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晶 《南都学坛》2007,27(4):94-97
我国对女性犯罪原因进行的社会学研究具有四种理论视角:社会化过程、社会变迁、社会文化和社会性别。前三种视角是传统的社会学视角,认为社会化过程的缺失、对社会变迁的不适应、社会文化的冲突和不良文化的影响是造成女性犯罪的主要原因。而建立在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社会性别视角的女性犯罪原因研究,则强调男女两性所占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上的不平等是造成女性犯罪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女性犯罪并非仅仅主体为女性的“男性犯罪”,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与男性犯罪相异的“轨迹”。以往的研究者对犯罪行为的研究多进行单维研究,或注重分析犯罪主体的个体因素,或注重分析社会变迁、流动诱发女性犯罪行为的作用,很少有研究者将犯罪行为放在一个动态、综合的因素体系中进行考察。本文试图将女性犯罪置于一个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中予以分析,以期把握女性犯罪所异于男性犯罪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女性犯罪呈现快速增长的总体趋势。女性犯罪具有大量的自身特点,其危害已值得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女性犯罪具有深刻的主观和客观诱因,值得深入探究,而加强对女性犯罪的防控研究,落实女性犯罪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遏制女性犯罪更是理论和实务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女性犯罪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凸显的女性犯罪特点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于这样一类犯罪的关注。女性犯罪的原因绝不是因为这些年的高速发展而导致,而是在漫漫历史文化积淀下渐渐形成潜藏,直至自由开放的今天而彻底爆发。故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关注女性、关爱女性,从各方面帮助和改善女性的生活,从根源上解决和抑制这样一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由于女性与男性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故女性犯罪在犯罪类型、心理特征及行为特征等方面呈现出某种特殊性。本文通过实证材料的分析,对女性犯罪的特点及危害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女性犯罪防控措施,从而有利于建立整体和谐的女性犯罪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女性犯罪凸显。由其司法统计可以看出,较清末而言,民初女性犯罪无论人数还是类别,均出现了增多的趋势。犯罪典型由性犯罪为主转为经济罪为主,且女犯年龄出现了大龄化的趋向。民初对女性犯罪的减免比例虽然要低于清末,但总体上的惩罚力度已大为减轻。  相似文献   

8.
论女性犯罪及其心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犯罪是当今世界引人注目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尤其以性犯罪、财产犯罪与暴力犯罪较为突出。本文在以骑士精神假设为核心概述女性犯罪现象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女性犯罪产生的生理原因(如体力因素、激素作用、生理性周期等)与心理因素(被动依赖性、自尊心与虚荣心、挫折应付方式、焦虑、钉力特征等),以及女性犯罪的社会心理特征(如非体力性、色情性、人格特质等)与三种典型类别女性犯罪人的心理特质分析。  相似文献   

9.
清朝末年,女性犯罪凸现。由大理院的统计可以看出,河南省女犯无论数量、类型都较直隶省为多。犯罪者年龄趋于年轻化、无业化,拘禁女犯有被开释和保释的机会,且多数可以交罚金,对女犯如此详尽的统计,可以看出清末社会对女犯监禁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0.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女性犯罪的预防,就是通过关注女性这个弱势群体的教育状态与就业发展空间,正视女性犯罪的诱发因素,进而从提高女性自身素质与关注女性就业方面进行女性犯罪预防,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其犯罪大有增长趋势 ,其中女大学生占有相当数量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探其原因 ,才能找出对策 ,减少犯罪。  相似文献   

12.
从人本哲学、教育管理和法学理论的角度,系统分析女大学生犯罪现象、特点及其成因,提出女大学生犯罪预防策略,包括更新理念,强化对女生的人本关怀、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法制教育;营造大学校园的和谐环境等,这些具体的策略都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犯罪原因的研究是犯罪学研究的核心,而对犯罪原因的研究应该重在对犯罪行为的分析。笔者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阐述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一切个人行为的基本矛盾、个人行为社会化、越轨升级———犯罪行为等,系统地论证了犯罪原因存在于犯罪人的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14.
女性职务犯罪多发生在会计、出纳等财会人员或财务管理人员中,绝大部分是涉嫌贪污和挪用公款犯罪。女会计职务犯罪与男性相比具有某些特有的个性特征。研究女会计职务犯罪的特征、成因及预防对策,对加强女会计职务犯罪的防控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的权益缺失及其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流动人口权益,防治流动人口犯罪,离不开城市的发展、政府的管理、法律法规的健全与落实以及社会力量的监督与支持等四个方面所构成的外部环境。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着城市的发展往往忽视流动人口的权益,地方政府在对待流动人口的目标、利益与责任上存在冲突与矛盾,法律的合法性主张与事实的有效性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有效的社会力量的监督和支持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结果导致各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阶裂现象。保障流动人口权益及防治其犯罪,最重要的是政府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四个子系统之间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权益,从根本上防治流动人口犯罪。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违法犯罪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不当以及法律意识淡薄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近年来全国职务犯罪有上升的趋势,其产生不仅有职务主体个人品质、法制观念、献身精神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在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分配的多元化导致分配的不平衡、对等价交换观念的错误理解,经济体制的转型,政治体制及法律制度的缺陷和不配套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腐败严重危及政府在民众中的公信力,尤其是在我国当前职务犯罪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其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研究新形式下职务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并从中找到有效的预防对策,以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