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尔羌汗国灭亡时间补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兰 《西域研究》2002,3(3):27-28
叶尔羌汗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东察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尔汗的子孙萨亦德汗于1514年建立的一个政权.其疆域包括我国新疆的南部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首都为叶尔羌(今莎车县).这一政权存在了近两个世纪后,被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汗国所灭.  相似文献   

2.
叶尔羌汗国政教关系的演变陈国光叶尔羌汗国是明正德九年至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514~1680)间东察合台系后裔统治者以叶尔羌(今新疆莎车)为中心建立于天山南部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在叶尔羌汗国以前,早自14世纪中叶秃黑鲁·铁木尔汗接受额西丁和卓的劝导信奉伊...  相似文献   

3.
(一)东察合台汗国,穆斯林古籍作蒙兀儿斯坦或叶尔羌汗国,汉文史书作别失八里或亦力把里。1347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控制着汗国东部地区,即天山南部的蒙古都格拉特部异密,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拥戴蒙古察合台汗后裔秃黑鲁帖木儿为汗,建立了东察合台汗国。汗国初以阿克苏为治所,后迁徒到阿力麻里(今霍城)。秃黑鲁帖木儿在任期间,于1360—1361年,在率部众皈依伊斯兰教之后,又两次发兵西征,占领了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普尔钱浅探穆渊,张新革准噶尔普尔钱,是1700年(清康熙39年)准噶尔汗国再度征服天山以南的叶尔羌汗国后,令叶尔羌地区铸造的一种铜币。直至乾隆时期清政府统一新疆,它是南疆人民普遍使用的货币,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生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且还成为新疆...  相似文献   

5.
定鼎北京之后,清即接受叶尔羌大汗阿布都拉哈的请求,依照前明旧例与其通贡贸易,保持互动联系。即使在噶尔丹兼并叶尔羌汗国之后,清朝仍与沦为附庸的汗室成员维系着传统的贡使贸易关系。清与准噶尔汗国开战之后,清朝曾试图利用投清的阿布都里什特汗招抚其旧部共同打击噶尔丹残余势力。其后,清朝又成功地对准噶尔汗国统治下的哈密、吐鲁番土著首领实行了招抚优遇政策,并最终编设了直属理藩院管辖的哈密、吐鲁番两个札萨克旗。顺康雍三朝对天山以南地方政权与势力之招抚政策的成功,对乾隆朝统一新疆及其后对新疆的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公元1(?)47年,建立一百余年的察合台汗国终在纷繁复杂的内外矛盾夹击下分化瓦解。同年,汗国域内东部的蒙古都格拉特部异密借此混乱之机,拥立察合台汗后裔秃黑鲁帖木儿为汗,以今新疆阿克苏,伊犁诸地为中心,建立了尔后在中亚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东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自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建立迄1678—82年为南下的蒙古准噶尔部贵族所灭,前后维持了三个世纪之久。有关东察合台汗国建立的史实,作者在另一篇论文中已先进行了钩沉。(1)本文则重点就第三任汗王黑的儿火者到歪思汗时期的东察合台汗国史进行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7.
一部填补西域史研究空白的力著──《叶尔羌汗国史纲》读后江平(新疆社会科学院)关于元末迄清初这段时期的西域历史,中外学界很长一段时期沉默无语,鲜见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之作。前些年国内西蒙古史研究如火如茶,一些初涉西域史研究的人常误以为这段历史大概就是瓦剌...  相似文献   

8.
论察合台语早期维吾尔叙事长诗《世事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说产生于叶尔羌汗国赛依德汗时期的叙事长诗《世事记》,是被一位名叫喀迪尔·布拉克的书商于1981年在喀什发现的。如叙事长诗的“译者前言”中说:“手抄本用和田砑光纸抄成:高16cm,宽105cm;共计56页;……诗行用黑墨,标题用红笔;字母取阿拉伯文...  相似文献   

9.
新出《拉失德史》俄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儿咱·乌黑麻·海答儿·朵豁刺惕(1499-1551)晚年写成的《拉失德史》(Tarikh-iRashidi),是一部关于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的中亚,特别是关于整个东察合台开国和初期叶尔羌汗国的最重要的史籍。上个世纪不列颠博物馆东方文手抄本保管部主任查尔斯·李约博士就指出,这部书可看作是关于1321年左右从当时统治河中地区的察合台系主干分离出来的那支蒙古话汗(即东察合台后王们)的历史,而这支蒙古人流传于世的史籍只有这一部①。我国中亚史专家王治来先生认为:“这本书是关于中亚史上的黑暗时代(1347-1542)的唯一的史料。”②…  相似文献   

10.
成吉思汗在他的晚年征服了中亚(天山南北和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并把这个地区分给了他的第二个儿子察合台汗。(察合台汗的领地基本上即原西辽的领土。)自此以后,中亚落入蒙古的统治之下,垂数百年。甚至到清朝统一新疆和俄入侵中亚三个汗国的时间,这些地方的统治者仍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霍渥斯的《蒙古史》把十三世纪以后的中亚史作  相似文献   

11.
乾隆查处新疆贪污大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乾隆后期,清廷接连查处了新疆发生的多起政府官员贪污、走私、受贿等重大案件。其中情节特别严重的案件有三起:一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案发的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私采私贩玉石案;二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案发的哈密通判经方私亏库  相似文献   

12.
明代哈密地方的哈刺灰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初,随着察合台汗国的覆亡,我国新疆地区分裂为一些各自割据、不相统属的势力,仍旧由察合台汗的后裔的蒙古贵族所统治。新疆东部开始形成瓦刺四部,瓦刺的西边是别失八里,游牧于这一地区的哈萨克人和柯尔克孜人也都处在蒙古贵族统治之下。在天山以南地区,西部是喀  相似文献   

13.
十三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成吉思汗诸子后裔差不多都先后扮演过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主要角色。长子术赤的儿子拔都指挥了对欧洲的远征,稍后,建立了包括今苏联欧洲部份的金帐汗国;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成为帝国首脑;四子托雷的诸子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我国历史上的元朝、伊朗的伊儿汗国,就是由托雷的二子和三子建立的。在那风云突变的岁月里,一直默默无  相似文献   

14.
黑龙 《北方论丛》2011,(6):90-93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出使准噶尔汗国,意在了解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博硕克图汗对喀尔喀问题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说服噶尔丹承认清朝对喀尔喀蒙古的管辖权。随后清朝对准噶尔汗国的政策由"限制、笼络"到"武力平定"的转变与此次出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及其后裔三次西征的结果,使波斯及西南亚地区成为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在这里建立了伊利汗国。伊利汗国的史家对当代的历史撰写了不少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部,一部是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另一部是拉施特的《史集》。汉译本《世界征服者史》,一九八二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汉译本《史集》第一编(《蒙古史》)第一卷第  相似文献   

16.
茹姓是我国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现有茹姓人口17万余,分布在16个民族之中。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是茹姓主要源头之一。柔然是由鲜卑、匈奴、敕勒等族融合而成,柔然汗国所统辖的部众姓氏有60余种。柔然汗国灭亡后,柔然余众用"茹茹"为姓,后汉化简文为"茹"。茹姓宗祠通用联"望出河内,源自柔然",生动地道出茹茹后裔怀念祖族、永不忘本的心声,充分反映了茹姓群体绵延不绝的强烈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潘志平 《西域研究》2003,(3):116-119
《一个英国“商人”的冒险》(王欣、韩香译 ,2 0 0 3年 9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 ,原名《鞑靼高地、叶尔羌、喀什噶尔 (原中国的鞑靼 )游记———以及翻越喀喇昆仑山口的回程》[VisitisHighTartaryYarkandandKashghar(FormerlyChineseTartary)andReturnJourneyOvertheKarakoram] ,是一位身份非常的人物 ,在一个非常的年月 ,穿越了一条非常之路 ,留下的一部非常的记录 ,当然其中还有些非常的错误。非常身份作者沙敖 (R B Shaw ,又译作罗伯特·肖 ,生于 1839年 ,卒于 1879年 )身份非常。他正是在殖民统治取得空前发展之时来到印度淘金的…  相似文献   

18.
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西蒙古族的一支——土尔扈特部在其部长和鄂尔勒克率领下远徙伏尔加河流域,在那里“放牧牲畜,逐水草围猎之利,”(1)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汗国,直至一七七一年渥巴锡率部重返祖国,他们留居那里近一百四十年。在这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里,土尔扈特蒙古在伏尔加河流域所建立的封建汗国大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一)一六三二年(2)至一六六九年,即和鄂尔勒克率部迁到伏尔加河流域后,其子书库尔岱青、孙朋楚克开拓局面,建立政  相似文献   

19.
东突厥汗国的政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东突厥乃同西突厥相对而言,同为早期突厥汗国政治统一体分裂后的产物。东突厥汗国的创业君主乃原突厥汗国的北面突利可汗染干,公元599年(隋开皇十九年)受隋册为启民可汗,卒,传位于其子始毕可汗。隋祚日衰,中原纷扰;东突厥国势日盛。始毕卒,传位于弟处罗可汗,再传至弟颉利可汗。前后四世,“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太平寰宇记》卷196记其四至:“其地东至辽海以西……南至沙漠,北至北海五千里皆属  相似文献   

20.
察合台后裔吐虎鲁克铁木尔汗(公元1330—1364)年陵墓,位于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霍尔果斯克干河东岸。一九五七年一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墓是典型伊斯兰教风格拱拜式(园顶)建筑,用绿色琉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