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慕然  程鹏翔 《职业》2013,(13):20-21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 作为中国商业有名的少帅之一,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的职业发展历程堪称中国企业家界的奇迹。有人说他运气好得出奇,有人说他功到自然成,但不可否认的是,杨元庆的迅速成功,与他整整二十四年都卧槽联想的经历密不可分。在一次访谈中,杨元庆说:“跳槽很正常,不跳槽也并不可怕。”杨元庆用事实证明,卧槽同样能够成功。  相似文献   

2.
密友小王“跳槽”吃了大亏,悔恨不已:本来在原企业工作月薪3000元,哪知跳槽一次,月薪1000余元;再跳一次。月薪不足1000元。我们常常拿他取笑:你从“米槽”跳进了“糠槽”,原来“吃米”,现在“吃糠”。  相似文献   

3.
马拉松 《现代交际》2003,(12):20-21
公司计划预算科副科长许琳这一段时间心情很糟糕,糟糕的程度已达到了使她再度萌生跳槽的念头——尽管她已经是第三次跳槽了,而跳到这个单位  相似文献   

4.
工作多年,笔者看过各式各样的跳槽心态。有些人在跳槽前心想:反正不干了,管他是死是活,一切随便!非但对同事讲话不客气,连对上司也粗声粗气。如此恶劣的态度,当然会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日后需要旧同事帮忙,绝不会有人愿意拔刀相助,大家还会在心里暗骂:“谁帮你这个势利鬼!” 还有些人“跳槽”像是“离家出走”,不吭一声就跑掉了。或许他们认为,该领的钱都领到了,还留下来干吗?但别人却会觉得他们没有“交接观念”,一点都不负责任。 虽然跳槽到其他公司很难做到好聚好散,不过,只要手法细致,依然可以处理得漂亮。 1…  相似文献   

5.
海归人 《职业》2002,(10):5-6
第一个“W”———谁(WHO)在跳槽朋友经常问我,网络泡沫破灭以后,欧美许多著名公司已经冻结了“进人计划”,还有谁在跳槽?其实人才市场永远是一个供求交易的市场,只要人才交易存在,人们对人才和金钱的追求存在,跳槽的就大有人在。美国劳工部公布2002上半年在美国约有1  相似文献   

6.
鲁钟鸣 《职业》2006,(3):36
“三顾茅庐”“求贤若渴”“不惜重金”……这些都是我们寻求人才的常用手段。但你知道吗?一些著名企业,为了网罗人才,在手段和方法上不断出新。老妈“出马”查克·雷诺是硅谷一家小型公司的老板,一次,他看中了一个人,想让这个人担任自己公司的业务主管,于是,  相似文献   

7.
李黄珍 《职业》2013,(13):18-19
“现在跳槽危险吗?”“是走还是留?”在篱笆网论坛等网站上,关于应该选择跳槽还是卧槽,网友纷纷发表意见.多数网友对跳槽持谨慎态度,他们忧虑的主要依据是“一般公司裁员的原则是‘后进者先出’,因为工龄短,需要赔偿的金额也少”,所以跳槽很危险.  相似文献   

8.
石谦 《职业》2006,(7):32-33
[职场故事] 上司让我跟他一起跳我叫李琴,今年27岁。原来在一家颇具规模的外资公司做事,公司的发展前景不错,自己的业绩也还可以,个人对工作也比较满意。在这家外资公司工作两年后,公司一名很器重我的部门主管决定跳槽,而且已找好了一个相当不错的“下家”,一连好几天地做工作让我随他一起跳槽。  相似文献   

9.
正值今年公务员考试报名之际,一名公务员却前来咨询有关跳槽的事宜。 这几年公务员热持续升温,常常出现3000多人竞争一个公务员职位的火爆场面。来咨询的这位却要放弃这个已经到手的香饽饽,辞职跳槽,难免让人意外。他辞职的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工作离家近,待遇也不错,关键是稳定,旱涝保收,没什么好挑剔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宫     
《老年人》2000,(2)
袋鼠爷爷 :“袋鼠肚前有个袋子 ,用来干什么?”孙子 :“装小袋鼠。”爷爷 :“小袋鼠肚前的袋子 ,又作什么用呢 ?”孙子 :“肯定是用来装糖果的 !”虚惊一场一日 ,高老倌去医院看病 ,医生诊断为肝癌 ,他当即傻了眼。转而一想 ,认为这不过是一家之言 ,不可全信 ,又去了另一家医院。这家医院给诊断为肺癌。高老倌见两家医院诊断不一 ,索性上省城肿瘤医院确诊 ,经详细检查 ,最后结果是 :正常。(图文 /李明玉脑筋急转弯1 用什么可以解开所有的谜 ?2 什么药不用买就能吃到 ?3 人人都念错的是什么字 ?4 干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较好 ?5 大…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07,(13)
帮人跳槽也赚钱最近,北京、上海等一些大都市出现了一个不错的新兴职业——“跳槽顾问”,他有别于“猎头”和“职业顾问”,介乎两者之间。服务于那些对目前工作并不满意,或者想寻求更高挑战和薪金的职场人士。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里跳槽已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或为了自己事业的发展,或为了薪水更丰厚,我们不断地寻找机遇,找一个自己更满意的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跳槽的过程中,我们得尽量避免负面的影响,不要误认为跳槽意味着对过去的结束和否定,因此埋下人际的“地雷”,而要积极处理好新旧职场里的各种关系,提炼出积极有用的东西,带着你的“金子”去跳槽,这对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多的益处。留有余地,不要埋下人际的“地雷”当我们离开原先的单位而跳槽时,原因会有很多,比如对上司看不惯,人际关系不如意,事业的前景不好或是对薪水不满意等等…  相似文献   

13.
在科威特访问期间,有幸参加了一次“杜瓦尼叶”。第一次听到“杜瓦尼叶”这个词,是从科威特记协理事纳伊夫口中,他问我愿不愿意晚上去参加《阿拉伯人》杂志主编穆罕默德·鲁美海家的“杜瓦尼叶”。到一个国家访问,自然希望更多地了解那里的社会生活,接触更多的人,何况是鲁美海这样的社会名流。所以,我连问都没有问“杜瓦尼叶”是什么意思,就一口答应,表示“当然很乐意”。  相似文献   

14.
恶少"的爱情     
好久没见宋池,再见他时,他刚风尘仆仆地从老家给母亲过完60华诞回来。显得很疲惫的宋池在电话里对我说,他真有些不想回来了,在城里上班很无聊,节奏快而不知究竟忙了些什么,还不如回乡下娶妻生子,一生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算了。听听,这哪像个有出息的男人说的话。宋池随即感慨地说,其实他应该是那种花花公子式的“恶少”,不学无术,有良田千亩,吃喝不愁,不用上班,还可以调戏一下良家妇女……在宋池畅快地幻想“恶少”那天堂般快活的日子时,我却能想象他此刻为自己的美梦而陶醉的丑陋嘴脸。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梦想着升…  相似文献   

15.
不知我这个“注意”是否与大家的“注意”一样?即2006年10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六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物权法草案仍然更多地关注了“三农”问题,尤为关注了“地”这个热点问题。首先,该审草案对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和抵押问题,再次说了一个“不”字。  相似文献   

16.
沈晓夫 《职业》2003,(5):52
跳着,跳着,就跳进了“病槽”里“应激反应综合征”是伴随现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病症,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日益引起医学界和心理学界的注意。国内外有关专家调查后认为,“应激反应综合征”多见于企业管理人员中,其中又以心理素质较差和不善于自我心理调节的人更易罹患。另外,跳槽而又不能马上融入新环境的人群也容易为“应激反应综合征”所困扰。心理学家认为,盲目跳槽使人越来越孤僻,不爱与人交往,总是以灰色的眼光看待外界一切事物,凡事总易从悲观、消极的角度去思考。目前,正蔓延在白领阶层中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7.
林彤 《职业》2012,(4):22-23
亲爱的跳槽者:你好!在个体自由流动的今天,跳槽已成为常见的职场现象。跳槽是要冒风险的,一次成功的跳槽可能使你的职业生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一次失败的跳槽也能让你"前功尽弃"。如何在跳槽的过程中与旧公司"Say  相似文献   

18.
澜涛 《现代交际》2002,(12):23-25
1982年的一天清早,18岁的李践像以往一样在翠湖边练习太极 拳,他注意到,不远处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男人在盯着他看。 他心想,一定又是一个好奇的外国人。可连续三天,这个外国人都会准时出现在他练习的地点。第四天,这个外国人穿着一身跆拳道练习服向他走过来,李践暗暗笑了,心想,原来又是一个来比武的对手啊!李践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武林中人来找他比武了。但外国人还是第一次。可让他意外的是,这个外国人到他身边后,先是施了一礼,然后用不是很纯熟的汉语说道:“我们交个朋友,互拜为师,你教我太极拳,我教你跆拳道。”原来这个美国人是韩国跆拳道教练,被李践习练的太极拳吸引,很想学习。  相似文献   

19.
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不够好,一位65岁的上校退役后生活不很富裕.可他拿到第一笔105美元的救济金时,却不愿向命运低头.他想到自己有一份很有价值的炸鸡秘方,可以卖给餐馆.整整两年时间,在他被拒绝了1009次之后,终于听到了盼之已久的一声"同意".这个执著的老人叫桑德斯上校,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现在,美国肯德基国际总公司繁衍的"子嗣"多达9900多个,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上学时,我有一位同学,为人很实在,就是有个小毛病:即使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的事,也非要别人帮他。我在他下铺,因而成了他的“小支使”,不是让我拿这个,就是让我拿那个。心里不乐意吧,又碍于兄弟情面,不好意思驳他,反正也是举手之劳。可其他同学看不过去了,就商量着改改他这个毛病。为了不影响同学间的友情,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每人每天“支使”他一次,但又不露痕迹。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他再也不让我们拿这拿那了,而我们也不再“支使”他了。可见,人际交往中,有很多事让你碍于情面难以拒绝。尤其对朋友、同事,往往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