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年新文学运动领袖将旧体诗视为第一个需要推倒的堡垒,由此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从胡适提倡文学革命与旧体诗所受的抨击,以及学衡派及其支持者与新文学支持者的论争,再到胡先骕《中国文学改良论》《评<尝试集>》以及引发的论争,都是这一背景下特定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2.
旧体诗与中国现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尽管迄今为止现代文学的文学史没有把旧体诗列为研究对象,但是它的存在、延续和影响已经是不可动摇的事实。因此,已经开始有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在尝试着要把它列入其内。既然我们能够宽容通俗小说进入现代文学史,那么把旧体诗也写进来,应该是合乎同一逻辑的。  相似文献   

3.
旧体诗就是今人用唐代及其以前的诗歌形式来写的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讲究声律对偶的近体诗滥觞于南北朝的齐、梁时代。至初唐,近体诗的声律趋于成熟、定型和完备。写作旧体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应师承高古学唐诗,但是更要学习唐人既讲声律、又不惟声律的那样一种自由解放的艺术精神。谐或不谐声律,皆以自然随性不刻意为好,切勿因之而束缚了自己的创作灵性,影响了情志的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4.
老舍在一生的文学生涯中 ,除去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剧本、散文以及曲艺作品外 ,还写下了大量的旧体诗。本文对老舍一生中所创作的旧体诗数量进行了探讨 ,对目前所流传的老舍旧体诗的若干资料问题作了考释 ,同时公布了最新发现的老舍 1 3首旧体诗。  相似文献   

5.
旧体诗为适应现代汉语言文字的变化和发展而应有相应的改革。今人作旧体诗,应废弃入声,按现代普通话押韵,用现代普通话声调的平仄取代古声调的平仄,并且对这种平仄句式允许突破和变通,写出近似古之"变体诗"的今日旧体诗。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的“打油诗”在其创作中的重要性丝毫也不亚于他的散文写作,它是周作人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人生、艺术转向的伴生物,是步入中年之后的周作人表露个人心迹、抒发人生感喟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些旧体诗为我们窥测这一时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人生变故的周作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功利化的文学观的疏离与超越,转向一种将人生艺术化的审美主义;二是以此表达一种“古老的忧惧”.一种置身于乱世的忧患、悲悯意识;三是其附逆后的心迹流露,一种“不辩解”的辩解。  相似文献   

7.
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旧体诗得益于晚唐诗处颇多,二者在许多地方也十分相象。本文探讨了这种相象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成因,着重论述了二者在"深情绵邈"、"绮艳丽"与"俊爽劲拔"等三方面的深层联系,认为郁达夫的旧体诗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另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8.
聂绀驽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而尤以晚年写的旧体诗最为引人注目。文章简述了聂的具有伶奇色彩的一生对他诗作的影响,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聂诗的特点:用寻常事入诗,化平淡为神奇;诙谐风趣,有杂文风味;用典新奇,对仗工整,炼字精巧;充满着对真善美境界和人生理想的热切向往。  相似文献   

9.
《申报》自创刊之时起便有刊登旧体诗的传统,但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申报》刊登的旧体诗始终带有浓重的商业趣味和消闲品格。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申报》旧体诗的内容与风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民族危亡的关头,面对河山沉沦、百姓罹难的艰难时局,诗人们不再以个人为中心,而是用大量饱含深情的笔墨歌颂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壮烈事迹,直观呈现百姓所经历的家园毁灭,山河破碎的时局,以及战争烽火下人们颠沛流离、艰难谋生的日常生活。这一时期的《申报》所刊登的旧体诗为人们提供了抗战时期全面而丰富的社会历史图景,具有重要的文学与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旧体诗的写作几乎贯穿于郁达夫的整个创作时期,作者对这一文类的爱好和选择,表现出其灵魂深处所潜藏着的虽放浪形骸之外、仍不失名士风流的那种旧式文人的特征。它是一种传统文学修养的自然流露和表现,反映了作家的人生态度、审美追求、思考方式和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1.
在王统照的旧体诗中,乡风民俗诗,虽然数量不多,却恰如粒粒珍珠,熠熠生辉。诗中或反映关东的民俗风情,或勾勒胶州湾的田野风光,或描绘农家耕作的田园菜圃,显示出独特的审美意蕴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2.
旧体诗的体式在当代仍是一个有生命活力的诗体,尤其是其中的格律诗体,多被人用来即事抒情,作者队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就三本诗集,从情感的文化生发、经历的情感陶冶、人生的情感寄托几个方面,各有侧重地加以评论,总结了旧体诗创作中的审美情感升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从倡导“诗体大解放”、主张白话诗,到有意制造新、旧诗对立以提倡新诗,胡适对旧体诗的态度存在矛盾之处。归根结底,“旧诗”概念本身带有断裂意味,其两层意涵也常被混用,呈现出在概念收紧与放松之间的游移。“五四”以来,新诗集出版一度风行,借助现代传播条件,诗人与读者、诗人与评论家、诗人与诗人之间增进对话与互动。新诗诗人们对诗歌情感与读者共鸣的追求,不仅激励他们尽情释放自然的真情,也使其落入对新旧诗体分野与诗人身份认同的迷茫之中。  相似文献   

14.
萧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创作不仅包括小说、散文、戏剧和书信,还包括大量极富价值的旧体诗.可是,这些旧体诗却长期被人们所忽略.事实上,这些旧体诗是真正体现萧军文学才情和文学价值的精华之一.他的旧体诗是真性情的结晶,不仅酣畅淋漓,而且凝练精致,很多蕴含着深刻的哲思.七律是旧体诗中的精品.他的诗善于化用古人和用典,却又了无痕迹.它们不仅具有“史诗”的性质,关乎个人和国家,而且促使我们重新权衡萧军及其作品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民族诗坛》是抗战文学中的一种发表旧体诗的杂志,其撰稿人大多是国民党方面的政客、文人。该杂志的宗旨是“以韵体文字发扬民族精神,激起抗战之情绪”,作品多以控诉日本侵略,表达国土遭受蹂躏的愤怒为题。但有些诗作将现代战争隐没于风花雪月的咏叹世界中。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源于“旧体诗的感性”不问政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创作并非是一个新问题。从新诗诞生以来,旧体诗就始终如影子一样紧随其后。鲁迅的旧体诗在形式上是过时的,充斥着大量的旧意象和旧词汇,但其内容整体上却无可置疑地是新的,荡漾着新时代的精神。鲁迅的旧体诗和他的小说、杂文一样具有无可争议的现代意识,甚至可以说他的旧体诗仍可归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诗歌范畴。鲁迅的旧体诗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清醒的个体生命意识以一种无可漠视的强势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倾听他那孤傲的言说,从中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鲁迅式的荒原意识。  相似文献   

17.
对严复的旧体诗歌解读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基于"革命话语"体系来评判,另一种是用"现代性"的口吻来叙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学术界对近现代旧体诗的态度。学术界应从诗歌的传统与文学性本身来研究诗歌,回归本然的诗学史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近百年旧体诗的价值确认与跟其相邻并存在一定交集的清诗的价值确认极有关系。“清诗”在近百年逐渐走向经典化,与唐宋诗一样具备了被接受取法的资格,甚至因为时间的密接亲近,清诗还向近百年旧体诗投射出了更加颀长而清晰的身影。吴伟业的“梅村体”与龚自珍的“定庵风”就是两个特别有意味的个案。梅村体在当时即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清中叶逐渐走高,至晚清民国而达极盛,杨圻、曹大铁的创作以及孙景贤《宁寿宫词》、徐澄宇《海上谣》等可为代表。龚自珍对近百年旧体诗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康梁、南社、鲁迅、郁达夫等人的影响,至网络时代再次勃兴,胡马、嘘堂、碰壁斋主、沙子石子等从不同角度承续并再次鼓荡起了定庵之风。  相似文献   

19.
聂绀弩的旧体诗于旧体中注入新的内容与词汇,谓之"绀弩体"。表现为:灵活采用各类词性的词汇及语词、方言词、音译外来词和成语、俗语等入诗,体现其词语运用的开放性;对仗工稳,炼句精巧自然;精心运用某些表层形式特征明显的修辞方式,娴熟运用同字或间隔反复的手法,使得诗句的主旋律回环往复,韵律和谐;重内容表达而不拘泥于形式,在格律上常有突破,多有创新,这些创新构成了聂诗的"新声"特色;语言风格亦庄亦谐,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聂绀弩旧体诗的研究可以归纳为"聂绀弩其诗其人的整体性评价"与"基于具体作品的诗歌形式与风格讨论"两个方面,虽然现有的对聂诗的研究已关涉形式、主题以及风度等方面问题,但却没有研究者关注到聂绀弩旧体诗创作的动因问题。对聂诗创作动因开展研究可以完整地发现作家的独立人格及其诗歌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