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方肇 《中华儿女(海外版)》2005,(4)
2004年4月3日,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在北京海淀体育馆举行决赛,中国18岁小将丁俊晖在决赛中以9比5大胜自己儿时偶像、苏格兰名将史蒂文·亨德利,一举夺得冠军。在丁俊晖从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手中接过冠军奖盘那一刻,现场观众大声高喊着:“丁俊晖,冠军!丁俊晖,神童!”之前,中国内地选手最好的成绩是世界排名32位,丁俊晖的横空出世给了世界台坛极大冲击。现场见证期诺克神童夺冠经历这场比赛共对决14局,分下午和晚上进行。在下午进行的8局比赛中,丁俊晖与史蒂文·亨德利的对决刚一开局,经验丰富的亨德利就抓住小丁急於出手的几次失误,很快确立了… 相似文献
4.
“创业神童”的生意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岁开始做“销售”,12岁赚进人生的第一个5万美金,23岁成为美国千万富翁……“创业神童”卡麦隆深谙“网络时代无本致富”的秘诀.依靠因特网,成功打入大公司顾及不到的缝隙市场,堪称用头脑创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6.
7.
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是一座享誉中外的科学摇篮。它不仅拥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而且还孕育出像“联想集团”这样的高科技公司。2000年9月,该所招收了65名研究生,其中有一位名叫丰强泽,是山西省应县人。他不仅年龄最小,只有20岁,而且是硕、博连读生。 两个月后的一天,记者有幸在应县结识了丰强泽的父亲、现任应县县委老干部局副局长的丰开雄,请他介绍了儿子的成长过程和自己的家教心得。一席谈话使记者感受到:丰强泽并非‘饰童”,他的快速成材,是科学的家教方法结出的一枚硕果。 在大城市里的人看来,1955年出生的丰开 相似文献
8.
胡明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9-12
悲剧人物形象分"有为型"悲剧形象、"无为型"悲剧形象,它们既决定了悲剧展现方式--强式与弱式,又决定了悲剧审美类型--"高调悲剧"、"低调悲剧"."高调悲剧"以"入世"理想激情鼓舞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带给人们积极入世的热情的崇高感、奋斗感,让"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闪烁."低调悲剧"以"出世"态度迫使人们反思世界与自己,它促使人们怀疑生活、批判生活、理解生活,带给人们消极出世的冷漠的失落感、超脱感."高调悲剧"、"低调悲剧"满足人们多重情感需要,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审美欲望,因而悲剧才具有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9.
知名旅美小提琴家吕思清已成为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之一。今年10月10日晚,一场"凤灵提琴之夜"音乐会又把他带向了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11.
12.
巩晓琳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198-201
古希腊悲剧是一种将命运的残酷、人生的悲惨展示给人看的文学样式。关于悲剧快感的形成历来很受关注。本文以名剧《俄狄浦斯王》为例,力图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悲剧力量"假说。通过分析"悲剧力量"从观众内心积蓄到反作用于观众而爆发,再完成使观众情绪由痛感到快感的转化的其运行机制,得出"悲剧力量"是悲剧快感的内核的结论。并且"悲剧力量"的发生和转化机制都经历了一个"我—人—我"的过程,这指向了"认识你自己"的古希腊经典命题。 相似文献
13.
董保中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5,(2):35-38,44
<三国演义>和古典希腊戏剧决定人物命运的两个相似而又相异的因素:天意和命运."天意"高于"人意",近于神意,是超人的,非人的意愿所能左右.此文以<三国演义>的"天意"和古典希腊戏剧和神话中的"命运"作比较,解释<三国演义>是一部有深刻意义的悲剧文学作品,即有意识、有目的地在"忠"和"义"的道德原则下选择"失败". 相似文献
14.
付东博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5):109-111
<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第六章里给悲剧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他首先提到悲剧是一种摹仿,然后说明了摹仿的对象、媒介、方式等.亚里士多德也强调了悲剧的作用——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同时在《修辞学》第二卷第五章他指出怜悯是种感觉,引起的原 相似文献
15.
16.
一个中国农民,肖志军,带着未领结婚证的妻子来到首都寻找新生活的希望。他酷爱读书梦想做官,但却一直最贫困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以中国农民特有的恐惧、怀疑、失望、无助和对医疗常识的无知以及自己特有的偏执看待周围所有的陌生人,他本来是要为“妻子”治感冒的,但现在他们“威胁”他要签字,要做大手术, 相似文献
17.
霍雅娟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9,(9):19-20
项羽是住英雄,但不是一个政治家。在推翻强秦时功不可没,但却难以承担建立统一王朝的重任。究其原因在于他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素质。他缺乏远大的政治目标及取得领导权的强烈愿望;缺乏健康的心态、沉稳的性格、宽广豁达的胸襟;不能知人善任,举贤任能。 相似文献
18.
19.
论“献祭”心理对西方悲剧“悲剧张力”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悲剧作品在其悲剧性情境的营构中,潜藏着人们对"恶"的恐惧而搬演的集体性情绪的发泄与传达,及对献祭心理图式的搬演.献祭心理包含着"媚神"、"悲神"及"辱神"三种心态,在"恶"的命运主题,献祭的品性赋予了悲剧命运感、神秘性和祭典性等因素,塑造了悲剧"严肃"、"崇高"、"阴郁"品性,使得悲剧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情绪,在类似祭坛的剧场中发挥作用.同时,献祭心理始终贯穿其中,支持着这种"祭典"的完成,使得观众在"玷污"与"圣华"牺牲中疏散自己的怜悯与同情之心,达到某种程度的圣华与升华,在悲剧情绪净化的同时,使得悲剧张力得以扩张与收缩. 相似文献
20.
朱宇江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3)
在产权的分割与整合统一谱系上,“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之间具有方向相反的单向性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具有“对称性”特点.“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的“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两者理论的同源性以及产权效应在量化意义上的等距离性.文章从理论模型、本质属性和定量分析三个方面,系统介绍和分析了西方学者对于“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现象之间“对称性”的有关论证,以期阐明“反公地悲剧”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研究路径,并为后续产权配置方式的研究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