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汉语反义词研究在反义词的判断标准、反义词的类型以及断代、专书反义词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种进展与现代词汇学、语义学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古汉语反义词研究发展的趋向应该是具备现代观念、历史观念、系统观念,注重吸收现代语言学理论,注重对古汉语反义词的历时考察和系统描写;应将描写和解释结合起来,让描写为理论提供充足的证据,让理论对语言现象做出充分的解释;应把演绎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研究的重点是断代、专书反义词研究,为词汇史研究和断代反义词词典的编纂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论古汉语词汇学的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汉语学界至今仍然忽视甚至不承认古汉语词汇学的现象提出了质疑。首先从历史上初步分析了古汉语词汇研究一直没有取得独立地位的原因。然后介绍了近 2 0年来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巨大进步 ,从对象的明确、目标的树立、方法的更新、理论的突破 4个方面指出古汉语词汇学已经在汉语言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后对古汉语词汇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正>十年磨一剑,刘精盛教授潜心于古汉语领域,笔耕不辍,论述颇丰,汇为《文字训诂简论》一书(2010年4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既重视具体的、个案的词语考释,又注重词汇、词义系统的全面研究;既重视共时平面的词汇、词义研究,又注重对汉语词汇、词义进行历时性研究。同时还对部分文献典籍中的词汇本体进行了研究,并注意考察词汇产  相似文献   

4.
训诂学是以古汉语词义训释实践及其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有着许多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和词义演变;有助于深化现代汉语词汇语源的研究;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有助于分析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古汉语否定词在官话和台湾话中存留的不同情况的比较研究,认为(一)台湾话处于古汉语和官话所代表的汉语两个发展时期的过渡阶段;(二)古汉语同官话、台湾话在否定词上的差异,是词汇中和与句法压缩的结果,词汇中和是“相竞性变化”造成的;(三)“中和”和“压缩”应是所有语言简化变化中若干共有方式中的两种。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词汇研究的落后状况已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这种落后状况不仅与古汉语中其它分支的研究相形见拙,也愧对自己的过去。在中国传统训诂学中,对词汇的研究最为源远流长。或许问题就出在这里。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古汉语的词汇研究只有在训诂学中才能找到自己的身影,但却不能反过来说,训诂学就是古汉语词汇学。因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训诂学无论是就它的功用、对象、方法、还是在学术界的地位来看,都更象是一门注释学而不是其它。只是由于词义是它诠释的一个中心内容,故到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人即已注意到了同义词问题.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学者们对同义词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但直到20世纪上半叶,古汉语同义词的研究始终没有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仍属语文学范畴.近50年来,学者们注意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古汉语同义词,使研究逐步走上了科学化道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到目前为止,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力度仍然不够,未来的研究应在理论建设与专书研究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一种语言词汇中的词在语义上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在考察时就应该把他们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加以研究.语义场理论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运用语义场理论研究古汉语词汇依然有待进一步深入.该文意在对<尔雅@释器>的语义分析做一个初步的尝试,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古词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对个体数量众多、情况极度复杂的古汉语词汇系统,根据语言事实调查和认知语言学理论,从“以人为本”的研究思路出发进行汉语历史词汇学研究,首先对围绕人体部位及其各种重要经验而形成的概念基础之上的词汇加以研究,进一步研究这些词汇指称功能的扩展情况,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俞敏先生为古汉语虚词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向。他的研究突破了传统语言学仅依靠汉语古文献内部证据的局限,将与汉语同语系的藏语的语法作为虚词研究的重要旁证;借鉴了俄语、英语、法语和拉丁语等语言的语法及汉语各地方言的语法来对古汉语虚词进行研究;并运用语流音变对王引之提出的声近义通等现象进行了精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相比于〈儒林外史〉中的男性,学界对其中女性的研究和关注远远不够.以〈儒林外史〉中的所有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五种类型:贤良节烈型、泼辣刻薄型、贪婪粗俗型、弱小无助型以及勇敢抗争型.这些女性与其周围的男性在道德品性上基本是相照应的,她们的存在更进一步衬托了相关男性的高风亮节或低俗卑劣.但无论是哪类女性,她们都只是附属于男性的次要群体,没有与男性同等的话语权,也鲜有自己的个性需求和欲望.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与社会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可以说密不可分,三维文化(即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的作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只有实现了对三维文化的可持续利用,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针对目前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优化升级的要求,分析三维文化在产业优化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如何充分发挥三维文化的作用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阴暗心理的象征:《西游记》中的妖魔及其佛教文化寓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妖魔,在佛经里,是指破坏修行的因素。它可以泛指一切阴暗的心理,也可以人格化为魔王和魔军。文章运用比较法和分析法,从剖析《西游记》中的妖魔特质、魔的居所、降魔的方法入手,研究佛教文化视野中的小说特征,论证佛教的"修行"观念对小说的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发表于七十年代的《潜鸟》,通过对梅蒂斯女孩儿皮盖蒂的边缘生存状态的叙写,揭露了后殖民主义时代白人主流文化对土著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白人社会对土著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以及土著民族内部女性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的后殖民主义女性观。  相似文献   

15.
16.
福克纳通过康普生一家的独白来传达南方荣誉、道德失落的信息,以深沉哀婉的笔调,从人的本能、欲望、直觉、想象等人类内在心理机制出发,揭示了康普生一家空洞、僵死和迂腐的精神危机,创造出一个沉闷的南方——一个了无生机的荒原,使《喧哗与骚动》成为南方古老社会走向没落的一曲不尽的挽歌。  相似文献   

17.
玛格丽特&#183;阿特伍德的第一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通过对自然和女性命运的描述,批判了男性对自然的征服和对女性的统治,揭示了父权制不仅是妇女问题的根源,也是生态问题的根源。小说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阿特伍德对女性和自然问题的密切关注和深人思考,对当今的女性主义和生态政治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霍桑的《红字》自从问世以来一直都是评论界研讨的热点。《红字》中的两个主题清白与罪恶,个人与社会,它们之间都是充满矛盾和二元对立的。二元对立这一特征也同样表现在人物的刻画和象征的运用中。  相似文献   

19.
《墨辩》是先秦哲学中最具逻辑性反思性格的哲学文献.在现代学术形成和奠基的阶段,关于《墨辩》的研究一时蔚为显学.《墨辩》中"纯客观"的物观的出现,是春秋末年礼序崩坏的结果.墨家以激进的"理性主义"态度,消解了礼序赋予物的价值属性.而更为抽象的几何意义的物观,则源自墨家对辩论的庄重态度,以及随名辩之学的兴起而来的形式性论证和辩护的需要.辩者之学是在儒、墨之间以及墨家内部各派之间的持续论辩中产生的,随之而来的普遍的质疑和辩护的思想氛围,对"子学时代"的各家哲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最蓝的眼睛》为文本,从佩科拉的遭遇揭示非裔美国人在以西方为中心的社会同化作用下的问题与困境,探究佩科拉身份迷失的内外因素,进而指明非裔美国人只有获得正确的身份认同,才能在保全自己民族性的基础上得到个人生存的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