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了之后,他把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边放了一支笔,并在一张纸上写好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幅画有欠佳之笔,都可以在画中标上记号。  相似文献   

2.
王艺凝 《新少年》2023,(6):48-49
<正>画几个格子,也能成为艺术家?没错。图片上这张“格子画”出自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之笔,蒙德里安在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创作了很多这种风格的作品。有些人认为这是幼儿园小孩儿都会画的东西,好奇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其中的原因。1872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叔叔是一位风景画画家。小时候的蒙德里安跟着叔叔学画画,继承了荷兰风景画的浪漫与写实风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作为代表东方艺术的主要画种,具有自己突出的特色,除了笔、墨、纸、砚绘画工具的独特之处,其写意画中主要的一点,那就是大胆落笔,细心整理。写意画要求一气呵成,尤其是水墨画,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在作画时必须情绪饱满、思想集中、下笔一气呵成。写意画要求在一幅作品中气势流畅,笔笔之间要有映带关系,古人所说的“笔断意连”就是这个意思。它要求在一幅画中,笔与笔之间要气脉相连,联绵不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笔墨的韵律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笔情墨趣”。这是因为写意画中的笔墨,在组织对比、和谐等等矛盾统一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和西洋画在表现形式上各有其特点,这和作画的物质基础,即工具和材料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我们先说笔。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与毛笔的使用分不开的。毛笔的品种很多,从笔的用途来说,有山水笔、花卉笔、叶筋笔、人物笔、衣纹笔,彩色笔等等。从笔的性能来说,可以分为硬毫、软毫和兼毫三种。硬毫的特点是有…  相似文献   

5.
陈太顺 《老友》2012,(5):21-21
又是湖水泛绿 又是船桨这支笔 进发灵感的季节了 笔有灵气就有了美的真谛 往湖边一挥 就生长出一排排垂柳 往空中一画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画家,爱画山水画。朋友请他画一幅青松图,他画了一棵挺拔的青松,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后来他想:松树和柏树是同科植物,如果画上柏树就更好了。于是又画上柏树。又一想:再画上竹和梅,不就成了“岁寒三友”吗?于是又挥笔画上了竹和梅!画着画着,他又想:有松需有山,有山必有石……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布局     
苏苓 《山西老年》2012,(8):50-50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洋画,满;中国画,空。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白,是西洋油彩画;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之上,是中国画。  相似文献   

8.
五代后蜀的著名画家黄荃,画的花卉禽兽十分生动,达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尽管如此,也有误笔之时。有一天,黄荃信手画了一只飞鸟,鸟首鸟爪都是伸直的。有人指出,鸟儿飞翔后首伸则爪缩,没有首爪同时伸直的;有人认为黄荃是飞鸟画大师,哪会画错?事实最有说服力,大家走到外面观看空中飞鸟,  相似文献   

9.
我爱听雨     
我爱雨,我尤其爱听雨。 温柔娴静的是春雨,她是一位文静的小姑娘,悄无声息地抛洒。诗圣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春夜里,你什么事也不必做,只需要捧一杯香茗,呷一口香茶,闭上眼——脑子里就出现这样一幅画:大地是一张好大的宣纸,春雨是一支饱蘸了绿的笔,只需轻轻一点,  相似文献   

10.
巧画牡丹     
牡丹花形硕大,雍容华贵,素有“国色天香”美称,深受人们喜爱。老年人学国画,往往喜欢画牡丹。我学画多年,总结出牡丹的一些画法,以供大家参考。画花形。小写意牡丹,画花头是作品的点睛之笔,具体操作上要求从整体出发,有明有暗,在调色时笔腹淡、笔尖浓。出笔要迅速,多运用浓淡干湿变化,围绕花蕊层层推出多变的扇形花瓣。花瓣一定要突出大小、方圆、浓淡干湿的变化和主次关系。然后遵循有尖、有齐、有方、有圆、有大、有小、外形破圆的原则细心下笔。半干时点上花蕊,这样一朵花头就成功了。若要画出婀娜多姿的花头,就得在变化形…  相似文献   

11.
从《儿女》看丰子恺散文的创作特色李力一在中国现代散文家中,丰子恺是手握一支艺术家的笔开始散文创作的。他以漫画家的眼光对肚间色相进行哲学思考,他用中国画的白描技法描绘他所经历过的人生,正如他的画一样,他的散文显示了一位正直、宽厚,“蔼然仁者”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12.
担当上人画语录中涉及“有”“无”之辩证关系,“有”与“无”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于“有”“无”之间证得非“有” 非“无”的“中道”,更是精神境界修正的一个基本路向。作为求道者的担当,其最后在绘画中所表现的“若有一笔是画也非画, 若无一笔是画亦非画”以及“画中无禅,惟画通禅,将谓将谓,不然不然”等,实源于其人生的存在体验与境界修证。担当的艺术 围绕着他的理想追求,将诗书画融合在一起,追求简淡、荒疏的境界,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13.
“谁能告诉我,有没有这样的笔。能画出一双不流泪的眼睛……” 灯下,是谁在彻夜不眠地缝补着衣裳,整理着行囊,将深深的关爱注入这一针一线,一衣一裤之由……  相似文献   

14.
别说我不行     
鲁清 《老友》2012,(5):1-1
老友韦老伯.退休前是个除了工作对其他任何事都没有兴趣的人。前些天,我突然听说他能书会画了,颇觉新奇;待到看见他写的条幅、画的花鸟之后,更是惊叹了。韦老伯已年届花甲。濡笔弄墨不过是近两年工作之余所为,竟有如此成绩,真让我猜不透人究竟有多少潜能了。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0,(9):15-17
有一位青年画家,成名前住在一间狭窄的小房子里,靠画人像为生。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中国画既保持其固有的特征,又有着新的发展。文章从中国画的笔、墨、装饰性以及诗书画印的表现方式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画的现代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注入创新的艺术道路 徐培展画猴多年,画出了艺术的自我。难得的是把动物、山水、花鸟等画法糅合在一起,形成散淡灵逸笔间意深的风格,观之具有一气呵威,神完气足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贫穷的画家     
蜗牛,你是一位贫穷的画家。 你一直想画一幅好画,可是你没有手,怎么画?你只能用粘液画出一条条银色的横条。蜗牛,你每天都背着沉重的屋子,四处流浪,困了就睡进屋里,每天都这样坚持着,你不怕累吗?  相似文献   

19.
双管齐下     
这句成语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或同时采用两种办法。①唐朝有个叫和张藻的画家,特别喜欢画山水松石。②张藻有个绝招,他能左右两手各拿一支笔,同时在纸上画松树。  相似文献   

20.
游本根 《中华魂》2010,(8):47-47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昌元给"三一"干部画了张"像":"用人一言堂,让买官卖官有了市场;花钱一支笔,让贪污腐败易如反掌;决策一张纸,冠冕堂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