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仅有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而且有不少相当精湛的管理思想。其所以如此,是与他的思想认识和实践经验分不开的。在思想上,孔子初步认识到教育与政治的依存关系。他认为“为政在人”(《礼记·中庸》),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才来为政治服务。因此,他把执教当作从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主张通过教育把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传播到民众中去,从而对政治发生影响,在他看来,“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为此,他在教育活功和游说活动中,经常回答学生和人主的“为政”问题,从而产生了他的管理思想。在实践上,孔子一生虽然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但他在青年时期和“知命”之年也从政过  相似文献   

2.
春秋末期,孔子构建了中国古典特色的广义美育思想理论,开中国教育史之先河。他在其主要是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构和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广义美育思想体系,其培养从政人才———执政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全面发展要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政治美学规律性揭示,至今仍有其历史传承、现代化转换、面向未来发展的借鉴意义,可以作为探寻一般美育、政治美育,以及普通美学、政治美学可资利用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教育思想,尤其是道德教育思想千百年来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以"仁"、"礼"为核心和精华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自我修养有着极其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尤其是其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当前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孔子从政记     
孔子一生热心从政,自许甚高,然而却仕途坎坷,业绩很少;原因在于其政治主张违反时代要求,多属复古空想,不适合时君世主口味,所以落落寡合。但是孔子从政的失意,却促使他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孜孜以求,从而造就了一位卓绝千古的大思想家,对后世影响至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没有"语文"的说法,但有诗教"文教"之说.其涵义与现代语文教育基本相近.孔子是"诗教"的创始人,建构了一个美丽的诗教理论系统,建筑了一条宇宙感悟式审美路径,设计了一个以人为本的诗教过程,提倡不言式、对话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孟子是诗教理论的发展者和践行者.建构了具有实践价值的诗教释义学,设计了回归学习者主体的"知言养气"范式.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在哲学.政治、教育、文学和伦理等领域他都取得了极辉煌的成就.但孔子其他方面的思想都是依附于他的政治思想的,或者是构成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哲学思想),或者是其政治思想的具体体现(伦理思想、经济思想),或者为其政治思想服务(教育思想、文学思想),因为就孔子本人而言,他首先是我国古代最伟大最杰出的政治思想家.  相似文献   

7.
孔子一生有志于仕途 ,希望以此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但他的学说在春秋时代并未真正获得各诸侯国执政者的赏识 ,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 ,尽管孔子是以“仁”作为其学说的核心 ,但他好周礼 ,把“礼”视为“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欲以“礼”规范“仁” ,并以“复礼”作为其政治纲领 ,不合时宜 ;其二 ,孔子迂阔、直傲、不苟且的性情虽然难能可贵 ,但却使自己显得更象个狷者、狂者 ,而不适合从政 ,他既不愿降志辱身以求进取 ,被排除在官场之外 ,实乃必然之事。  相似文献   

8.
隋末唐初名将李靖,在多年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中,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不仅因为他英勇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教育思想与理论。军事训练教育是李靖军事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基本指导思想是训练"节制之兵"。"为此,李靖提出了"教得其道"的训练方法,并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则士乐为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  相似文献   

9.
通过孔子与弟子对话这一角度,采用了对比"仁政"和"霸政"两种政治手段的方法,分析了孔子的从政理想和心态以及命运。指出其从政理想是为了维护周王朝的权威,孔子试图建设一个"仁"政的国家。分"从政"和"为政"两步来走,以"仁"为经,以"礼"为纬,在"知其不可而为之"心态下来进行政治活动。但是"仁政"理想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难以...  相似文献   

10.
综观孔子一生,他的自我"角色期待"是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这一角色期待使孔子一生面临理想与现实、目标与手段等多重矛盾和困惑,由此给他带来了不绝如缕的生命焦虑感.晚年以"作<春秋>"为显著标志的整理六经.是他应对政治追求失败带来生命焦虑的反思与抉择,但并未由此使自我的生命焦虑彻底消解.  相似文献   

11.
孔子德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在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形成了一整套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民族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很大.因此,研究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对于我们无产阶级道德教育理论的建设,加强学校中道德教育工作是有益的.但是,建国以来,对孔子教学思想研究较多,对其德育思想研究较少.特别是"四人帮"横行时期,孔子德育思想研究成为一个禁区.  相似文献   

12.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政治、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在古代来说是长寿的,这与他晚年有一套独特的养生术有关。心胸开阔以养性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他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他的话就是很  相似文献   

13.
<正> 孔子一生从政的时间很短,而从事教育工作的时间则长达数十年,算得上是一位职业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善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奖掖讽劝,创造出一套精湛的教育艺术,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兹撮其要者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辩证法要求人们从事物的整体与系统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孔子研究教育活动,从不拘于一点,眼光开阔,能通观其整体与系统,将教育活动放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去考察.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中就有德教与法制的比较,例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我国教育史学家毛礼锐教授认为:“孔子的这一观点强调了在政治、教育、道德这三者整体化的过程中,教育是道德政治化、政治道德化的中介枢纽.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此外,孔子还提出过“庶-富-教”和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毕生教育活动是在实践着他的"面向人的一生"和"面向人生的一切"的教育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们今天贯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仍然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乐教是他的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设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音乐居第二位。孔子在《礼记·经解》中曾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可以看出他提出乐教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宽广善良的品德。虽然他的乐教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但他却能够认识到音乐的社会功能及音乐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乐教在孔子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乐教与礼教、诗教的相互结合,达到真善美的谐和统一,进而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正确全面地分析孔子的乐教思想,对今天学校艺术教育乃至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素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干谒"是我国古代文人士子为寻求入仕门径而向当朝达官显贵或有名望者呈送书信、进献诗文赋作,以求得他们赏识援引、擢拔重用的一种"多为人所笑弄"的不光彩的行为,虽说"干谒"之举不是始于唐代,然至盛唐却大为风行.那时相当一部分诗人都有过这样的行为和经历,就连大诗人李白亦未能幸免,这自然与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政策和文人士子普遍的求仕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就李白来说,他之所以走上"干谒"之路,除了受当时盛行的"干谒"之风影响外,也与他率性选择、盲目从俗的求仕心态有关.实践证明,"干谒"并未给李白带来功名富贵,而只能让他坐失从政良机.可以说,李白一生的政治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率性、盲目的"干谒"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孔子职业伦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一生职业经历复杂,从而继承和发展了丰富的职业伦理文化,尤其是在政治和教育伦理方面.职业有等、因才择业是孔子职业伦理思想的职业伦理观;忠于职守、精钻业务、谦虚谨慎、勤奋敬业、以身作则、求真务实等是其思想的职业伦理规范;以"礼"规范、以"仁"导向是其职业伦理的实现途径.这些思想对后世的职业伦理文化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为实现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一生坎坷,历尽磨难,不管是从政而不达,还是周游列国而不遇,不气馁懈怠,矢志不渝,其“克己内求”的道德修养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一显著特色,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析孔子的道德修养思想,阐释其深刻内涵,挖掘其合理因素,摒弃封建糟粕,对加强和提高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有效性,培养“四有”新人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一、“克己内求”思想探源孔子的学说,乃至整个儒家学说,被称为“为己之学”,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①。“为己”即完善自…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四十余年,对传统的教育进行了巨大改革,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他不仅为当时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还根据自己丰富教育实践经验,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的思想体系,对后世教育发生了深远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思不仅在封建社会中被奉为圭(?),就是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有许多也不失其重要借鉴作用,尤其是他对教学方法方面的论述。但是,大多数学者又以为,从主观动机上讲,孔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他办教育目的,是为实现恢复西周礼制的政治思想。在这一点上,他不仅没有达到目的,相反,事与愿违,他为旧制度培养了掘墓人。对于孔子教育成败的这种奇特现象应作怎样的理解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得到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