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歌德对郭沫若的影响是很多学者们一致公认的,但严格说来,这个"歌德"是接受者头脑中的一个符号.早年郭沫若把歌德看成诗人主观性的象征,与歌德相关的一切被叙述为"纯粹自我"的故事.但"纯粹自我"是无法叙说的,任何有关它的陈述都会以自我解体告终.于是我们看到,歌德在郭沫若的片面化阐释中难以存身,以"歌德"为模本所做的自我袒露颠倒成了夸饰和自我掩藏.  相似文献   

2.
实用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期产生于美国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它的創始人是美国人皮耳士;它的系统化者是美国人詹姆斯、杜威和英国人席勒等人;中国的买办学者胡适也曾为宣传这种哲学卖过气力。这种哲学集历史上一切反动哲学之大成,是帝国主义、特別是美帝国主义的御用哲学。在今天,帝  相似文献   

3.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歌德的这句名言曾被列宁多次引用。今天,当我们比较苏联东欧经济思想,纵论经济改革之理论和模式时,它所内含的哲理是如此深刻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歌德是德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但他又最少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在西方文艺史上,他鲜明地反对世界文化的“欧洲中心论”,大力提倡发展民族文学,并且在世界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他的文学观是最早具有全球化视域的总体性的文学观。歌德提出的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理论,直至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追求实体正义与程序合法一直是法学界与司法实践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如何,这是在一个法治与文明的社会中所必须拥有并加以倡导的.因为,实体正义是为了顺应大众与民意,而程序合法反映着社会管理的理性与规范.我们今天重新来探讨程序的可以倚赖,不是基于某一个司法上的判例,甚至也与执法行为无有直接关系.引起今天话题的是传媒所揭示的南开大学2000届美国史博士因为涉嫌论文抄袭被取消博士学位的事件.  相似文献   

6.
歌德说过,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总是灰色的。今天,哲学家的哲学已从苏格拉底的“逻辑铺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种族歧视、死亡标准、动物权利等等。哲学自云端而下,由“纯”哲  相似文献   

7.
歌德与“世界文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歌德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德通晓多种语言,熟悉欧洲国家各历史时代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他翻译、戏仿或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浮士德》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的汇集。歌德还对世界各地的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搜集欧洲主流之外的作品。他参与"世界文学"的最突出的例子是两本诗集《西东诗集》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前者受波斯诗人哈菲兹影响,后者受中国戏剧和小说影响。歌德希望借文化了解来提高宽容度,他的"世界文学"我们现在称之为"跨文化交流",指一系列的全球对话和交换。在这些对话和交换中,不同文化的共性日趋明显,个性却也并未被抹杀。歌德通过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来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并宽容地对待这些观点,平静地接受或忽略它们。歌德赞同康德艺术和科学相互启发的观点。他的科学实践以及"世界文学"实践都是为了寻找一切生命体在不同中体现出的统一和和谐。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核心问题是合理性问题.有关科学的一切问题及思考无不与合理性密切关联.合理性不等于理性.合理性在于运用理性和非理性的一切手段和方法达到某种最佳目的.其实,理性和非理性的划分也只是宏观层面的二分,这一直被看成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般看来,理性无疑是科学的主导和统帅.但是,当我们转换视角,就会发现,以逻辑为内核的理性不可能单独完成对科学的构建,没有非理性因素,包括心理的、社会的因素的介入,也就没有今天的科学.理性和非理性就像王子和公主的舞蹈,只有在和谐的旋律中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至美的境界.从学理上讲,一切过分强调理性或过分强调非理性的关于科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但是,这与我们今天仍然强调理性对于科学的重要性并不矛盾.在一个缺乏理性或理性发育不健全的社会中,有良知的学者仍然需要大声疾呼,为理性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9.
"沉思"具有"形上之道"的性质,即关涉纯粹理性的沉思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唯有少数人才可能享有的神性至福.但是"沉思"并不具有西方哲学严格意义上"形而上学"的性质,因为严格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是自然形而上学而不是道德形而上学;退而言之,与适用于一切有理性者的"道德律"相反,不可普遍化的"沉思"也不属于道德形而上学范畴."沉思"的形上性和非形上性体现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与传统中国"形上之道"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0.
<正> 艺术创作的迷人之处始终是与作品的诞生联在一起的.美国美学家桑塔耶纳认为:“美的主要特权,就在于综合自我的种种冲动,使之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使之停留在单一个形象上,所以伟大的和平降临于那骚乱的王国.”①艺术思维活动中的一切痛苦和欢乐,一切欲望和满足,都是存在于特定的艺术对象之中的,由此艺术家将通过一种艺术生命(形象)形态的诞生,来寄托和表现自己的主体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创作是一种主体思想感情通过具体媒介得以客观化的过程,艺术家的全部理想都是通过一种具体可感的、客观行动的方式及其由此造就的审美现实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其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和人格精神之高尚是举世公认的。他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而勤奋地忘我地工作。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人民群众观,对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党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人民是母亲,一切为了人民,因为共产党生长于人民。现代社会发展,有显著的两大推动力量,其一是政党的领导力量,其二是群众的实现力量。两种力量的有机结合至关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做这种“结合”的工作。对此,周恩来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从中国…  相似文献   

12.
贵刊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刊出之《歌德在中国》一文,称:“中国人在自己的著作中最早论及歌德的,恐怕仍要推鲁迅先生。”随即举出鲁迅于一九○七年写的《人之历史》及《摩罗诗力说》为证。其实不确!王国维于一九○四年夏天所写的《红楼梦评论》,早已把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歌德的《浮士德》称之为“宇  相似文献   

13.
<正> 五月四日是个值得我们年轻人骄傲和自豪的日子,因为它凝聚着中国青年的巨大热情和壮美,它是中国历史上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芒的丰碑.七十年前的今天,中华的热血青年奋起抗争,拯救民族于危亡,拯救文明于衰落.他们用激情点燃起反帝反封建的火把,向昏睡于黑暗中的大众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向中华大地上的一切腐朽和罪恶展开了摧枯拉朽的攻战.他们奋力引进科学和民主,要照亮被专制与迷信所封闭的黑暗王国.这呐喊和抗争的英雄壮举浸透着中华优秀青年自强不息地追求真理的理想和信念,饱含着他们对祖国深切而执着的热爱.正因为拥有这  相似文献   

14.
曹昭 《理论界》2004,(4):58-59
当前,许多人看来厂商或企业主进行生产经营的最大目标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如何实现最大利润来进行的.其实,在股份制企业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的股本结构规模是不断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利润最大的目标有时与股东的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与之相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利润最大化是动态条件下企业管理目标的一条"悖论".  相似文献   

15.
《琼州学院学报》2016,(6):106-111
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的最高灵境映射着高尚的灵性人格。"歌德人格"和中国历史上的"晋人之美"是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灵性人格的典范。在宗白华看来,"歌德人格"是生命本体的象征,而"晋人之美"是宗白华理想人格的标本。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的灵性人格表现在他对本体生命的肯定,以及他的入世超世和"小己人格"上。这恰恰对我们当代人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是要超越物的有限性,回归精神家园。二是既要深入生命,感悟"永恒活跃的生命本体",又要静穆的观照生命,感悟生生之节奏。同时也要回归人的本质,热爱生活,追寻有张力的生命,呼唤自由生命。三是还要追寻无止境的超越,时时创造更高的新人格。  相似文献   

16.
当启蒙思想家们力图把理性当作救世之主时,歌德却致力于在理性之外去寻求人类进展的真理.他从欲望出发,以一种非暴力的态度,让人欲在浮士德身上作无障碍的流动.结果,他从欲望的层阶性中看到其自生秩序的功能,从欲望的制衡原则中找到了美德的潜存在,论证了欲望是一种比道德说教和罚入地狱更有效的规范人类行为的方法,是社会道德生成的一只"看不见的手".于是,歌德便有了亚当·斯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术人生甘苦与共——在美国留学、工作、生活》这个题目是个命题作文,是杨玉圣老师给我出的.以前我没有谈过这方面的问题,一般谈的都是比较严肃的学术报告.我喜欢这个题目,因为它可庄可谐、可雅可俗.今天我就谈谈求学的甘苦,谈淡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王雨海 《江汉论坛》2004,2(3):102-105
鲁迅的<过客>与歌德的<流浪人>都是一部诗剧,它们在情景构思与主题表达上存在着相似性通过戏剧场景的设置,揭示了追求者孤独的必然性;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关系表现了追求者孤独的意义.由于两位作家在人生态度上的不同,鲁迅更多地流露出悲凉的格调,歌德则在荒凉的背景上涂抹了一层恬淡的色彩.总之,他们在作品的整体氛围中孕育出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命题孤独与追求者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19.
追求实体正义与程序合法一直是法 学 界 与 司 法 实 践 中 一 个 永 恒 的 话题。无论如何,这是在一个法治与文明的社会 中所必须 拥有并加 以倡导的 。因为,实体正义是为了顺应大众与民意,而程序合法反映着社会管理的理性与规范。我们今天重新来探讨程序的可以倚赖,不是基于某一个司法上的判例,甚至也与执法行为无有直接关系。引起今天话题的是传媒所揭示的南开大学2000届美国史博士因为涉嫌论文抄袭被取消博士学位的事件。 一、是不是“程序”出的错 根据网络发布的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声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2000届世界…  相似文献   

20.
何贤桂 《社会科学论坛》2010,(3):140-146,196
题记: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