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历史过程,是乡村人口、劳动力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其实质与核心是城市集聚和辐射  相似文献   

2.
一、城市化的内涵及监测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用来反映一个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非农人口(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评价一个区域城市化进程是否适度就用人均GDP所应达到的水平.应该说,采用单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城市化进程,确实较简单易行.但是城市化涉及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不仅仅是人口的城市化,还包含着经济水平、生活方式、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等的改变,标志着人类向更高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迈进.  相似文献   

3.
运用产业结构演进的城市化响应强度指标,研究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产业结构演进城市化响应强度的空间差异及变动趋势,并使用空间Durbin模型方法,对产业结构演进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显著地提高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城市化响应强度,产业集聚与政府干预仅间接提高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经济增长速度则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各阶段湖北省城镇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及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国城市小康生活标准及评价>,城镇居民生活小康标准共计五个方面12项指标(见表1).以这些指标进行监测,2000年湖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56%,也就是说即将走完温饱阶段的路程,基本上达到小康初期阶段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经济理论研究表明,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这三种力量依次处于主导地位.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它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乃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自然资源、地区经济、人口状况等等.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促进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探究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结构状况和内部相关性,通过对重庆市2000~200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试构建出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生态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二者回归模型,试通过各年份重庆生态环境得分值预测出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  相似文献   

7.
张瑜 《浙江统计》2014,(6):23-25
江苏1978-201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表明,不同因素对以小城镇以及以城市作为空间载体的城市化进程影响不同。其中,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等政府因素是城镇人口比率增长的主要解释变量,而产业结构等市场因素则是城市人口比率上升的主要动力;户籍制度对两种类型的城市化水平均有影响,但效果不明显,FDI则对江苏城市化有抑制效应;外贸对两种类型空间载体的城市化作用方向相反。因此,江苏实现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需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同时,发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能动性干预,双管齐下、优势互补,促进城市化空间结构进行优化,推动城市化向更高阶段演进。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和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大于70%,已步入后城市化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起步晚,  相似文献   

9.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工业化步入了中期发展阶段,伴随工业化进程,城市化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经济充满活力的新兴城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坤荣  蒋锐 《统计研究》2007,24(6):9-15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可以通过两种机制的作用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方面,城市化带来的聚集经济加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城市化使得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优化第一产业,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同时城市本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即城市化先作用于要素积累和结构变革,然后才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影响作用。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能够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产业结构这四条途径来影响经济增长;而且,在现阶段人力资本和结构变革是城市化与人均产出之间的显著影响渠道。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我省的城市化在曲折中发展,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1.80上升为1998年的36.7%;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得到强化。一、城市化历程回顾建国50年来,我省城市化进程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为城市化的起步阶段。这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浙江不属于重点项目建设的省份,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呈低速发展态势,城市化水…  相似文献   

12.
一、内蒙古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一)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及意义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从构成要素看,城镇化质量又可分为经济城镇化质量、社会城镇化质量和空间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13.
集聚经济与中国城市体系优化──跨省迁移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中小城市偏向型城市化政策导致了扁平化的城市体系,使得经济增长无法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市体系在1990-2000年间变得更加扁平化。但随着城市化政策的调整,2000-2010年间,大城市的增长更具优势,扁平化的城市体系逐渐得到优化。使用跨省迁移人口作为城市经济集聚能力的衡量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沿海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提供的经济集聚力是中国城市体系优化的原因。依据城市体系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预测中国大规模城市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城市体系将进一步优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努力降低迁移成本。  相似文献   

14.
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数估计与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波 《统计研究》1992,9(2):58-64
长期以来,我国在统计实践和经济管理中所采用的生产率指标都是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如劳动生产率、资金产值率等。当然,这些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在一定的情况下也能反映单要素的生产效率,如在资本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映着劳动使用效率的提高。但在经济现实中,我们并不能保持一个要素不变,因此,采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反映经济效益的前提很不可靠。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或叫综合要素生产率)来反映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则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5.
全面小康社会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对环境改善付出加倍的努力。对我国环境质量逐年进行定量描述和评价,监测环境的改善程度十分重要。如何对我国现阶段环境质量进行评价1.概念。我们首先要对环境质量给出一个基本的定义。所谓环境质量,就是指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或活动适宜程度的综合反映。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我们通常用计算环境质量指数的方法进行评估和判断,这是对环境质量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用来表示环境遭受污染或恶化程度状况。从理论上讲,对环境质量进行描述和监测,或在计算环境质量指数时,其内容应包括影响环境状况的一切要素,如…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发展状况,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定量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上海城市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较大:而20世纪90年代之后相关性较小.从短期看,农业经济发展对人口城市化进程有一定影响,而从长期看,人口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却作用于农业经济发展.最后,针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上海农业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缺乏农村失业率统计数据的情况,设计一个能够反映劳动力供需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监测体系,该监测体系中既有反映劳动力资源和使用失衡的指标,也有反映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的指标。综合指数合成过程中,在各指标加权之前先对各指标进行了标准化,使各指标量纲相同,实现了监测体系内各指标横向纵向均可比。研究认为:2001—2007年中国的劳动力供需失衡状况在好转;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越来越困难;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和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程度在下降;中国劳动力供需总量失衡比结构失衡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8.
天津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人口城市化作为城市化水平的惟一测度指标,似乎不能全面具体地反映城市化水平。而真正认识和测度城市化水平,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析了人口城市化的片面性,提出了新的城市化概念。在此基础上,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基于城市发展评价城市化水平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对天津市基于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且对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基于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与以人口城市化为惟一测度指标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利用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进程测度指标的实证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工业化进程的单一指标,用我国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测,指出单一指标不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我国及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提出了综合测度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体系框架和阶段划分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空间分异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日益显著,并对居民的集群效应不断提高.近年来,古城西安通过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城市居住圈层正经历着分化与重构,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建设水平和区位地租是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