火筛、小王子等部落入据河套,西北边防更加紧要,明朝廷派出重臣,总制榆林(又称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军事,总制府驻节固原。  相似文献   

13.
清朝对西南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了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没有发生带根本性的转变,因而清王朝采取了一些适应地方民族情况的特殊措施:1、先后在四川、云南、贵州建立政权机构,并在明代的基础上对政区进行了局部的调整。2、派兵进入西藏,巩固了西藏的统一局面,并订定“善后章程”,进一步使封建中央集权与西藏地方自治结合起来,稳定了西藏的政局。3、在部分少数民族中继续执行元、明以来行之有效的土司制度。4、继续进行改土归流。5、继续向边境移民垦殖,其特点是:在靠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填补明代移民垦殖活动的空白,同时把移民垦殖活动推向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  相似文献   

14.
鱼宏亮 《文史哲》2020,(3):45-62+166
受"内亚"理论、"族群"理论等西方史学理论的影响,一些古史研究将地理环境差异当作不同民族间生活与交流的鸿沟,中国东北、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被视为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进而将这些地区的人民与内地人民分割成互相隔离的族群,从而构建了一个内地与边疆、本部与边缘的历史叙事模式。这种模式在中西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变成中国古代史研究不可绕开的前提与背景。本文利用明清以来中央和地方档案、土地契约、地名志、中外考察记等史料,还原了明清时期内地与蒙古地区人民跨越长城、河套等地理界限,在农业与贸易等方面进行的历史悠久与规模宏大的双向交流,以及移民、技术与文化传播的历史画面。指出在一个环境与民族多样性的国度中,地理环境等自然差异从来没有成为人群交流与融合的阻断因素。相反,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一部突破环境局限的历史。"内陆亚洲""长城带"等西方史学理论的提出受到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在应用到中国史的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和缺陷。  相似文献   

15.
宁夏历代生态环境变迁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历史上的宁夏 ,地处中原农耕与北方游牧民族融汇过渡的地带。游牧民族的南下与农牧界线推移密切相关 ,畜牧与农耕交替出现。西周时期 ,宁夏境内气候温和湿润 ,生态环境良好 ;秦汉时期 ,由于移民与屯垦 ,生态环境开始变化 ;南北朝时期 ,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时期 ;隋唐时期基本是农牧并举 ,生态平衡发展 ,安史之乱后发生变化 ;宋元时期南部生态逐渐恶化 ,北部相对得以保持 ;明代由于军屯和战争 ,是宁夏生态环境恶化最厉害的时期 ;清代中前期有所恢复 ,后期再度遭战乱的毁坏 ,尤其是南部黄土高原。宁夏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16.
明代北京长城因其文化特点而带来了审美评价上的难度和特殊意义。北京长城与明代北京审美文化的关系是长城美学评价的认识基点,其中包括长城与明代帝王心态、北京世人心态和幽燕自然、人文风气的关系。北京长城的简约、厚重、变化、豪迈、悲剧、想象之美分别体现其审美文化的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17.
新疆社会科学院于1984年曾组织部分经济、考古、历史专业人员,以和田地区的环境变迁及生态经济研究为题,进行综合考察,重点是探讨土地沙漠化的防治与有关开发建设诸问题。一和田古称于阗,为丝绸之路要冲,汉唐时期,名驰中外,辖地与今地区范围相似,但可供人类活动的地域,比现在宽广得多,从和田市北180公里的麻扎塔格,东至民丰县北130公里的古精绝一线,当  相似文献   

18.
清道光初年,地商开始在河套地区出现。此后随着包租土地的增加、水利工程的兴修,地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光绪年间达到鼎盛。光绪二十七年以后,随着蒙地的放垦,地商作为一个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产物退出了河套历史舞台。在地商活动的70多年间,他们通过包租土地、开挖渠道、经营商业等,不但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并且成为河套社会的实际控制者,对日后河套社会的发展与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南北战争的历史变迁为哲学,通过对艾希礼与斯佳的不同选择的分析,透视了人类精神追求与物质生存间的悖论。代表着垦殖精神的斯佳尽管更能适应社会的残酷,而艾希礼则由于更深层的精神世界与道义的坚守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0.
明代前期,明政府通过采取各项恢复经济、安定社会的政策措施,人口逐渐得到增长。至中期,在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下,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至后期,人口数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约在1.48亿人左右。从人口密度的变化看,总的布局是:东南地区是全国人口最密集区,中原及北方部分地区人口快速增长,由东南向西南、西北延伸,人口密度逐渐降低。其原因:自然条件、历史延续、各种灾害、战争和移民运动的交互影响和综合作用,是明代人口分布格局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出现局部性不断演变、人口再分布随不同时期而不断进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