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品格培养的召唤下,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是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表明,师范生的教学语言技能可以按照达意性训练、适应性训练和生成性训练的3个层阶,实施相应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品格培养的召唤下,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是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表明,师范生的教学语言技能可以按照达意性训练、适应性训练和生成性训练的3个层阶,实施相应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3.
声音准确、响亮、清晰、富于变化是教师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的可靠保证。声音训练应该成为教师口语训练的关键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围绕着声音训练这一关键,我们注意了声音的四个不同方面,即准、响、美、变,并且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训练方式,依次是先读后说、先集中后分散、讲练结合、划分阶段实现目标。进行声音训练尤其要遵循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训练原则。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08,(10):30-30
1半夜睡觉时,是否听到楼上经常传来弹珠落地的声音?那是因为有“东西”的眼珠掉在了地上。或许家住顶层的朋友有时也能碰到这样的声音,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有小孩在半夜三更玩弹珠,这是一种死亡的召唤。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2007年7月,对从四川省成都市鸟市购买的8只(4♀,4 ♂)野外白领凤鹛(Yuhina djade-mata)的鸣声与行为进行了记录观察,并对主要日常鸣声进行了声谱分析.其结果表明:白领凤鹛具有恫吓、报警、惊叫、召唤、求救、采食、飞行、应答和求偶炫耀等9种鸣声;日常的鸣声主要以采食、飞行和召唤3种声音为主,惊叫、召唤和求救3种鸣声常常连续发生.本文通过白领风鹛的鸣声与行为之间的联系,初步探讨了其鸣声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话性是话语或语篇中存在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声音.它们形成同意和反对、肯定和补充、提问和回答等关系。学术语篇中不仅包含了作者,而且体现了作者之外其他人的声音。英语学术语篇的对话性可以通过间接转述、直接引用、评注词语、名物化、修辞和其它语法手段表达出来。以对话性作为一种阅读指导思想,语篇将得到更加全面而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手机恐惧症     
我是一个手机恐惧症患者,手机铃声是最令我紧张的声音之一。但是手机是必备的,在现代这个信息社会,你必须随时等待别人的召唤。如果公司给你报销部分话费的话,你还有义务一天24小时开机。你可以选择不用手机,除非你做领导做到了相当的级别。  相似文献   

8.
猫是善于沟通的动物,可以发出超过100种的声音,比狗多十倍,是动物界中的语言专家。其实除了声音之外,它们亦时常借由尾巴摆动来传情达意。  相似文献   

9.
在媒介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媒介决定论和社会文化选择论。媒介决定论认为新科技带来新的社会文化形式;而社会文化选择论则认为先有社会文化语境的潜在"召唤",然后才出现相应的科技形式。随着新媒介的出现,媒介决定论似乎占据主流,但是文化选择论对媒介决定论又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它们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新媒介的出现应该是在科技的进步和文化"召唤"的合力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以例证与阐释相结合,通过两个译本之间的对比研究,基于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召唤结构的概念,对文学翻译中召唤空间的翻译再创造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为了重建原文的召唤空间,译者要透彻把握原文的召唤结构与目标语读者接受水平,注意在选词组句中重构原文的语境、语义场。译者应根据读者审美接受情况来重建或另建原文的召唤空间,可以适度地扩展原文的召唤空间,但要防止召唤空间随意缩小、缺失、变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戏曲体现出一种召唤结构性特征,呈现出一种空灵美的风格.这种空灵美正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召唤结构能对观众产生审美召唤的关键所在.面对现今的召唤危机,中国戏曲必须进行审美观念的转变和结构形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行为 ,这种行为一开始就以通过声音传递信息为基本标志。大家知道 ,人类语言本身实际上是一套用声音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 ,这就决定了听说在语言学习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语音是通过听觉系统被感知的。听力训练是语言学习中不可取代的关键环节。听、说、读、写、译五会 ,头一会就是听。听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 ,学龄前儿童主要是通过听 ,而不是通过读去获得新的知识。加强听力训练除了可训练说英语的本领外 ,还可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提供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改进语音、语调 ,扩大知识面 ,更快更牢地记忆生词并加…  相似文献   

13.
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艺术作品与审美主体的之间的互动,实现了欣赏过程的再创造。每一次新的创造,都意味着一件新的艺术品的诞生。本文通过对接受美学“召唤结构”的分析,说明艺术作品中“召唤结构”的构成对作品及其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歌唱作为一门艺术,它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以形成、发展一种自觉掌握歌唱规律的能力。只有通过这种专门训练,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满足专业歌唱在表达思想感情和自如地运用声音技巧的各种需要。如果没有这种训练,是造就不出高水平的歌唱家的。由此可见,声乐教学在歌唱艺术园地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西欧歌唱艺术长远的历史进程中,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15.
关于声乐学习中的起音问题戴莉蓉声乐学习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艰苦训练,只有通过这种艰苦的专门训练,才能获得歌唱的技能和声音技巧。那么,在这个艰苦的声乐学习过程中,起音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一、起音在歌唱中的地位良好的起音,乃是正确发声的基础。起音不论是对连音...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表现手段如旋律、和声、配器、复调等都是一种有组织的乐音,都是由声音构成的,而声音需要我们用听觉去辨别,凡是优秀的音乐家都具有敏锐的听觉能力,这种敏锐的听觉不纯粹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期的钻研和训练获得的。因此,对于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训练出一双有着高度审美力和鉴赏力的敏锐耳朵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少儿声音的理论分析,阐述了对少儿声音训练的方法及歌唱原则。并对气息、断音、连音、开口音、闭口音,轻声训练的一般性规律作了某些归纳。  相似文献   

18.
象声词是对自然界声音的摹拟 ,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各种语言中都有丰富的象声词。但是 ,当它们摹拟同一种声音时 ,摹拟出来的结果却有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英汉象声词的生成模式 ,即感知→摹拟→生成来说明从语音感知、摹拟到生成的整个过程中 ,带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各种语言的语音及音系格局对象声词生成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振兴中华的呼声已在神州大地回荡了多年,然而艺术论坛至今却出现了一种令人难解的现象,就是倡导民族化或民族性的声音日益低落,而各种相反的言论则大有此起彼应之势。这种倾向与时代的召唤和艺术的使命究竟是否协调?从近年的某些文章看来,事情好象被说成这样:民族化是一种不合时代潮流的倒行逆施,对它否定得越彻底,我们民族艺术(不知是否还可以这样称谓)的发达才越有希望。是耶非耶?没有多少争论,连“民族化”这个提法也几乎消失了。仅此一端,亦足以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振兴中华的呼声已在神州大地回荡了多年,然而艺术论坛至今却出现了一种令人难解的现象,就是倡导民族化或民族性的声音日益低落,而各种相反的言论则大有此起彼应之势。这种倾向与时代的召唤和艺术的使命究竟是否协调?从近年的某些文章看来,事情好象被说成这样:民族化是一种不合时代潮流的倒行逆施,对它否定得越彻底,我们民族艺术(不知是否还可以这样称谓)的发达才越有希望。是耶非耶?没有多少争论,连“民族化”这个提法也几乎消失了。仅此一端,亦足以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