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徽商始于何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皖南休、歙等县涌现了大批商人,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其中不少人善于运筹,拥有雄厚资金,活跃一时。时人称之为“徽商”或“徽帮”。徽商在明清经济史上占有一定重要的地位,已经引起中外有关学者的重视。关于徽商始于何时,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曰始于东晋;一曰始于宋代。持前一说者有李则纲、叶显恩等①;持后一说者有傅衣凌以及日人藤井宏等②。  相似文献   

2.
“鱼鳞图册”始于何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鳞图册”是明代用作登记、调查、统计全国土地的一种簿籍。《续文献通考》卷二记云: (洪武)二十年十二月,鱼鳞册成。帝既定天下,核实天下土田;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贴脚诡寄。是年命国子生武瀛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  相似文献   

3.
明代西北屯田始于何时?由于史籍记载不一而说法不同。大致有三说。一是“始于六年”说。《明史》、《罪惟录》和《甘肃通志稿》持此说。《明史·食贷志》云:“(洪武)六年,太仆丞梁埜仙帖木尔言:宁夏境内及四川西南至船  相似文献   

4.
赵翼《廿史剳记》曾记载金代的避讳情况。“金人一人二名,其国语之名,便于彼此相呼,汉名则用之诏令章奏。其避讳之法,则专避汉名,而国语之名不避,盖国语本有音无正字也。”其实,汉名之俗,本起自契丹,女真沿袭。所以,这种只避汉名的方法也来源于契丹。辽代皇帝亦一人二  相似文献   

5.
土尔扈特蒙古武装起义,东返祖国始于何时,中外史载颇不一致。本文拟对此试作考析。起义始于何时的记述,按公历言,大体上可分为二说。一七七○年十二月说(亦即乾隆三十五年十月说)。此说首创于七十一(椿园)之《西域闻见录》,该书卷六《土尔扈特投诚记略》载:“时乾隆三十五年,天气温和,十月中旬,河水不冻,乌(渥)巴锡不能  相似文献   

6.
《通典·职官》记:“(三国)魏置五兵尚书”(《宋书·百官志》记:“五兵尚书领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晋初无,太康中乃有五兵尚书,而又分中兵、外兵为左右”(原注:“晋虽分中兵、外兵为左右,与旧五兵为七曹;然尚书唯置五兵而已,无七兵尚书之名”)。 “后魏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盐的晒制法究竟始于何时,这是制盐技术史上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以往论者多认为晒盐始于明代;近年少数学者主张元代.然而,迄今尚无人涉及宋金时代的海盐晒法.明人编纂的福建地区方志,断言"入国朝来始有晒法"《莆田县志》也载录说:"天下盐皆煎成,独莆盐用晒法.传,明初有陈姓者,居涵江,试取海水晒,日中遂成盐.乃教其乡人.后人因效之."(卷2)或说,这位居"涵江"镇的陈氏,曾"居陈侯庙南".乡人讹传,竟将他同"陈侯"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8.
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制糖术在世界上一些国家传布的历史的书,其中涉及蔗糖制造在中国起于何时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吉敦谕同志和吴德锋同志有针锋相对的意见,展开了一些讨论。我仔细拜读了他们的文章,查阅了一些资料,现在提出一个同他们两位都不相同的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官吏致仕亦即官吏退休。《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云:“退而致仕”。何休注曰:“致仕,还禄位于君”。又据《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致事亦即致仕。这是官吏致仕年龄最早记录。汉代官吏致仕渐成一整套人事行政制度。由大夫七十致仕推广到除皇帝而外的所有百官七十致仕。据《资治通鉴·汉纪》曰;“丞相(韦)贤以老病乞骸骨—…·。丞相致仕自贤始。”《白虎通义》又说:汉代官吏七十,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可见,此时,官吏七十致仕已成定制。  相似文献   

10.
《辞源》第一册p197“伯”下列八个义项,其中:父亲的哥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多单呼伯、叔。”《辞源》第一册p452“叔”下列七个义项,其中称呼。1.父之弟,也指与父平辈,而年龄比父小的人。见“叔父”王力《汉语史稿》下册p506:“在上古时代,表示父亲的兄或弟要用‘伯父’或‘叔父’,不能单用‘伯’、‘叔’。到了中古时代,才能用‘伯’、‘叔’来代表父辈。例如:梁周兴嗣千字文:‘诸姑伯叔,犹子比儿。’”《汉语史稿》与《辞源》,引例最早为梁周兴嗣之《千字文》,而《千字文》乃字书,迫于四字一句,缩简称呼也未可知。《颜氏家训》为隋代文献,亦失之过晚。就本人所见,伯父、叔父单呼为叔、伯,于东晋、刘宋时已然。  相似文献   

11.
现在,经常见到报社、杂志社出版公开或内部发行的“丛书”作为该社所出报或杂志内容的辅助或补充读物。这种方式中国最早由申报馆创始。《申报》是我国寿命最长的一份报纸,它创刊于同治11年(1872),终刊在1949年。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出版《聚珍版丛书》。据郑逸梅先生回忆,这种丛书的印刷是仿造清乾隆年间的“聚珍版”,用铅活字排版,丛书名之为《聚珍版丛书》。因为是仿木质活字,一般是一次性,用过之后,就不能再用,不保存版,也不打纸型,就不能重版。每次印量很少,这种《聚珍版丛书》每次印两千册。所以现在这种书也属稀珍了。当时的主辑人是蔡尔康,他在  相似文献   

12.
技术—产业革命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若以一个社会的主导产业作为分类标准 ,则人类社会大致经历了采集—狩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诸阶段。导致社会主导产业转换的 ,通常是技术—产业革命 ,即由技术革命所能发的产业革命。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 ,有必要对技术—产业革命作一个一般性的分析 ,以便加深对知识经济的起源、性质和趋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产业革命从1870年工部省建立开始,到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为止,进行了三十五年左右的时间。而甲午战争之后的十年,即产业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其飞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日本国家政权不仅加紧了对国内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而且加紧了对外进行侵略扩张。以甲午战争为标志,日本开始大踏步地走向了侵略战争的道路。实质上,日本资本主义就是靠剥削、战争和掠夺才发展起来的。_甲午战争是日本产业革命,也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战争给日本D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概括地说:第一,侵占了中国台湾及澎湖列岛,强迫…  相似文献   

14.
新的工业革命包括微电子技术、光导纤维、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多元化能源、宇航技术和海洋工程。首先是电脑,尤其是微型电脑的广泛应用。电脑技术发展很快,自1943年在美国宾文法尼亚大学诞生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以来,已经经历了四代。第五代的电脑,将具有人工智能。这种智能电脑,预计90年代将会问世。电脑的用途很广,可以用它对生产实行自动控制,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数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可以用它作经济计量,进行科技决策;可以用它来辅助设计和管理,以适应市场对生产的小批量和多样化的需;可要以用它来促进银行职能的社会化,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可以用于医疗信息化,向您提供最佳的处方;可以用于科研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上海辞书出版社新版《辞海》“枢密院”条曰“枢密院: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称,五代后梁时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缩印本第1274页)此处将后梁的崇政院作为枢密院之发端,实误。据晚唐人裴光庭《东观奏记》卷中,宣宗“尝诏枢密院,兵部侍郎、判度支萧邺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语林》卷1也有相同记载,可知至迟在唐宣宗朝已设立了枢密院。至  相似文献   

16.
理论是关于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的说明,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是对客观世界来龙去脉、发展变化的说明.启发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理论的价值和作用之所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必须要有问题意识,始于问题.强调问题意识,强调理论始于问题,有利于改进我们目前的学风文风.  相似文献   

17.
从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一系列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相继发生了产业革命,由此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但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并没有发生产业革命。原因何在呢?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月刊》1962年第11期,发表了李湘同志“旧中国是否发生过产业革命”一文,他认为:旧中国不曾发生过产业革命,因为产业革命是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革命;中国虽然出现了近代机器工业,但并没有具备产业革命的各项前提条件,无由进行产业革命。究竟旧中国曾经发生过产业革命没有?是值得讨论的问题。现在我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意见与李湘同志商榷,并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到来的时候,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产业革命的思想,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一从社会发展观点看,产业革命标志着由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它并不是在自身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在先前已经具备的手工业劳动的基础上酝酿产生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它是一种既得的力量,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标志生产力发展新阶段的英国产业革命,也是在以往已经取得的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发生的,它的技术基础和物质条件是在手工业、工场手工业的社会条件中孕育形成的。十八世纪前期,在英国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手工工场。这个时期的手工工场还主要依靠自然动力和手工劳动。手工工场的发展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物质技术前提。正象手工业内部孕育着工场手工业的萌芽一样,在工场手工业内部也孕育着大机器生产的萌芽。在由手工业转向大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关键性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产业革命时,尤其注意当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的社会作用。他们认为沃康松、阿克莱、瓦特等人的发明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20.
与原生形态的欧美产业革命不同,后发国日本的产业革命具有轻重工业两次"革命"在难以分割的一个过程中完成的复合型特性,它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后发型"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范式。若从依赖的角度做更为深入的考察,则可指出日本的产业革命具有如下六大特征:通过制度环境创造、国家资本的投入与转移等实现的国家主导;产业技术层面上齐头并进式而非线型追赶的水平移植;始终确保军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扶植财阀,支持私人资本垄断;在产业技术引进和资金供给上严重依赖强者;在获取市场和资源上疯狂打压弱者。如此实现的产业革命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又成为近代日本国家发展方向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