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论新建高等院校发展重点与禁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年初至2004年6月底,全国新组建成立了871所高等学校,新建院校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新建高等院校初期发展的重点,并且指出:要避免定位失准、贪大求全、盲目攀比等问题,强调理性办学。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办学层次的确定应当主要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国家可以引导,但不能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国家可以考虑将目前对高等学校的一部分重点建设拨款改为研究与发展基金,增加研究和发展经费的资助数额;办学规模不能盲目求大,防止出现新的规模不经济;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应当保持适当聚集,新办地区学院应当定位于社区学院,不要盲目拔高;要防止高等学校片面追求综合性、多科性,要强调特色化。  相似文献   

3.
所谓“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中国在叨年代初为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跨世纪的工程,是为实施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准备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决策。“211工程”建设,成为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211工程”的由来新中国成立以后至80年代初,曾经先后四次确定全国重点高校。(1)1954年12月.高等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确定中国人…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一年的工作 ,全国高等学校翘首期盼的新一轮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的评选结果于今年初正式揭晓 ,我校总共有 40个二级学科进入了新一轮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行列。其中文科重点学科点有 12个 ,它们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传播学、历史地理学等。全校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总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第三 ,文科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总数也位居全国高校前三名。经过这次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的评选 ,我校文科全国重点学科的布局和结构得到了较为合…  相似文献   

5.
新文科建设是以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要求,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新文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为目标。当前,中国高等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组与变革是该专业突破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一个关键。在明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高等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培养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培养师资队伍和培养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明确、创新、优化和完善等现实困境。因此,高等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重新审视培养模式与方案,确立科学的育人定位和课程建设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理实一体化”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对接行业发展,建设“产、学、研”区域化培养平台;完善保障体系,构建“双师型”专业化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6.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新中国高等学校的典型代表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阶段。南京理工大学70周年办学实践表明,高质量发展是顺应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动选择,学校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基础条件。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范式,高等学校在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还需要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和发展内涵等方面,着力处理好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试图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以促进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者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寻找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于 2 0 0 0年 9月被教育部批准列入第二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三年来 ,中心制定的初期目标已基本实现 ,特别是在提高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水平方面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重大科研项目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规定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每年设立三个重大科研项目 ,目前已立项的项目有 :1 北方小民族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2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传播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 西部开发与民族关系、民族发展问题研究。以上 3个项目已基本完成 ,年…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深入探讨素质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素质教育的内容,重点探讨素质教育前提下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新举措,以实现工作中心、工作职能、服务内容和方式以及工作目标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对高等学校教育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应建立一套具有适应性的高等学校教育服务质量保障制度,促进高等学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从而获取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针对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服务质量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高等学校教育服务质量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服务质量保障制度的建构应当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建立高等学校教育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发挥社会评估的外部调控,建立政府、高等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服务信息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启动并实施了多轮重点大学建设,几乎未有中断,形成了初具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回顾70年来我国重点大学建设的历程,在历史传承方面,重点大学建设始终传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点带面”的理想追求和“择优支持”的原则立场;在创新发展方面,重点大学建设承担的使命不断拓展和攀升、力推的事项逐步前移和深化、遴选的方式日臻健全和完善。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国重点大学的建设仍需在完善重点大学建设体系、防控建设项目固化与异化风险、强化重点大学建设示范引领责任三个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国家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必须实现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实现教育观念与理念的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五项策略为:尊重规律,科学发展是前提;自主创新,领军人才是关键;人才培养,创新团队是载体;志同道合,合作创新是源泉;创新教育,机制创新是保障。  相似文献   

13.
根据福建省8个重点建设高校的调研资料,总结2003-2007年福建省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福建省继续开展重点高校建设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匡亚明同志为南京大学的发展,甚至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作出了积极的、重大的贡献。他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局,率先向党和国家领导建言,提出创设一批重点大学的构想;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依靠教师尤其是教授办学;他重视学风和校风建设,为一流大学的建设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精神保证;他在强调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始终坚持勤俭办学;他大力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他强调要把大学办成研究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  相似文献   

15.
建立科技创新团队是提升企业和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中国石油和石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现状,总结目前校、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团队这一形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结合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自身特点,阐述了中国石油与高校共建科技创新团队的必要性,提出了从搭建平台、培养领军人物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科研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任务是以服务改革实践为目标,以实践应用研究为导向,以重点课题攻关为依托,汇聚学术资源,创新学术团队,联合课题攻关。因此,基地应以提高研究质量为主线,不断加强管理创新,大力加强学术生态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发挥学术潜力,力争产出更多的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以加快成果转化,扩大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高校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发展潜力大,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创新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贯彻技术转移的创新理念,构筑高效的产学研联盟,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构建创新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和工作的开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寻求科学的途径与方法。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符合地方发展要求等问题,培养工科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应首先树立为地方服务的观念,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搭建开放探索性实践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以及设立创新基金等途径,培养符合新时期要求和适应地方发展、技术变革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工作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就目前高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现状及其危害性,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籍此让大家了解并重视此项工作,使高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迅速提高,发挥出其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高校的专业课程特别是研究生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每个环节,有利于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针对我国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和访谈,厘清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力图从高校层面、学科层面、导师层面和课程层面四个层面探索加强新时代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