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易》思维论袁作兴,蔡和平(长沙电力学院)(湖南省资兴市教委)流行的《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前者(称《易经》)成书于西周初叶,非一时一人之作;后者(称《易传》)基本上成于先秦,乃战国时期的著述,是《易经》最早的注释。几千年来,人们都在研究...  相似文献   

2.
《慰缭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之一,初见著录于《汉书·艺文志》.惟其以分列于杂家(29篇)和兵形势家(31篇)两处,而其篇数又皆与今传本24篇之数不合,三种《尉缭子》究竟是一是二是三?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这是令人产生疑窦的问题.又今传本载有梁惠王与尉缭子的答问语,是尉缭当为梁惠王时人.  相似文献   

3.
竹简《老子》应为稷下道家传本的摘抄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钊 《中州学刊》2000,(1):67-73
本文认为,郭店楚墓出土的三组竹简《老子》,既非三种不同的《老子》传本,也非一种完整的《老子》传本,它很可能是一种《老子》本的摘抄本。从其归属来看,当出自稷下道家传本。理由是(1)竹简《老子》具有稷下道家和会众家的宽容胸怀;(2)竹简《老子》具有稷下道家重视术治的思想倾向;(3)附在竹简《老子》一起的《太一生水》篇,乃为稷下道家遗著;(4)竹简《老子》具有稷下道家积极、求是的学术风格。竹简《老子》作为稷下道家传本,对于我们认识《老子》乃至道家思想形成发展的演化进程将提供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4.
殷周关系,是研究殷周之际商史和西周史的重要问题。由于有关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数量有限、文字简古,所以,至今对殷周关系的论述纷挐,令人无所适从。通过多年探索,我认为《易经》卦爻辞是周初文王、武王、周公、成王时期的历史文献,它正可以补充殷周关系和西周初期重大历史事件研究中史料之不足。现将有关殷周关系的《易经》卦爻辞考释于下,以资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家骥同志在本刊1982年第5期发表《宗法今解》(以下简称《今解》)一文,对《古史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中《试论西周春秋间的宗法制度和贵族组织》一文提出了商榷意见。我们认为《今解》所提出的意见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今解》开头说:“要研究西周、春秋社会政治制度,必须研究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杨宽先生《古史新探》一书,从三礼探讨西周、春秋社会政治制度”。这里就有很大的误  相似文献   

6.
陶敏 《云梦学刊》2006,27(6):106-108
刘崇远系出河南刘氏,黄巢乱中南迁,仕吴及南唐,历上饶、晋陵二县县令,中主保大中官大理司直。相传其所著《耳目记》一书,乃後唐人所作,非刘崇远作。其著作今存《金华子杂编》,但传本并非原书之残本,而是後人辑本,尚有较多佚文可辑。  相似文献   

7.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的发展时期,在夏商文明的基础上,社会经济较前更加发展,从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都市。建国以来,通过对岐邑、丰镐、洛邑、鲁和燕故城的勘探发掘,使我们对当时都城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现就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对西周都城遗址加以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西周都城遗址的发现 早在灭商之前,周人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自邠(今陕西长武、邠县、栒邑一带)徙居周原后,“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诗·大雅·绵》曾经描绘当年修建城池宫室的情景,“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家室,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费胜,乃立乃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古代都城的正门曰“应门”,外郭之门名“皋门”,大社叫“冢土”。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8.
秦刻石文字流传下来的计有七处,从诗文创作到刻画于石上,皆李斯所为。《史记》著录有六,唯独遗漏《峄山刻石》。该石北魏太武帝时被排倒,后之传世者多为其拓本、传抄本或翻刻本,故而出现诸多异文,今以唐人所辑《古文苑》本为底本,校以一些重要传本,并加考析,认为“上荐高号”“孝道显明”“乃降尃惠”“阤及五帝”“群臣诵略”等文句应是更为客观的。  相似文献   

9.
从“悔亡”一词追寻《易经》的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理的角度来看(古来喜说义理派〕,《易经》有三大谜:一是主题内容,二是作者,三是流传情况。西周数百年间,《易经》如何流传完全是一个哑谜。这里不去研究。追寻作者比理解主题和内容还要困难。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没有提供可靠的线索,原文5000字是唯一的途径。 不久前我在《周易原著精神真相大白》中证实了《易经》下半部分是作者自传,上经是周克殷史,(该文已送往《周易研究》杂志)这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正> 《周易》一书有经有传。《易传》约有五千字,作于西周初年。《易传》七种,《彖》、《象》、《文言》、《击辞》、《说卦》、《序卦》、《杂卦》。汉人以为孔子所作,是不对的,当是战国时代儒家所作,并不出于一人之手。作者借解释《易经》以阐述他们的世界观,构成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自成一派的儒家哲学。  相似文献   

11.
《易经》乃古之筮书,但它同时又是一部展示作《易》者悲剧理念的典籍。《易经》的悲剧理念主要通过以厉、凶为占断结果的卦爻辞得以体现,它与一般的悲剧艺术作品所体现出的悲剧理念有着明显的差异:一、书中所记乃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因而对世人的立身处世、言行举止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二、悲剧感简单、单一,唯有道德感的震撼或人生哲理的思考;三、对悲剧的性质、悲剧主人公的地位不加确定;四、全面揭示悲剧产生的原因,如环境险恶、性格气质的阴阳失衡、处世举止的失当、政治决策的失误等,并提出相应的避凶趋吉的方法。《易经》的悲剧理念对我国古代悲剧艺术的“多带有喜剧性结尾”这一特点的形成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今本《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乾坤两卦各多“用”辞一爻)卦含卦名与卦辞,爻含爻题与爻辞.《易传》凡七种十篇,包括:(一)《彖传》上下两篇;(二)《象传》上下两篇;(三)《文言传》;(四)《系辞传》上下两篇;(五)《说卦传》;(六)《序卦传》;(七)《杂卦传》.据《汉书·艺文志》载:“易经十三篇”.颜师古注云:“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易经》在西汉中叶之前都是单独成篇,而不附于《易经》之后.熹平石经《周易》就是十二篇,《易经》和《易传》都是单独成篇,并不附于《易经》之后,这便是西汉中叶以前《周易》“经”和“传”的内蕴.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4,(1)
在数千年的易学思想史上,最为重大的易学思想转变无疑是从《易经》到《易传》的转折,此一转折实现了《易经》诠释典范的转移,使之从卜筮之书变成了一部基于象数的哲理之书。可是,易学诠释典范的转移是如何发生的,孔子晚而喜《易》与此一转变有何关系,近代以来的易学研究却是语焉不详。然而,帛书《易传》、郭店楚简和上博简等出土文献的发掘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此一问题。将传世文献与新出土简帛资料相结合,可探寻从《易经》到《易传》这一重大转折的内在思想线索。由今本《易传》和帛书《易传》及其他文献的分析可见,"刚柔"概念是早期《易传》的思想核心,是从《易经》到《易传》的关键思想环节,也是阴阳思想的基础。刚柔思想构成了《易传》阴阳思想的前史。最早将刚柔思想引入《易传》的应该是孔子,尽管《易传》未必是孔子本人所作,但孔子通过引入"刚柔"概念将神秘的象数理性化、人文化和宇宙观化,开创了《易传》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想模式,实现了《易经》诠释典范的转移,将易学思想推进到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左传》存在着民间传本与秘府藏本两种系统。两种系统之间应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民间传本有不少的残缺部分。一些学者认为今本《左传》之前有一个完整的“原本”。秘府藏本因刘歆的努力而立于学官,始显于世。刘歆《左传》学派是新莽之后整个东汉《左传》学的主干。这个主导地位最终导致了《左传》秘府藏本的通行和民间传本的晦没。贾谊一系民间传本在陈元做了一番带有总结性的工作后,遂至浸微。《左传》的两种系统就其初始而言,都属古文本。然而其趋势则是今文转写本渐渐增多,因为只有多以今文转写方能较大规模地流行民间。古文本《左传》当消亡于唐宋之际。  相似文献   

15.
西周王朝及其境内外的民族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王朝及其境内外的民族群体尤中一、西周王朝的建立、发展和华夏民族的稳定《史记·周本纪》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孕者”。其后乃生周之始祖父后稷(弃)。姜原是有邰氏的女子...  相似文献   

16.
《诗经·大雅·凫鹥》首句“泾”字,传本《郑笺》谓“水名”.清代学者段玉裁认为,该“泾”字与篇中“沙、渚、潨、亹一例”,今本《郑笺》“水名”为“水中”之误.本文依《诗经》及《周易》的书法体例,证实段说不误.或据误本《笺》语谓“泾为豳地之川,公刘国豳,故即所见以入咏”,断《凫鹥》为公刘时诗,恐难为的论.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学古而未老、博大精深。 众所周知,《易经》最基本的概念是阴阳。古人通过观物取象产生了8卦图。而8卦之用则可“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对于《易经》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主要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试图对《易经》进行发微式研究。 一、组织情境8势论 根据《易经》8卦的特点,它在组织情势的分类就推演出8种势态: 乾势为天势:“乾:元亨利贞。”《文言》中进一步论述道:“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处于乾势的组织政通人和,拥有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比较《老子》简本与帛书本及今本之间存在的一些重大差异 ,指出 :帛书本的形成是后人对简本改造和整理的结果。这一过程约完成于公元前 3世纪上半叶 ,此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今本《老子》的“滥觞期”。帛书本所代表的传本 ,初步奠定了今本的面貌 ,因此在《老子》文本的流传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孔子时尚无已定型之《周易》现存的《周易》之编定,即其定型,大约在秦汉间。当孔子时代,即春秋晚期,尚无如后世流传的《易经》。即稍后的战国之世,也无如后世流传的《易》经。这个论断是由下列诸史实得来的。第一,是由爻辞的定型考之。今本《易经》中之爻辞,在《左传》及《国语》中谓之繇辞。繇,卜兆之占辞也——闵二年左传杜注——《经典释文》引服虔注曰:繇,抽也。抽出吉凶也。《国语》韦昭注曰:繇曳吉凶所由生也。据此来说,这个训释是服、杜两家《左傳注》所同的,也就是汉魏以后  相似文献   

20.
《毛诗谱》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毛诗》作笺之后撰写的又一部专门研究《诗经》的著作。问世时曾被治《诗》者广泛征引 ,后传本浸佚 ,北宋欧阳修对其残本进行过补订工作。至清代 ,诸儒又根据欧阳修的补亡谱重加厘定 ,从《毛诗正义》中辑出《序》及《谱》文 ,并据经疏、《释文》及类书所引加以校订 ,即今所见到的各种辑佚本。《毛诗谱》将《诗》三百篇分国置谱 ,分述各国之地理方位 ,并追溯其政治源流 ,体现了郑玄“举一纲而万目张 ,解一卷而众篇明”的解诗思想 ,及“念述先圣之玄意 ,思整百家之不齐” ,发显学术济世致用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