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什么贤能之士,大都来自下层、来自民间?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相似文献   

2.
汪中求 《领导文萃》2008,(11):114-116
中国历来都有重大轻小的传统。或许是由“泱泱大国、心胸开阔”的华夏血脉承载的一种粗犷,或许是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人文理念铸就的一种傲气,或许是由“大事不拘小节”的文化氛围熏陶出来的一种性格,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对凡是与“小”字沾边的东西——“小人”“小气”“小心眼”“小节”“小事”等,避之唯恐不及。其结果是:人们都愿意做大事,而不愿意、也不屑于做小事。  相似文献   

3.
"多难砺党",是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作出的精辟论断。这个论断,是以中国共产党87年来的奋斗历程为实践依据,对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相似文献   

4.
机关六等人     
机关等级森严,做什么事情都分等级,人也大致分六等. 一等人有背景有能力.这种人一般是领导预备军.上面有人说话,本身能力也不错,领导自然厚爱一分,作为亲信培养,对上有交代,下面也无可非议.机关一旦出现领导职位空缺,必定优先考虑.此类人在机关一般是属于"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的人物,别人自觉尊重他们,他们也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感觉,踌躇满志,精神焕发,自信心较强.  相似文献   

5.
忍得住穷     
郭庆晨 《领导之友》2013,(10):44-44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要想担负一定的责任,干出一番事业,需要面对许多的考验。在诸多的考验中,苦、劳、饿、乏四味是必不可少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有处于贫穷、艰苦的境地,才能够遍尝苦、劳、饿、乏的滋味,故而此“四味”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穷”。那么,如何才能够经受住这些考验呢?虽然孟老先生没有明言,但从字里行间总能发现或感悟到某些暗示,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忍”字。  相似文献   

6.
以大师之名     
<正>如果“大师”的理论也只能成为被人诟病的管理时尚的话,这个学科的科学性自然要大打折扣。在网络上搜索一下,与“管理学家”相关的条目要比与“管理大师”相关的条目少得多。另外,管理学的英文术语中并没有“管理学家”这个名词,但是却有“管理大师”这个术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你对电脑一窍不通,即使读到了博士毕业, 对不起,你仍然是文盲,不过是功能性文盲,你也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扫盲对象”。功能性文盲,是联合国于1965年在德黑兰的一次国际性会议上提出的,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教育、会基本读、写和算, 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行走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如果有一天,你对年  相似文献   

8.
筱陈 《领导文萃》2014,(4):125-126
正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强调指出:"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的更稳更远。"干部多墩墩苗,就是要多在基层、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把基础打牢夯实。干部多"墩墩苗",是健康成长之必须,事业传承之必要。墩墩苗,是人才培养之传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古以来,猛将出于槽枥之间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毛泽东同志很早就说过:"凡属真正团结一致、联系群众的领导骨干,必须是从群众斗争中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生活化”既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笔者认为应做到三点:“融入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 常言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今在企业的管理中流行一个新观点叫: “疑人也用,用人也疑。”这个问题的焦点是疑和用。用是目的,疑是手段。如果只是用而不疑,那企业迟早必乱;如果只疑而不用,那企业的人才必定越来越少。疑和用本来就是矛盾的统一,诸葛亮用魏延难道不疑?既然疑为什么还要用他?“取其勇也”! 其实企业在用人问题上,也往往是一种“风险投资”选聘的人,总不太可能一潭水望到底,况且人也在发展变化着,只能说基本符合条件,至于今后是否出  相似文献   

11.
《秘书之友》2013,(12):F0003-F0003
天气特点:12月是一年的结束,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大雪”相对“小雪”而言,是个比“小雪”更加严寒的节气。民间认为,如果“大雪”节气当天下雪,则预示着“瑞雪兆丰年”。“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相似文献   

12.
一说到企业的生命线,大部分人认为“技术”理所当然首当其冲。没有好的技术,就生产不出卓越超群的产品;没有自己产品的特色,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上求得不败之地。然而,闽南企业家李增加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市场是真正的“龙头”,技术是“凤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该把市场需求放在首位,如果没有市场需求,科技成果就会成为陈列品。  相似文献   

13.
罗耶  梁子茹 《领导文萃》2006,(5):140-140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免不了要与人竞争,但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实力来挑选竞争对手。如果你是狮子,你就要选择和你实力相当的对手,对于老鼠的挑战,你要懂得放弃比赛。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他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和老鼠比赛的麻烦在于,即使赢了,对手仍然是一只老鼠。”对于低层次的交往和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顾的。在斗争中尤其如此。你如果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  相似文献   

14.
抱怨的开始     
尹玉生 《领导文萃》2006,(8):177-177
我的一位朋友住在佛罗里达海岸附近,距离肯尼迪航天中心非常近。我问他:“住在海边,还能经常观看发射航天飞机,一定非常有意思吧?”“我从来没有去过海滩。”他回答,“我甚至懒得迈出家门去观看发射航天飞机。”“你在开玩笑吧?为什么?”我不解地问。“我已经见过很多次了,没什么好稀奇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有很多我们熟悉和亲近的人,我们几乎天天都能见到他们;当我们天天能见到他们的时候,我们就慢慢地忽略他们;当我们忽略他们的时候,我们就很少再去欣赏他们;当我们很少欣赏他们的时候,我们就很少感激他们;当我们不再感激他们的时候,我们…  相似文献   

15.
郭少峰 《决策探索》2011,(23):51-53
“郡县治,天下安”,县处级干部处在中国五个行政层级的底层。这个干部群体是怎样工作、怎样生活的?针对这样的问题,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开展了“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观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把鲍威尔和曾国藩放在一起显得非常不协调——对于当下中国的领导者来说,《鲍威尔领导秘诀》要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而《曾国藩十二招治人手段》只能放在家中的卫生间里。不过,如果把“治人手段”中的“治”改成“领导”,品味高下之分就不再那么明显。如果再摒弃  相似文献   

17.
书是知识的宝藏,给予人类无尽的财富;书是灵魂的钥匙,打开人类探索的大门. 自古以来,人们对读书就非常重视.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高尔基也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给人以愉悦和享受. 我出生的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上小学,80年代上中学和大学.我要感谢我生活的时代,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人们的精神生活非常贫乏.在我的学生时代,为了丰富我的精神生活,在课余时间我爱上了阅读.  相似文献   

18.
“势”略就是用势的方略。汉献帝时期的荀悦认为,确定策略、决定胜负的要则有三个方面: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他所说的“形”,是指大致对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等现实情况所进行的衡量对比,也就是审时度势;他所说的“势”,是指具体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对进退时机的把握,也就是把握先机;他所说的“情”,是指当事者内心的情态,而情态因人而异,择人任势就理所当然。在军事上非常强调将帅用兵要知势、会造势,利用有利的战争态势战胜敌人。在战略上强调通过营谋有利格局造就整体优势;在战术上则强调造就强大的用兵气势,“扼其重,撤其…  相似文献   

19.
李华 《经营管理者》2007,(4):114-117
<正>慢板生活流行正当时香港版《时尚》杂志刊登过一篇提倡慢板生活的文章,题目是《Slow Movement》。周小华女士曾在一篇关于咖啡的文章中,解释什么是慢板生活:“什么是Slow Living?如果你还一脸无辜地认为慢板生活是落后不上进的表现,那么我只能遗憾地说,你已经很OUT。那些看似慢吞吞的做事风格其实是因为脑子转得太快,没有三思的余地。如果你愿意作举例细数,你一定会惊讶地发现,能够成为Slow Living的城市,无一例外都是Developed Country,巴黎、悉尼,甚至是皮埃蒙特……这些城市在成就Slow Living的过程中必定政治和谐,经济蓬勃,人民安居乐业,也只有如此,慢才可能成为优雅生活元素。”  相似文献   

20.
詹文明 《领导文萃》2009,(10):149-149
比利时女人对于中国男人追求外国女人有多少机会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如果他非常有趣,成功率95%;如果他非常帅,成功率85%;如果创始非常有钱,成功率50%;如果他既有趣又很帅还很有钱.成功率100%。法国女人对于她的中国男友Mike的顾家很有感触,“Mike来我家时,看到我没有洗碗,就会帮我洗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