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歌曲的艺术处理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歌曲是一种听觉因素,一首歌曲在没有经过演唱者演唱之前,它是停留在纸张上的曲子,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在尊重歌曲创作者的原创基础上,对歌曲的力度、速度、音色、情感、歌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使歌曲的演唱做到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2.
作出一首曲子并不太难,但要作出一首使社会各阶层人能喜闻乐唱,引起共鸣的歌曲,并非容易之事。一首成功作品,除了有好的歌词外,还要有好的曲调。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同样歌曲创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开头难的问题。歌曲开头写得新颖而流畅,音乐形式鲜明,使人们刚开始唱就觉得生动、有力,受感染,这就使歌者及听者易于从歌曲中得到启发和鼓舞。  相似文献   

3.
怎样训练高音和唱好高音,是声乐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外著名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在演唱高音和训练高音方面,都有各自的经验和见解,各家的主张不一,说法各异,有的甚至是非常矛盾和对立的。如有人强调唱高音时要提硬口盖、张大嘴,嘴要张大到能放入三指;有人则主张提软口盖、张小嘴;并认为唱高音需要的是横膈膜、软口盖、小舌头同时向上提。有人强调唱高音时嘴要竖着唱,竖唱法能打开喉头、站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男高音,男高音,难的就是唱高音。”那么唱好高音究竟难在什么地方呢? 当你熟练地掌握了解决高音的技巧,你就会感到一点不难。实践证明,以下几点是唱好高音的关键。 一、自然地歌唱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街头艺人,边拉胡琴边唱歌。听到过临夏花儿的演唱,也听到过甘南草原上牧民那动人的歌喉。这些人从未受过正规的声乐训练,但是他们的歌声也同样使人感动。因为他们完全发挥了自然的歌唱本能。有的人一张口就能唱到bB2c3,听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遗憾的是,有些人经过声乐训练后,却往往摒弃了这种自然的条件,而…  相似文献   

5.
正近来,深圳卫视《金钟奖·中国音超》的歌唱比赛因两件事引起人们的关注。首先是参赛歌手和歌唱组合"频频走音",首期比赛中,陈楚生一出场,因为现场小号手吹奏音符不准,导致演唱的第一句就走音了。在之后的几期比赛中,走音的状况时有发生,如方炯镔唱《崇拜》时高音出错,黄淑惠的《Love》破音,孔令奇和尹熙水双双跑调……这让不少媒  相似文献   

6.
张达明 《社区》2011,(8):43-44
1939年,苏联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创作了《喀秋莎》,而后由作曲家勃兰切尔谱成曲子。这是一首爱情歌曲,描绘了俄罗斯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家在外的情郎的思念。歌曲没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洁,旋律朴实、流畅。  相似文献   

7.
在卧室的电脑前敲字,忽然听到客厅正在打扫卫生的钟点工唱起歌来,竟是周杰伦的那首《青花瓷》。唱得有板有眼,错了一句歌词,也要很认真地重新唱。  相似文献   

8.
<正> 歌唱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来源于人们的生活,而更典型更艺术地表现生活。一首歌曲的高音虽不多,但它却是全曲的高潮,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音发挥得如何,是衡量每一个歌唱者水准的标尺之一。不管任何人或任何声部,在发展高音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障碍。其问题关键就在高音不易解决。对于高音的训练确实有一个复杂细致的系统过程。在日常生活及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些初学歌唱者,到高音时唱不上去,或者唱上去粗糙刺耳,给人以不舒服感,乃至削减了整个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我抓住了梦想,却丢了你。亲爱的,你在哪里”目前,一首名叫《对不起我的最爱》的Flash歌曲正流传于网络。而演唱这首歌曲的歌手叫杨川平,是一位实力派新锐音乐创作人,他签约著名的星之国际娱乐有限公司,与当红明星陈柏霖、侯湘婷、陈昭荣、杨丽菁等港台艺人同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宏观脉络中,对俗曲的体裁归属及体裁特征进行了探讨。在体裁划分上,俗曲应该首先视为一种俗曲类的民间歌曲。从唐代的曲子到宋代的词调音乐再到明清以来的俗曲,都属于俗曲类民歌。当俗曲被运用到民间歌曲之外的其他综合性强的传统民间体裁时,如果在音乐上还是以俗曲为主,则可将这类综合性的体裁视为俗曲类体裁。从音乐学的角度而言,不可将鼓书类说唱、滩簧调、影戏音乐等划归到俗曲当中。  相似文献   

11.
谁也没想到,今年春晚真正出彩的并不是那些专业大腕,而是两个农民歌手——马广福、刘仁喜。他们一个是种田大户,一个是养殖大户,演唱风格又是一土一洋。土的唱信天游和阿宝有一拼,比名牌歌星王宏伟不落下风,洋的唱意大利咏叹调《图兰多》,响遏行云,让专业歌手吕继宏也稍逊一筹。  相似文献   

12.
歌唱发声时常常出现的技术性困难和发声障碍无不与声区问题有关。如:声音分成两截或三截,里出外进并伴有破裂音;音域窄,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没有高音或高音区尖、白、细,有的女高音没有低音或低声区虚弱、苍白;在一个音上渐强渐弱的能力差;声音的弹性或灵活性不足,缺乏穿透力;声音不集中,唱多了低音唱不上高音,而高音唱多了低音下不来……等,这些都与声区相关。只有恰当地运用声区理论进行声乐教学,才能  相似文献   

13.
胡海泉从艺简历 1985年 开始在报章杂志发表诗歌散文 1986年 开始学习钢琴、中学时期尝试歌曲创作 1996年 自外贸管理专业毕业之后到北京发展音乐事业,成立MIDI工作室,并且担任多组乐队的键盘手,制作李小双专辑《感触》,创作主打歌《其实我也在乎》及《你能记得我吗?朋友》、《我懂》三首作品,并为满文军、马旭成等多位歌手创作歌曲 1998年6月与陈羽凡组成羽·泉演唱组,担任主唱、键盘手 1998年11月与滚石中国事业签约 发行专辑:《没你不行》、《热爱》、《冷酷到底》、《最  相似文献   

14.
下列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用心去感受,当你从母亲手中接过洗好的水果时,你会在温馨中体会幸福;当你在苦闷中得到朋友的劝慰时,你会在友情中回味幸福;当你放学回家独坐桌前欣赏歌曲时,你会在遐想中品味幸福;当你漫步在公园或绿荫道上时,你会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幸福……  相似文献   

15.
韩红的福分     
一哲 《可乐》2008,(11):11-12
箭对弓说:我愿为你冲锋陷阵;弓对箭说:我永远做你的后盾。酒吧捧场成名以前,韩红的歌唱之路充满坎坷。唱片公司对她的评价几乎都是"唱得不错,形象差点"。看着身边的歌手一个个被娱乐公司相中一举成名,自己却因为身材和长相太差难以出头,韩红快要绝望了。  相似文献   

16.
吴志菲 《华人时刊》2011,(11):31-33
日前,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金号2011——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大奖揭晓,著名歌唱家刘媛媛凭借《民生》《国家》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荣膺最红歌手单项大奖。一曲《五星红旗》让刘媛媛成了大家心目中的"红旗歌手",一首与成龙共同演绎的国庆60周年献礼歌曲《国家》  相似文献   

17.
台湾歌手齐豫,她的成名代表作是一曲《橄榄树》.那朗朗上口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在海峡两岸经久不衰.她也因为这首《橄榄树》而蜚声歌坛. 《橄榄树》的词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其实,这首歌原名叫《小毛驴》,并不叫《橄榄树》.齐豫在唱这首歌时,总感觉效果不怎么好,唱不出那种深邃、宽广的意境来.于是,齐豫找到三毛,忐忑不安地跟三毛商量:“能不能将《小毛驴》修改下?” 三毛听了,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竟向自己提出修改歌词,这种情况,自己过去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三毛看着齐豫,疑惑地问道:“你想改成什么?”  相似文献   

18.
唱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 ,在歌唱的同时 ,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恰当配合 ,才能唱出优美的高音。唱高音重在气息通畅奔放 ,呼吸深浅适当并且头腔的共鸣器官运动要科学、积极 ,此外情感的投入也是解决高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同一音,同一名,同一曲,无情则死,有情则活,是歌唱规律。在声乐创作中,声乐技巧训练是为充分表达歌中之情服务的,歌声中的情感表达需要歌者对生活有切身的体验,对歌词和歌曲有充分理解,并且正确运用声乐技巧,从而达到声情并茂。不唱无情之曲,不为无情而唱,是优秀歌手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一个小朋友在安徽特级教师刘松执教的《时、分的认识》课堂中的由衷而言:“老师,你不唱歌,我要打你屁屁。”当新课教学结束后刘老师安排了三分钟时间想让小朋友上放松一下,再次感受一分钟有多长、三分钟有多长。他让学生到讲台上来尽情唱一曲,学生都很乐意上来,可是第一位小朋友手举高高的上来后却因不知该展现怎样的歌喉而沉默了。刘老师让他先酝酿一会,又请了一位小朋友。他倒是很大方的上来唱了段《小燕子》,刘老师阳光般的点评引来一位位小歌手的争先恐后。又来一位唱了《春天在哪里》。这时候,学生们突然意识到什么,觉得老是他们唱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