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禹锡丛考》(下称《丛考》)是卞孝萱先生继《刘禹锡年谱》出版之后,以二十年心血浇灌出的刘禹锡研究又一新的硕果。全书二十三万字,从父系、母系、交游三个方面,对这位唐代著名诗人、政治革新家和哲学家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细致、深入的考证,从新的角度论述了他的生平和创作以及有关事件,它是刘禹锡研究的重要论著,也是唐代史学和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在文史研究中,不乏对某一历史人物的家世、交游进行考证、研究的单篇论文,而且在人物年谱中也属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但是在年谱中,这种考证、研究,往往处于  相似文献   

2.
令狐楚是唐代宰相之一,曾数领诸镇节度,颇有政绩。他又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骈文作家,白居易一再呼为“诗敌”,刘禹锡称之为“今日文章主”,史官则谓:“宰相令狐楚,一代文宗。”(《旧唐书·元稹传》)他曾有《漆奁集》130卷,《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60首,《全唐文》辑存其文5卷约140篇。他不仅“夜半授衣”培育了李商隐,而且与当时诗人张籍、王建、刘禹锡、李逢吉、白居易、贾岛等广为酬唱,更以奉诏纂进《元和御览》导引一代诗风。令狐楚的文学史地位是特别的,但又是为学术界所忽略的。本《年谱》侧重于令狐楚之仕历浮沉、文学交游、作品系年诸项,受篇幅限制,且为《简编》,意在对展开令狐楚之研究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3.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优秀诗篇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卞孝萱《刘禹锡年谱》等,为刘禹锡诗歌爱好者和研究工作者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但其中有些考证,似欠确当,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初唐四杰较为充分地吸收了六朝文学之积极成果,在创作中融进了时代精神与自己之真情实感,从而在更广阔的前景上为文学开辟了一条康庄的大道。可想而知,要研究伟大的唐代文学,不能不研究初唐四杰。而要研究它们,就得了解其生平事迹与作品写作时间及在何种情况下作(或为何而作)等等。这主要就是年谱的任务。张氏80年代中期曾为四川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开过“初唐四杰研究”一门课,切年代初出版了(初唐四杰年谱)(巴蜀书社1992年。后引本书只写页码)一书,这是初唐四杰(不论总体,其中一人、二人)年谱中分量最大、用力最勤的。其特色…  相似文献   

5.
关于孟浩然的交游,陈贻焮《孟浩然事迹考辨》、谭优学《孟浩然行止考实》、陶敏《孟浩然交游中的几个问题》等文,作了许多钩稽考订。今在前贤们的基础上,就孟浩然交游研究中的一点发现,补缀成篇,见教于海内外方家,或有助于孟诗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汪道昆多有研究,其中徐朔方先生的《汪道昆年谱》和汪超宏先生的《〈汪道昆年谱〉补正》对汪道昆的家庭、交游、仕宦、著述与戏曲活动作了翔实探讨,是今所见引征材料最为博赡者。但由于条件所限,两著皆未能看到明俞均的《明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汪南明先生墓志铭》,他人著述中亦鲜见之。今蒙台湾元智大学罗凤珠教授赐赠《墓志》复印件,得以略述其要。  相似文献   

7.
新近发现的席夔墓志是唐代重要的诗人墓志,不仅可以明确席夔的生卒年、家世、科举、历官等生平信息,对研究其文学成就和交游往还也有重要价值。首先,墓志揭示了席夔的文学家世,祖父席豫为唐代著名文学家,与张说、韩休等人关系密切,为文为官备受推重;表兄李舟是唐代著名散文家、音韵学家,与梁肃、杜甫、岑参、刘长卿皆有交往。其次,从墓志评价及席夔现存文学作品可知其文学创作与科举、仕宦经历息息相关;与其有文学交往者如韩愈、白居易、元稹、刘禹锡、陆畅等皆为中唐文坛的扛鼎人物,呈现出中唐时期特定的文学环境。再者,墓志撰者陈讽是中唐时期代表性诗人,书者裴潾是唐代重要的文学家兼书法家,亦是席夔墓志重要文学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成都薛涛研究会会长、原成都大学校长刘天先生离休近20年来,潜心于唐宋学研究,继《薛涛诗四家注评说》等专出版后,其新《柳永年谱及系年词考签》于2005年10月由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发行。该书内容考辨详实,新见迭出,除“柳永年谱稿”和“柳永词系年考签”外,还有作近年来关于柳永生平、交游的考略以及柳永词的师承、影响等评传章。  相似文献   

9.
李益事迹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益事迹考述吕庆端最近几年,随着唐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对李益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应的注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首先,关于李益生平事迹的考订有了较为详细、系统的成果。其中以卞孝萱先生的《李益年谱稿》①和谭优学先生的《李益行年考》②两篇文章为详,解决了不少疑...  相似文献   

10.
元遗山金亡后所作20余首诗的具体写作时间,李光廷《广元遗山年谱》和缪钺《元遗山年谱汇纂》或未编年,或编年有误。笔者于从事《元遗山诗集编年校注》的工作中,根据新发见的史料及研读文本所得,对上述两谱中相关内容的阙误作了清理、辨析、补充和订正,并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描绘瑶族生活的诗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除这首诗外,刘禹锡还写了《莫徭歌》、《蛮子歌》等诗作,对瑶族先人的生活习惯、婚姻制度、生产情况、风土人情作了生动的描绘,给我们留下了独具一格的古代瑶族风情画。下面,仅就《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谈一些肤浅的看法。先看题目。连州,现广东连县县城。  相似文献   

12.
唐韦绚所撰的《刘宾客嘉话录》是唐代笔记小说中价值较为突出的一种,所涉内容较为广泛,国朝文人剧谈、卿相新语、朝廷政事、经籍诂训及趣闻佚事无所不收,这给我们研究刘禹锡及中唐政治、思想、文学提供了重要史料。该书文学史料价值尤高,书中所记诗文评论和文人轶事,对研究刘禹锡的诗文主张和中唐文坛动向,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而所收的佚文佚句,又可以为后世的辑佚提供佐助。  相似文献   

13.
杜牧(八○三——八五二),字牧之。他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家,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较高的地位。历代对于杜牧的研究,成就很高,尤以今人缪钺先生的《杜牧年谱》较为详备,特别是《年谱》给诗文编年,对研究杜牧及其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笔者读了杜牧诗文及《杜牧年谱》,受益很深,启发很大,因而就以《杜牧年谱》中的编年诗文为基础进行研究,订正其中部分错失,对《年谱》中没有编年的诗文,尽可能地编年。本文列入的杜牧诗文共二十二篇,其中诗十八首,文四篇。有关杜牧的部分行年,仍参照《杜牧年谱》,特此说明。限于笔者学识浅薄,文中错误定然不少,敬请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文名家,傅璇琮先生素以卓越的学术建树和博雅宏达的人格魅力闻名。自20世纪50年代始,傅先生便潜心于学术,尤其是70年代以来,随着《唐代诗人丛考》、《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索引》、《李德裕年谱》、《唐代科举与文学》、《唐  相似文献   

15.
刘禹锡是中唐的一位著名诗人,在当时即被白居易称为“诗豪”。但关于这位“诗豪”的婚姻问题,两《唐书·刘禹锡传》无只字记载.唯们日唐书》本传仅云:“子承雍,登进士第,少有才藻。”建国后,卞孝先生在《刘禹锡年谱》中首次对其婚姻概况进行了勾勒,认为:“妻D氏,先卒。继配D氏。”据此可知,刘禹锡一生凡两娶。卞州普》的依据是,首次结婚有刘禹锡的《伤往赋》及序可证,续弦则在《传信方》中有所记载。具体则为:禹锡《伤往赋》平云:“予授室九年而统。”其时禹锡约三十岁左右《赋》云:“坐匡康兮抚婴儿。”可见有一子系元配…  相似文献   

16.
刘禹锡、柳宗元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的始年,学术界要么漠视,要么避而不谈,实在绕不过去则存疑,则云早年交游无考,如为这些诗人作年谱、编年笺注的朱金城、卞孝萱、陶敏、施子愉等,大致不外乎这几种情况。但事实上,对这段历史中的人事关系作一个精细的梳理后,便能发现,刘、柳与元、白的交游始年当在贞元十九年(803年)。考定刘、柳与元、白交游始年在贞元十九年的意义在于,通过这点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贞元、永贞、元和之际当时复杂的人事关系,尤其是对元、白早年的政治态度和倾向,能够得出新的定位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1 《吴郡志》卷十一《牧守》:“范传正,字西老,为苏州刺史,有殊政,进拜宣歙观察使。在刘禹锡后。”按:《旧唐书》卷十五《宪宗纪》:“元和七年八月甲辰,宣歙观察使房式卒。丙午,以苏州刺史范传正为宣歙观察使。”《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六月(按当大和五年),授苏州刺史,就赐金紫。”据卞孝萱先生《刘禹锡年谱》考证,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大和五年十月,大和六年二月抵任。则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范传正罢苏州刺史任后二十年。  相似文献   

18.
【背景链接】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一生经历坎坷。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略论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寓言文学发展的贡献,着重分析了他在寓言诗创作上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界对竹枝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论刘禹锡《竹枝词》;二是考辨竹枝词的源流;三是地方性竹枝词研究。而关于唐代竹枝词的流传地域及传播方式,尚未有专门的考证。笔者通过对《全唐诗》中相关史料的钩稽认为,早在唐代,巴渝竹枝词就在长江沿线广为传播,向西传到长江上游的四川,向东经过两湖地区,传到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