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将加快中国民主化进程。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高度契合,而且相互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也是公民民主政治素质提高的过程和社会利益集团的重新整合过程。由于政治文化价值真空的存在、社会组织不成熟、政府制度供给能力相对较低等制约因素,和谐社会民主化进程任重道远。必须构建新型政治文化,培育市民社会,完善制度创新,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民主监督职能,扩大基层民主,使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获得强有力的合法性依托,形成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最佳张力,以确保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创造性的衔接。  相似文献   

2.
政治伦理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伦理与和谐社会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都曾从政治伦理的视角思考过建立和谐社会的问题。他们的政治伦理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立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和财富基础,而经济和财富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效率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重要的,公平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更为重要。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决于民主建设、法治建设,而民主和法制的建设说到底则是社会规则和社会规则意识的建设。规则因时事而变,但其所遵循的政治伦理理念却当一以贯之。公、正、平、和的政治伦理理念在现代政治中贯彻得好,和谐社会当下即是。  相似文献   

3.
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公民对政治的参与权。公民的参与不仅指通过选举赋予政府合法性和决定行政首长的去留,还包括对有关公共决策和公共事务的协商。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协商是公共政策获得合法性的重要形式,这两者都是建设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预示着一个民主政治时代的到来。积极探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性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慧 《东岳论丛》2006,27(4):89-94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内涵中,民主法治既是首要特征,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目前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促进政府转型,营造一个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6.
论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参与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农民工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的应有之义。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这个拥有两亿成员的群体则出现了政治参与权利被边缘化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分析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可以进一步阐明扩大和引导农民工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构成了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突出反映在和谐社会的预期目标、政治制度建设的自身属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等三个方面.以民主政治和法治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制度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权力运作的政治途径、权利维护的政治保障以及社会管理的政治机制.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下行政决策机制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职能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主导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今天再由经济建设转移到构建和谐社会上来。政府职能的这次转变,需要行政决策机制转变来落实。和谐社会下行政决策机制转变的原则是:政治上和谐执政、经济上和谐发展、文化上和谐进步、提供公共服务和谐一致。为此,要构建和谐社会下不同模式的民主行政决策,落实行政决策机制的转变;创建民主行政决策的程序和制度,保障行政决策机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新闻传媒的功能、使命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治国安邦的重大战略任务。新闻传媒作为党执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闻传媒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领公众舆论,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凝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章舜钦 《兰州学刊》2008,(5):64-66,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如何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今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选举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人大选举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选举制度,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和谐社会。民主政治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制度基础和保障。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各种利益表达渠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党的民主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论政治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价值取向。政治现代化、民主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关键。而只有大力培育公民社会,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更为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不断增强国家自主性及国家的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才能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客观上需要通过政治文化建设来解决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现实难题,决定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普及社会主义性质的参与型政治文化;强化正确的国家观与平等的民族观的宣传和教育;加强民主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论基层民主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层民主是奠定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基层,重在基础。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但和谐社会应当是能够有效疏解社会矛盾的、安定有序的社会。民主之所以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因为它是恰当而稳妥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一种可靠机制。因此,实行基层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海峰 《人文杂志》2007,(6):173-17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也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协商民主是当代西方在代议民主、多数民主和远程民主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民主范式。构建和谐社会可以借鉴协商民主的理念和要素,结合本土的民主实践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政治。  相似文献   

16.
《四川社科界》2005,(8):16-16
一、重点课题1、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2、树立科学发展观问题研究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问题研究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6、构建和谐社会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研究7、建设和谐四川的相关制度及政策研究8、弘扬民族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9、构建法治四川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宪法与和谐社会联系紧密.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宪法是治国之法,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宪法是权利之法,人权是和谐社会的目的和归宿;宪法是宽容之法,多元利益协调是和谐社会的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宪法为前提与基础,充分发挥宪法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吕志娟  李海雄 《理论界》2005,(10):55-55
完善人大制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通过加强立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完善监督机制等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好物质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政治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入手,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要求,提出在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培养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有机结合起来,得出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民意识教育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提出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是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统一。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自由意识、公平意识、自然意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路径是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拓宽公民政治参与途径和渠道,使公民在有序的政治参与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体意识;政府要在推进公民意识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