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甫一生写了二十多首“诸葛诗”,从这些“诸葛诗”中可以发现,不同时期,杜甫审视诸葛亮的角度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又与他自身仕宦心态的变化是一脉相通的。可以说,杜甫在“诸葛诗”中感情的变化就是他自己仕宦心态变化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百科瞭望     
中国最早纪念“五一”的一首歌1921年初,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邓中夏,在北京长辛店机车车辆厂创办了一所劳动实习学校。同年,他和教职员工们共同编写了一首《五一纪念歌》。这就是我国最早纪念“五一”的一首歌曲,歌词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田汉在中国现代歌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者认为,田汉是中国现代歌词的第一个伟大的综合者,他把现代歌词从“蜕变、崛起阶段”推向“创立、拓展阶段”;他以创作的实绩和社会影响,使歌词这一艺术形式迅速得到承认,并由此奠定了歌词的文体地位;在体式的建构中,他又突出歌的个性特征,使歌词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女孩故事多     
有一首好听的歌是这么唱的:“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我们把歌词改一下,那就是“女孩故事多……”现在,我们就来讲个女孩故事。太空大会战在那遥远的银河系外,有一颗星球叫深蓝。深蓝星球一对姐妹乘飞船访问地球,结识  相似文献   

5.
《金陵瞭望》2008,(21):24-27
为迎接十一月三日至七日在南京市举行的世界城市论坛和名城会,七月十五日,名城会组委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名城会”会歌。在一个月的歌词征集期间内,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四川、福建等二十七个省市及台湾地区的三百多篇稿件,经专家评审与群众投票,组委会从入围的二十二首会歌歌词中初选出十首交由作曲家谱曲。  相似文献   

6.
梁州令     
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离歌自古最消魂,闻歌更在魂消处。南桥杨柳多情绪,不系行人住。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这是一首思妇词。词的上片写思妇怕分别而偏听到送别曲之幽怨。首二句“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直呼怕听阳关曲,意思是说:不要唱那催人泪下的《阳关三迭》吧!当年和丈夫离别时,我就是听了这种曲调而泪湿了金缕衣。词中的“《阳关曲》”,本名《渭城曲》,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写的送别诗。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抒发离情别绪。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唱三次,故称阳关三迭。“金缕”:唐宋时妇女只用金…  相似文献   

7.
<正>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的一生是抗金志士的一生。他的充满斗争的生活道路,使他的词以反映社会重大政治问题为主要内容,大都写得慷慨激烈、沉重豪放,但他也写了好几首清新活泼、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词,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首。“黄沙”,是指江西上饶的黄沙岭。据《上饶县志》载:“黄沙岭在县西四十里  相似文献   

8.
自从一八八八年六月法国里尔首次演唱《国际歌》以来,整整九十个年头过去了。 自从一九二0年《国际歌》首次译成中文在我国传唱以来,也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形势,中国形势,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呀!列宁在为《国际歌》的歌词作者鲍狄埃写的纪念文章里,曾满怀革命激情地说过:当鲍狄埃“创作他的第一首歌的时候,工人中社会主义者的人数最多不过是以十来计算的。而现在知道欧仁·鲍狄埃这首具有历史意义的歌的,却是千百万无产者……”(《欧仁·鲍狄埃》)。今天,在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苏美两霸斗争的胜…  相似文献   

9.
一首久唱不衰的歌:《教我如何不想他》张荷被誉为中国第一情歌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以下简称《教》),由于歌词清新含蓄,感情细腻真实,旋律优美流畅,朴实简练,一唱三叹,扣人心弦,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这首名曲问世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  相似文献   

10.
师:听这是一首什么歌?(教师演唱)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伴随几代人成长,我就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这首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歌词更是琅琅上口,犹如一首诗。今天我们就  相似文献   

11.
这两个月来,一首用温州方言演唱的Hip-Hop风格歌曲《温州人在温州》在网络上大行其道,许多网民在网上奔走相告:“歌词搞笑!听得爽!绝对值得一听”。歌词写得愤世疾俗,也脏话连篇,曲是取自节奏感强烈的“哈狗帮”——“哈狗帮”是台湾一支地下乐队,他们创作的歌曲大多是关于一些都市青年无聊、龌龊的生活描写和看似愤世的叫骂。  相似文献   

12.
田汉是我国现代歌词艺术大师 ,他的一百多首脍炙人口的歌词 ,连同他的名字一起 ,已深深地镌刻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坎上。他的歌词 ,其思想和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 :历历在目的时代绘真 ,神形兼备的音乐形象 ,匠心独运的结构艺术 ,声诗并著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3.
鄂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民刘德培,能讲述民间故事、笑话五百多篇,此外还传承有谜语、谚语、歇后语千余条,民歌六百余首,皮影戏文多本以及一些关于升匾、上梁、开盒、撒禄米等民间节俗仪式歌词。这一“国宝”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一九八三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分会、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授予他“民间故事家”的称号,一九八九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他的故事专集《新笑府》。  相似文献   

14.
一路恩师     
人生最幸运之事,莫过于遇到几位好老师。启蒙老师,唯一能记得的,就是他手把手地教我写名字了。他站在我身后,弯下腰,左手扶住石板。右手握住我的手,边教边写。他那低沉浑厚的嗓音,他那弯得弓一样的背,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5.
“歌诗合为事而作”──论白居易《新乐府》的新闻性张保健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51岁以前写的1300多首诗编为四类:一讽谕,二闲适,三感伤,四条律。四类中,价值最高,他本人也最为重视的是第一类讽谕诗。其中《新乐府》50首更是有组织...  相似文献   

16.
边读边写     
美学家朱光潜,在学生时代,就注重边读边写,曾发表了一些著作,如《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和英文论文《悲剧心理学》。他说这种边读边写的做法是有益处的,为写,学习就得认真些,要就所学问题多费心思,把原书吃透,整理自己的思想和斟酌表达方法。他认为这种以写带读的方法,是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和思想训练,写也消化了读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他是位专栏作家,写乐评,能从一首曲子里,听见溪水流动,看到远山如画,他对音乐的解析就是这么生动,于是就有很多读者喜欢,她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8.
宝玉曾经先后两次神游太虚幻境。在第一次神游中,他对那里“薄命司”所存的金陵十二钗诗画歌词表现茫然不解。警幻仙子叹息说:“痴儿竟尚未悟!”但在第二次神游时,他对这些仙籍的认识就不同了,“也有一看便知的,也有一想便得的,……”但这些仙籍中隐藏着的“天机”大多较难识破,所以宝玉能够解开的“天机”之谜毕竟还是少数。这些诗画歌词,是应用下面几条规则来掩盖“天机”的:一、把金陵十二钗的真实姓名,嵌在诗句或歌词中;二、把音同字不同的金陵十二钗的姓名嵌在诗句或歌词中;三、根据金陵十二钗个人的特点通过诗画歌词,进…  相似文献   

19.
罗进步 《社区》2009,(17):31-31
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儿歌,引导笔者神游于古都的西北城区。此儿歌的“版本”颇多.现选其一:“阜成门(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说:“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在毛泽东的字典里,没有“难”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他在年青时代就开始作诗。他的第一首诗:五言古体诗是在1915年为悼念同学易昌陶而写的。如果说,这是他攀登诗峰的起步,那么到了1923年,他写《贺新郎》时,已达到了高峰。当代诗词评论家都把这首词称为千无古人的“绝唱”,足可见诗词造诣之深了。理论源于实践,认识开始于经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讲话以前,据现在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