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生育观念转变,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多数家庭由三代同堂的传统大家庭演变成为核心家庭,少子女或独生子女家庭成为家庭常态模式。家庭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的快速增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基础逐渐丧失,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作者从中国家庭结构变迁入手,分析家庭结构变化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探讨解决养老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由于家庭职能的变化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初步好转,在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本文试以所作社会调查为依据,进行初浅的分析。一、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所谓家庭结构,就是家庭诸分子不同的层次和序列的结合。层次,是指家庭成员中辈份关系的高低不等;序列,是指家庭成员的排列位置,即谁主谁次,谁先谁后。按照家庭成员的身份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核心家庭,是指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扩大家庭,是指除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呈现出三种状态:1.相对稳定的家庭类型。三代直系家庭是其代表;城镇三代直系家庭的维系得益于家庭内部管理的松弛,在农村则与独子比例增大有关。2.明显上升的家庭类型。夫妇核心家庭提高幅度显著,实行2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这一家庭类型的主要推动力量;隔代直系家庭增长率最高,它既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的重要现象,又是社会发展具有缺陷的反映;单人家庭也有增长,青年人晚婚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丧偶比重提高是主要影响因素。3.以下降为表现形式的家庭类型。缺损核心家庭明显减少,标准核心家庭有所下降。后者的降低主要是夫妇核心家庭上升所致,或谓核心家庭内部不同类型调整的结果。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结构总体上将持续这种状态,一些家庭类型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动。当代家庭的结构简化和规模缩小使家庭功能及家庭成员关系方式发生改变,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未来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家庭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是核心家庭日益增多,直系家庭和联合家庭逐渐减少。丁克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比重也有所上升。家庭的核心化、小型化提出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更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马春华 《学术研究》2012,(9):33-41,159
调查数据显示东亚社会的家庭结构没有呈现出核心化趋势,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内地的现代化水平序列和家庭结构模式形成了错位;西方家庭现代化理论中的典型核心家庭在东亚社会中的比例都是相对较低的;三国四地各自的家庭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东亚三国四地的核心家庭(核心、夫妻和单亲)和亲属网络呈现出不同的关系模式。东亚社会中的家庭变迁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模式,显示了家庭变迁的多维路径和多元模式。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加速,大规模的农民流动直接导致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产生了大量分离的核心家庭。分离的核心家庭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必然产物,具有长期性与普遍性。但对农民而言,它又是一种不合理的成本支付,带来了各种问题。如何降低分离的核心家庭所带来的社会代价,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本人拟提出重建社区支持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全国五大城市的抽样调查资料,对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家庭结构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年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目前的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他们的家庭结构与同龄非独生子女父母相比差异明显.子女的婚姻状况是影响他们家庭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养老方式,并且问题的关键也依旧是如何实现作为农村家庭养老的核心和基础的经济供养。大量资料表明,作为供养者的子女具备基本的经济供养实力,但这只是子女提供经济供养的可能性,影响子女供养由可能性转为现实性的主要因素除了作为被供养的父母的自身经济实力和需求愿望外,子女的支持愿望是决定性的因素。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在面临着迁移、子女数减少等客观支持资源不足的同时,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家庭结构及文化的改变所导致的子女支持愿望不足,使得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着客观"照料资源不足"和主观支持愿望不足的双重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试论我国城市的家庭和家庭结构”一文中,我们曾论证了我国城市大多数家庭演变为核心家庭的过程及原因。(参见《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7~14页)现在我们就在确认核心家庭为我国城市家庭的主要形式及城市家庭正在朝核心家庭演变的基础上,比较中国核心家庭和西方核心家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和人口流动的加快,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我国家庭结构类型中占主体地位的仍是核心家庭,单人户和一对夫妇户比重在不断增加;家庭结构简单的中小家庭比重不断上升,结构复杂的大家庭比重持续降低。家庭结构的变迁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相对弱化,老年人更多生活在空巢家庭中;人口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留守家庭问题影响着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适应家庭结构的变迁,建立促进家庭发展的专门机构,构建有利于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辅以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比较中国当代家庭核心化水平及其变动的地区特征.研究表明:各地城乡核心化水平的峰值出现在1990年;这之后,城市家庭核心化增长势头变弱;农村则出现逆转——多数省份核心化水平降低.2000年和2010年城市家庭核心化层级均为中度以上地区居多数;农村2000年以中度核心化为主导,2010年出现中度、低度和未核心化三种类型.2000年同地城乡之间核心家庭差异较小,2010年城乡核心家庭差异增大.当代家庭核心化水平下降并不必然促使较大类型家庭提升,相反城乡所有省份均出现单人户增大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长期照料中的家庭关系及其对成年子女照料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小波 《兰州学刊》2013,(1):138-141
在老年家庭长期照料中,成年子女照料者与老年父母以及核心家庭成员的各种人际互动发挥着双重作用,积极的家庭关系能够为成年子女照料父母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来源和精神支持,也有助于缓解成年子女的照料负担和压力,从而为探索提高老年家庭照料质量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透视中国单亲家庭──一个跨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单亲家庭——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事实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作为家庭小型化趋势所代表的核心家庭就开始了新的裂变,单亲家庭的出现就是这一裂变的直接产物。单亲家庭是指至少有一个孩子与单身家长居住在一起的家庭。还有一种从家庭经济评价角度的定义为:“一个收入单位,其中只有生亲或养亲,带着需要抚养的在学或学龄前子女。”一大批只有母亲或者只有父亲,并由她或他携带未成年子女生活的单亲家庭,作为一种新的家庭形式加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并逐步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来自国际资料的统计表明,单亲家庭在美国、英国、法国、…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临夏市是个回汉民族杂居的城市,1989年,全市总人口为163616人。其中汉族人口81947人,占50.08%;回族人口77400人,占47.30%,回汉民族人口约略相等,此外还有少数东乡、保安、撒拉族人口。从居住形态上看,旧时回汉民族分居于老城外内,隔离状态至今仍有明显保留:以市中心的红水河为界,回族多聚居于河南南关八坊一带,汉族的居住区则在河北。不同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一方面促使回汉民族分别保持各自的生活与文化特点,一方面又彼此相互影响。从家庭类型上看,回汉民族都有向核心家庭发展的趋向,但汉族居民中核心家庭的比重明显地高过回族,在变迁速率上,汉族快于回族。这种家庭结构上的变迁,表现在代际关系、婚龄结构和子女结构等许多方面。本文试图揭示回汉民族在婚龄方面的差异,进而探讨影响不同民族婚龄差异及择偶条件的变量因素。  相似文献   

15.
空巢家庭成因及其调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空巢家庭成因及其调适徐宪(重庆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一)社会学界普遍认为,核心家庭增多,家庭规模及相应职能趋于缩小,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不过人们对核心家庭的关注较多的是放在由已婚男女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基本三角上,而对基本三角向空巢形式递进演化的...  相似文献   

16.
杨荣  王晓艳 《理论界》2009,(12):202-204
社会的转型给彝族传统家庭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本文以余丁坝村为个案,将家庭结构的变迁纳入社会变迁的视野考察,通过对家庭规模和家庭类型的变迁分析,认为农村现代家庭规模正在缩小,未来的农村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类型为主,主干家庭的比例会下降,联合家庭的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17.
张一平 《兰州学刊》2006,21(6):182-185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演变历史,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与社会二元互动的过程。其中阶级理论及其一系列实践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土改、合作化到人民公社,这是一个国家政权不断深入农村基层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阶级斗争为纲的取消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1982年以来的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社会转型和人口老龄化之下农村家庭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结构及其变动可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之前,尽管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农村劳动力基本上仍以农耕为主,家庭核心化水平继续保持并发展。1990年之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规模转移局面出现,农村老龄化水平提高,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初期出生者逐渐长大,家庭结构受到直接影响,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新变化。少子家庭亲代和已婚子代职业分工出现,亲代和子代在家庭经济、生活中合作意义增大,三代直系家庭上升,标准核心家庭下降;中青年子代夫妇出外增多,中年和低龄老年亲代在育幼方面的功能提高,隔代等不完整家庭类型增多。这一时期,老年人独居大幅度上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父母“双系”担当抚育孩子的重任.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外出打工,祖辈代替子辈担当起抚育孙辈的任务,他们成为孩子的“二度母亲”,出现了祖辈与孙辈共同生活的“新家庭三角”,祖孙两代形成了“跨代的拟核心家庭”.随着抚育模式的改变,家庭结构、家庭关系以及家庭生命周期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的变迁——基于兰州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围绕家庭结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亲属关系四个方面,对兰州的城市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的变迁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主要发现是:兰州的城市家庭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以核心家庭为主,以主干家庭和单身家庭为辅.家庭关系当中除直系亲属之外的所有亲属关系都比较疏远.这也从侧面证明,兰州的城市家庭基本上已经核心家庭化了,从家庭结构到家庭关系再到家庭文化,已经越来越远离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值得注意的是,从家庭内部的关系来看,虽然夫妻平等的程度已经越来越像西方的家庭,但从亲子关系看,其哺育和反哺的关系依然与西方以个人主义为基调的家庭关系存在巨大差异.当然,家庭反哺模式的改变已经露出端倪,即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实施,中国城市居民的养老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正在从子女赡养模式改变为靠自身和社会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