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格尔的艺术诠释基于形而上学与逻辑辩证,并以此作为阐释音乐艺术的视角与方法。黑格尔音乐哲学的中心问题围绕“内在”意义与“外在”形式的关系展开,其实质是将二元的主客体消融在内在主体性之中,以主体性的维度探察音乐艺术的本质。音乐作为主体趋向自由的艺术,意义及其感性表达的平衡是理想音乐的自由境界。基于此,通过阐发理想音乐的基本内涵,音乐艺术的自由特性以及感性因素的自由原则,尝试论证黑格尔音乐哲学中音乐与主体的关系问题,由此,音乐即成为主体朝向自由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音乐课,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合作小组的建立与评价,重视音乐实践的创造。  相似文献   

3.
音乐的主体性原则,从古到今都围绕着音乐为谁服务、音乐表现对象、音乐实践发展的方向等重大问题进行争辩。虽然是音乐美学领域探讨已久的老话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探讨音乐的主体性原则,回顾历史经验、教训,可激起人们对当今音乐实践发展趋的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论著《美学》中将音乐视为浪漫型艺术,主体性作为其阐释音乐的视域。基于对整体艺术的意义及其表达这一本质属性的考察,音乐突出表现出艺术本质的主体性特征。音乐的内在意义及其表达存在于内心生活,基于这一前提,文章通过论证音乐朝向性格描写以及纯粹声响构成两种偏离理想原则的发展方向,提出作品的内在意义及其表达只有在两者趋于平衡的理想音乐中得以实现,其辩证地发展过程将成为理解与阐释音乐艺术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浪漫主义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是音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从浪漫主义情感论音乐美学的重要性入手,对情感论音乐美学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强调内容的主体性等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的数字技术—艺术时代,"人声歌唱,器乐交响"的传统音乐形式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人机一体化的技术—艺术创作。这种变化促使人们的艺术欣赏方式得以重构——经典音乐艺术所刻意强调提升的人之主体性及其内心反思、内省、体验,一转而为计算机音乐艺术的机器"主体性"与"人—机"互动交流——计算机音乐由此成为体现当代人类生存—生活方式变迁的一种重要参照,并具体而微地以艺术化生存和异化生存二律背反的形式与人类的生存改善和价值迁延相关联。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这三大实践环节中,对人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性特征作进一步探讨,以实现对音乐本质问题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8.
嵇康《声无哀乐论》不但是音乐的,而且是哲学的,隐含了嵇康对生命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与价值认同,代表了魏晋士人探索主体性价值的成就。其中所展现的生命意识和主体性认识的新的理论趣味,既奠定了嵇康音乐新解的历史价值,也建构起他所主张的个性自由和逍遥的理想"音乐"人格。  相似文献   

9.
传统吟诵与音乐的演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吟诵是按照一定韵律和节奏诵读古典诗文的传统方式。200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吟诵周”活动中,出现了风格不同的四种吟诵模式。这四种吟诵模式大致可分为传统吟诵模式和与音乐演唱非常接近的吟诵模式.表现出传统吟诵与音乐演唱复杂的关系。从相同方面看,传统吟诵与音乐演唱都属于演唱艺术范畴,内容与形式都达到高度的统一。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传统吟诵与音乐演唱实际上是同源异流+从艺术表现手段和临场演唱技术上差别极大.在学习、传授方式上也迥然不同。认识到传统吟诵与音乐演唱的关系,对我们了解吟诵之学的现状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了从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近现代中国社会音乐结构的变迁。鸦片战争以前,传统的思维方式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因此传统音乐的发展在中国社会音乐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封闭的大门被帝国主义打开.西洋音乐文化迅速传入,新音乐得到了发展,中国由此进入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并行发展的多元化社会音乐结构的...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音乐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规律知之甚少是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并进一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过程以及音乐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构建音乐化的学习环境是当今教育领域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音乐促进快乐学习,营造和谐校园;音乐拓展智力空间,整合其它学科;音乐开启智慧潜能,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构建音乐化的学习环境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表演”是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影响水平发挥最主要的干扰来自于紧张,本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从教学中探讨紧张的原因和对应的心理疏导,并且强调了教学中的音乐直觉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14.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个体音乐思维和行为的学科。音乐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音乐活动过程中的感觉、知觉、聆听、表演、创作、记忆、分析、学习和教学等方面。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音乐、社会与文化背景的相互影响以及音乐与社会心理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由此而产生了音乐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音乐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音乐行为如何与它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相联系,因为任何音乐活动在本质上都是社会的,这也应该是音乐心理学所要解释的问题。音乐社会心理学研究就是考虑社会环境的作用以及文化规则对个体或群体的音乐行为的影响。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美学的研究手段,都可以作为音乐社会心理学的分析和研究,并参考应用到音乐教育之中。音乐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音乐行为与社会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科学地掌握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将其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加速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教学中的集成性、便捷性、丰富性、共享性都极大地拓展了音乐教学的空间,丰富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从而给音乐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当然,无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熟悉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同时更要有扎实的音乐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并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学论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必修课,对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至关重要。文章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从学生掌握音乐教学技能着手实施评价,形成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评价方式、评价过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让评价更公正、客观,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汉代乐府的音乐活动 ,对汉代歌诗的创作起有重要作用。乐府的采风观谣 ,使民间歌诗得以保存 ;乐府的制乐活动吸纳了文人加入 ,促进了文人的辞赋创作 ;乐府对外域音乐的吸收和改制 ,丰富了华乐的音乐品类 ,其音乐和文辞的配合方式 ,奠定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学“选诗以配乐”与“依调填词”两种基本方式。胡乐与汉文的配合方式 ,对反省“胡乐生词”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是音乐与生俱来的特征,音乐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音 乐游戏本身。然而,音乐的游戏仍然具有某种教化功能,表现在作为人类 发展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的方式,音乐游戏有助于实现人类向普遍性存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音乐审美教育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文明的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增进涵养进而完善人格;音乐审美的主体性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音乐审美的整体性有利于对大学生全身心的整体开发,音乐审美的活跃性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白族人民自古以来“习为歌唱”,音乐在其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传播方式多种多样。许多白族的孩子从小学歌,是一种特殊的启蒙教育。而且,白族还形成了教授传统民歌的固定教学体制,使学生能够继续接受本民族传统音乐的集体学习。大理白族民歌传唱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