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教育家夏丐等说:“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这种爱如同父母一般的爱,但又不同于高于父母之爱,是高尚、纯洁、无私、博大的爱,它具有更深厚、更高层次上的社会意义。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会使学生等重、信任教师,更利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帮助,产生自觉学习、努力上进的积极性,进而激励学生智力、情感的发展。教师也从学生对自己尊重和爱戴以及学生的成长进步中获得内心职业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教师职业道德的…  相似文献   

2.
师爱,是一种高尚、圣洁的感情,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进展,关系到青年一代的成长,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作为教育者,只有通过真诚的爱,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教师不仅要讲授科学知识,还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精心地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更要创设特定的环境,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教师还应该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融化于对学生的爱之中,使学生体验到“师爱”的温暖,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从隐形的数学教材中精心挖掘德育因素,对学生实施教育,就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一、情感教育。首先,教师在教育中所表现的爱事业、爱学生的执着情感,能直接影响寓德实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师德的核心。”一个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集中表现在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从而,把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神圣的工作职责,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学生。正是教师这种以实际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力量,人格的力量,对学生才能产生积极影响,使学生能在亲  相似文献   

4.
高华琴 《新天地》2011,(9):151-151
教育是“根雕”的复杂艺术,“爱”是教育的主旋律。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育好。”  相似文献   

5.
浅谈师爱     
有人说,“没有爱就无所谓教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学生”。可见,师爱在教育工作中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爱是一种情感,是人们对他人或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欢迎、赞赏、关心及愿意亲近等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人际的爱。对学生来说,教师是益友,又不同于“朋友”;是慈母,又有别于“母亲”。师爱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师爱是无私的。师爱来自教师对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品学兼优,不断上进,尽管因为学生努力程度、智商高低、个性差异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爱会有程度的不同,但每个老师对学生…  相似文献   

6.
王化龙 《新天地》2011,(9):164-164
责任心就是对学生的“爱”,事业心就是对教育的“情”。有“爱”才有投入,有“情”才会付出:教书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若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现问题,就要想方设法解决,否则就是不负责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工作水平,直援影响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到时时刻刻有着一份责任心和事业心就是要做到一点——敬业。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格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  相似文献   

7.
方琴 《新天地》2011,(10):192-192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语文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语文素质基础。“爱”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关心和热情,再对学生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学生就会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情感因素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涂智君情感,是一种极富活力的生命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上和观点而产生的心理反应,也即平时所说的“喜”、“怒”、“哀”、“乐”、“惧”、“爱”、“恶”等等。思想教育的对象是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其...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摆正各种教学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1)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首先就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对教师感到可亲可爱,才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自觉主动地向教师请教。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所以特别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该科成绩也特别优秀。没有无缘无故的亲和爱,学生对老师的亲来自老师对学生的爱。只有教师爱生如子,才会换来学生尊师如父。教师对学生的爱来自光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事业心,一个热爱教育事  相似文献   

10.
两课教学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情感因素”缺失。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和实施爱的原则;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情感教育方法,善于调节情绪,演好“情感角色”;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善于对部分教材进行适当地“编辑”;探索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育评价模式等提高两课教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提出了教育活动与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说”,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理论。这一理论被广泛地接受并且发展成了我国教育的基础理论。该理论把教师和学生二者对立起来,从二者中选择谁是“主体”,谁是“客体”,是对教育本质的曲解,是一大悖论。也正是这一“悖论”使我国当前教育出现了许多困惑和误区。只有彻底摒弃“教育中的主体和客体之说”,树立教师“服务者”,学生“学习者”的师生角色观,才能彻底挣脱这一“悖论”的影响和束缚,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李霞 《新天地》2011,(10):157-157
在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学生听着乏味。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多方面进行参与,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充分体验学习的愉悦,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把以往那种强制要求的“要我学”的课堂模式,变成“我要学”或“我想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唐雁 《新天地》2011,(8):108-109
一、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的意义 1、严慈相济,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自身缺乏活生生的“人”的情趣和对学生的热切关注,课堂教学或平时教育谈话的气氛过于严肃、沉闷甚至令人感到有些窒息。  相似文献   

14.
孙宝华是我们学校的校长,可是很少有人称他为“孙校长”,通常称其为“书生校长”、“书迷校长”。他虽然身为校长,但既不擅酒场应酬,也不喜人际交往,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每次到他的办公室,看到他不是站在书橱前找书、翻书,就是伏在书桌上看书、奋笔疾书。他不仅自己是书的崇拜者、迷恋者,还倡导全体教师读书。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他每次都强调:“多读书才能教好书;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没有爱读书的老师就没有爱读书的学生;只有多读书,你才能读出先进的理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崔英辉 《新天地》2011,(9):21-22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站在爱的基石上,关注每个生命个体的发展与成长。前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只有教师具有爱心,能蹲下身子,放下架子,真诚地结交学生,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相信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进而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体验教育的成功.学生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教师工作的一面镜子。我拿出一颗爱心,怀揣着责任心,去面对学生,换来的不会是一张白纸。我们不需要感激的语言,只要学生能弄懂所学知识并为其所用便是我最大的快乐了。带着这样的信念我将不断的提高自己,认真思考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多听课,多请教,多探讨,努力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添彩!  相似文献   

16.
李才 《新天地》2011,(12):464-464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爱,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关爱。只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才会有乐教善教的人生追求。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慈母的爱心,要在实践中做到爱生如子,把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入一体,才是完美的教师,在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国古代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之说,其中的“爱”就有对国家民族之爱.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国家民族的情感爆炸了,可以推翻一个王朝,可以赶走凶恶的占领者.情感教育有着头等重要的意义,情感的感染性在教育工作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积极的情感感染,是促使学生把知识、道德标准转化为信念、理想、世界观的催化剂,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中学语文课思想情感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语文课中有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  相似文献   

18.
对"爱是教育的灵魂"学界已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一个真正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胸中有爱,有教育爱。然而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爱却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博爱—真爱—正爱。教育爱形式的不断变化也表明了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并运用自己的爱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9.
弗洛姆指出,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要素,本文称之为“爱的四要素”理论。在民族预科“一类 模式”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这一理论也将有显著成效: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尊重学生,也让学生明确自己 的当前的任务和未来的发展道路;关心学生,也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对学生有责任心,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 价值和使命。爱的教育不仅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人生存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是从深人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爱国必须先爱自己的家乡。通过向学生传授本乡本土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以激发他们的光荣感、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福鼎有悠久的历史,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有许多著名人物,也有许多名胜古迹,这一切为我们在乡土历史教学采取若干具体作法提供了客观基础和有利条件。1.结合课堂教学,讲述乡土历史学生虽生长在家乡,但对家乡历史却未必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