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久前 ,一位美籍华裔教授来北京大学作访问讲学 ,第一堂课下来 ,有人采访他 :“中国学生上课与美国学生上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这位教授不假思索地说 :“美国的学生说话 ,中国的学生不说话嘛 !”言者似无意 ,闻者皆震惊 !我们不禁要问 ,难道中国的学生天生就是说话的低能儿吗 ?造成这种“万马齐喑”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何去拯救这些不聋却“哑”的孩子呢 ?中华五千年 ,文化灿烂 ,但漫长的封建社会也积淀了极致的封建专制的教育主张 ,天地君亲师 ,等级森严 ,“三纲五常”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 ,子不…  相似文献   

2.
名词解释     
春秋晚期,正是奴隶制行将崩溃的剧变时代。在此变革时代,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礼崩乐坏”的局面。维持奴隶制度的顽固派孔子,极端不满这种“天下大乱”的局面,极端仇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妄图恢复日益崩溃的奴隶制度,把历史车轮拉向后退,提出了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纲领——“克己复礼”。有一次。针对颜渊怎么做到“仁”的问话,孔子大做文章,他狂叫“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意思就是克制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一、"五常"思想与当今时代"仁,义,礼,智,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五常",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所谓"三纲"相提并论。"纲"有根本、关键、统领之意,"三纲"即社会交往中三条基本的原则。"常"有不变、恒久、常规之意,"五常"即待人律己中五项基本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牟子《理惑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部重要论著。在这部早期的佛教论著中,作者用中国本土的道家思想诠释了佛教教义,批判了其时社会中人对佛教的怀疑与责难;在形式上,则采用赋体主客问答形式与设喻的表达方式,来展示思想,凸现主题。这表明了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中土人士利用中国原有的思想文化资源来表达对外来宗教文化的一种理解,充分展示了佛教中国化的变化趋势。而这种变化趋势的出现有赖于作者具有沟通两种文化的能力,以及作者所居之地的苍梧郡给予他实现此种沟通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其实,在《论语》里谈仁的地方很多,谈义的地方也不少,只是不见仁义连用罢了。不仅如此,在《论语》中,孔子总是把“出则事公卿”与“入则事父兄”、“远之事君”与“迩之事父”、“君君臣臣”与“父父子子”并列在一起。从实质上看,这不也是仁义连用吗?所以,孔子在《说卦传》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是孔子思想在人道,亦即人生观方面以仁义为核心的确凿证明,是不容怀疑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封建宗法制度长期延续,形成了国家机构与家庭组织的高度一体化。国家机构中,君为上天之子,大地万民之父,实行着民从、臣忠、君仁的君权统治;家庭组织实行子孝、妇从、弟恭、父慈的族权统治。在这一体化的组织中,儒家的礼教被奉为经典,形成一套“敦教化、厚风俗”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思想行为的准则,长期渗透,并积淀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要素,自然也渗透到作家的审美意识和文学观念之中,因而使文学主题长期局限在政治伦理道德领域。一部《水浒传》便是最好的证明。一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十分频繁,据历史记…  相似文献   

8.
两千多年以前,中国社会处在奴隶制濒临崩溃,封建的生产方式兴起的大变革时期。奴隶对奴隶主的反抗斗争,如火如茶,烽烟四起。腐朽的奴隶主阶级同新兴的地主阶级之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在这个阶级斗争进入决战阶段的时候,统治集团的分化过程加剧了。一些臣子弑君篡位,一些贵族没落破产。大量的奴隶也转化为自由民。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奴隶主阶级专政“大厦”土崩瓦解,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礼崩乐坏”的动荡局面。社会在斗争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其家庭伦理思想历经各代后儒的歪曲与推衍,偏离了孔子思想的本真,从“夫妇有别”到“夫为妻纲”;从“父慈子孝”到“父为子纲”;从“兄友弟悌”到“君为臣纲”,最终成为纳入封建网络中的残酷的僵死的封建教条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韩非对君与臣的关系进行了很深入的思考,对以往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探讨,达到了当时最高的理论水平。从君与臣关系的实质、君对臣的控制、君与臣的矛盾等三个方面对韩非的君臣观进行考察,可以揭示其君臣观的实质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 最近将《韩非子》粗读一遍,颇有感触。韩非懂得社会是发展的,因而提出因时而变的治国思想,这无疑是进步的,但由于他忽视了人民的利益,处处为君主一人打算,致使他的治国措施在实践中,不能不遭到彻底的失败。忠君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先秦时期的儒、法、墨各家,都是忠君的积极提倡者,但他们的忠君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条件的,例如儒家的主张就是首先“君仁”,然后“臣忠”,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孟子·离娄》)”如果  相似文献   

12.
孝道是中国传统专制文化的现实与历史基础,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延伸。而《周易》则建构了孝道的理论基础,《易传》彻底改造了《易经》中的先天平等思想,由所谓"先天不平等"(天尊地卑)的虚构逻辑前提出发,推演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妇卑"的理论主张。后代的统治者与御用文人,在理论上把这种专制性的孝道观加以细化,在实践中加以制度化、法律化、典范化,导致了奴性化、反科学性、反人性的严重后果。只有彻底抛弃专制基础,对传统孝道观加以扬弃,才能真正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3.
浅论三纲五常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曾黎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汉代董仲舒的“三纲五常”说,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札、智”、信,标志着中国封建伦理精神的正式形成,成为中国封建伦理精神的真实形态。三纲五常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金科玉律,成为...  相似文献   

14.
君臣关系本是同一政权内国君与臣民的隶属关系,一般遵循儒家所规范的行为准则。隋文帝在积极吸收传统的君臣关系思想成果的同时,又在总结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经验教训过程中,根据隋朝民族关系的实际,形成了新的“君臣一体”思想。这一思想的前提是“普天之下,皆是朕臣妾”,其基本内容则是为臣的少数民族政权必须向隋称藩,保持臣节,岁岁朝贡,永服威刑;其特征和目的是把传统的伦理思想中的父子关系和传统的政治思想中的君臣关系扩大化,将不同政权的君臣视同自己的臣民,以恩威并施手段,保证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始终处于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以达到边境安宁、太平无事的目的。这一思想的实质仍是民族压迫与民族剥削,君是绝对意义上的君,对少数民族政权操有征伐、征调等大权,而臣是相对意义上的臣,有时与奴仆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相似文献   

15.
顾炎武提倡"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主张"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在其代表作《日知录》中,既有博赡通贯、详究本原的实事求是的严密考据,也有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践履笃实的道德提倡。《日知录》反复推崇"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并对历史和现实中的不忠不孝的行为进行了无情鞭挞。只有充分关注顾炎武"孝悌"思想的研究,才能完整地展现出顾炎武的学术和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一观念,最初见于明代晚期。在随后的清代获得了广泛流传,多见于康熙至乾隆年间的小说和戏曲。“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一观念,分别经历了“君虽不惠.臣不敢不事君”、“君为臣纲”、“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等观念的衍化历程。明清时期君权的无限膨胀,君主专制的绝对强化是此观念产生、流传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17.
"三纲"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三种最主要的道德观念。《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对其是恭奉,《红楼梦》对其是讥讽。《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不只恭奉"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又主臣"的君臣观,而且还恭奉"执一而忠,有死不贰"的君臣观;不只恭奉"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的君道观,而且还恭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臣道观。《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对"父为子纲"是恪守的,意在"移孝为忠"。《红楼梦》则反对仕途经济道路,"父与子"的矛盾成了小说的主轴。《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皆宣扬"男尊女卑",《红楼梦》则反之,认为"男尊女卑"的观念是不合理的,认为"夫为妻纲"的观念是不合理的,认为以男性居于社会中心统治地位的封建等级思想和制度,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友谊是人际关系中最宝贵的一段因缘——朋友虽列于五伦之末,而朋友的范围却包括得最广,你的君(现在可以说是领袖、上司),臣,父,子,兄,弟,夫,妇,同时都可以是你的朋友。  相似文献   

19.
孔孟的“礼治”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其主要内容包含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这“四种权力”的宗法思想和制度。西汉时,反动的地主阶级思想家董仲舒吸收和发挥了孔孟的“礼治”思想,把它们归结为“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清楚地体现了政权、族权、夫权;而“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最后又统之于神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与佛教造像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石雕造像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这种外来的宗教艺术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与同化,随着中国佛教的形成而成为汉化的佛教艺术。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增添了新的成分,同时,它也为具有巨大包容性和同化力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渗透,经过了佛教汉族化的过程,以其世俗化的形式,为中国传统思想所接纳,与儒、道鼎足而三,佛教的汉化现象,可以从融进了中国本土的艺术形式特征与艺术理想的佛寺石窟造像中得到反映。中国文化传统与佛教造像的融合是多方面的,本文在此仅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