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表达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起努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的基本原则,更加突出重点行动领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拓展和延伸,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从辩证统一的视角来看,全球发展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制度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方向指引,全球发展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虽然全球发展倡议有助于加强丰富国家间的利益,促进国家间的认同以及加强国家间的相互依赖,进而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也面临着世界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美西方国家污名化和逆全球化思潮冲击等限制因素。展望未来,中国应立足自身发展经验,创设全球发展知识分享平台;加强发展机制对接,完善现有国家发展制度体系;布局国际发展合作,构建全球发展倡议合作网络,聚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打造发展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罗惠翾 《民族研究》2022,(6):44-54+139-140
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理念出发,尝试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呈现,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为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世界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体化为人类共同行动的现实表达。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国际视域中最重要的时代性议题之一,在全球治理、共同体构建、文明形态变革等不同层面都具有崭新的世界历史意义。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直面当下全球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它超越了零和博弈与霸权治理的思维定式,确立了合作共赢与共同治理的新型体系和法治、善治、共治的具体方略,具有显著的对外战略意义。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构筑一种主体与共同体相统一的共生系统。它是一种对全新的共同体的积极建构,而非对现存资本主义共同体的被动接受,对整个世界秩序的当代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真实地切中各国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诉求,突破欧洲文明中心论的禁锢和宰制,根植于中国独特的文明基因和发展实际,吸纳人类现代性文明成果,开启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蕴含着人类生存方式变革的文明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国提出以来,在国际社会逐渐深入人心,也受到日韩学界的广泛关注。就研究路径而言,日韩学者主要从“褒扬论”“可行论”“关系论”“输出论”“威胁论”“辞令论”等路径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这一解读过程中,日韩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诠释和态度与中国之本意存有一定的认知误差甚至污名之论调,但也不乏客观、温和、中肯之认知和评价。面对日韩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趋向特别是污化态势及其舆论、政策和国际影响,中国既要通过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等国际传播类举措回应日韩学界的多元解读,也要继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际行动和大国担当推动中国理念在国际社会更加深入人心,更要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从而打破国外反华势力试图动摇中国工作重心的图谋,同时增强国家合理抵御外部反华势力对华联合打压遏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的边疆实践,是新时代以来党推动边疆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成功实践的系统论述和经验总结,具有共同性、开放性、可持续性等地域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三个共同体”构成了边疆地区现代化实践的三重演进逻辑。研究表明,坚持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措施;坚持把统筹安全和发展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指导;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疆成功实践的主要表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边疆实践为世界各国解决边疆问题提供了一条可选择、可复制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世界充斥着以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为基调的矛盾和冲突。两个共同体理念对内坚持铸牢全体中国人民组成的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推动构建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理念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国家的公民民族主义、世界公民主义及国家联盟理念。在思想渊源上,两个共同体理念既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思想及全球化命运观,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思想。在全球化遭遇空前挑战的今天,两个共同体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容江  廖华 《民族学刊》2023,(11):118-124+169
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需要综合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维度深入挖掘,提升海外传播内容的文化吸引力和价值感召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需要坚持根植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相适应、与中国具体实际发展现状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指向。针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内容同质、方法单一与边界模糊等问题,通过把握发展大势、加大技术迭代、培育文化共生,推进海外传播的秩序重塑、队伍赋能与样态革新,推进文化交流与对话、文化教育与传承、文化产品与创意产业、文化外交与国际合作,构建海外传播新的秩序与范式,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李志农  邬迪 《世界民族》2023,(1):101-113
尼泊尔利米谷地与我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接壤,跨境贸易历史悠久。利米人与我国藏族同源,历史上王系的频繁更迭,致使其在归属问题上错综复杂。根据1961年的《中尼边界条约》,利米地区划归尼泊尔管辖。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兴边富民”的政策背景下,尼泊尔利米人直接或间接地成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兴边富民”政策的受益者、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推动者和传播者。关注利米人及其中尼边境贸易生活,对我国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复杂化、霸权强权羁绊、国际公共产品严重短缺、保守主义强势反扑等因素的叠加冲击下,全球治理体系不堪重负,存在严重的治理赤字。其根源在于主导上一轮全球化的自由主义的主权多元化的全球治理方案,由于其意识形态底色,无法适应大变局时代全球治理的客观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作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全球治理方案,其逻辑起点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倡导各国建立起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其目的是通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相比于自由主义的主权多元化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具有发展层面和人权层面的双重优势。  相似文献   

10.
礼仪伦理是中华各族人民在修身、行事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准则,是各民族共情、共享、共生的隐喻纽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视阈下实现礼仪伦理的现代价值再创造,通过理论逻辑中蕴含的文明共同与“古今通理”、社会交往与“形神统一”、民族互嵌与“美好生活”,并以“礼”为核心在历史逻辑表达中构建了各民族在生活礼仪上的“互联共同体”、人生礼仪上的“纺绳共同体”和生产礼仪上的“命运共同体”,在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交织叙议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中的礼仪伦理理念、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礼仪伦理维度、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礼仪伦理实践以及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礼仪伦理价值,呈现出礼仪伦理价值效能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一种和而不是分。这是一种不同之和,"一带一路"之和,文化自觉之和,一种容器隐喻意义上的"鼎和五味"之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这样的一种"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契机,由此而呼唤一种"一带一路"的人类学,这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需。在此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去重新发现人类文化自身所拥有的互惠之和。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各民族融合发展进程中,励精图治的执政者通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践行民本思想,促进国家的安定发展,有效提升各族民众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大大增强的思想动力。民本思想基于其内在的包容性、普适性价值和共享价值,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增强的精神框架,推动各民族互助共鉴、彼此认同、融合共进,构建中华民族的共享历史记忆、共同价值追求和共同命运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价值引领。新时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民本思想进行创新性和超越性发展,秉持“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王舫 《民族学刊》2021,12(5):24-35, 109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各民族命运与共而形成的。中国在战“疫”中实现了中华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与升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它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础,蕴含着中国国家建构的价值指向,是验证中国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中缅边境战“疫”叙事,即境内外中华儿女对祖国边境疫情防控网格治理现代化的认知,强调在后疫情时代,各民族同胞要坚守为民、团结、奉献、奋斗及天下等战“疫”精神,增强“五个认同”,确保战“疫”的伟大胜利,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承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周超  刘虹 《民族学刊》2021,12(1):19-25, 85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基本逻辑是一个从"求同存异"到"聚同化异"的过程,旨在构建一个多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共生关系与共生状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效建构必须赋予"共生"的理念,以责任、族际、文化、利益、命运为共生单元的建构逻辑,进而推动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全面建构。  相似文献   

15.
彭福荣 《民族学刊》2020,11(1):1-7, 119-12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一条心投入疫情防控,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再一次感受了中华民族灾难治理传统和独特制度优势,又一度激发了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再一次凝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上。但治理体系能力不完善、舆论宣教引导不充分、国际反应的心理预期和实际状况不对称,可能诱发民族主义情绪,必须防范其非理性化发展和表达。因此,在爱国主义旗帜下,深入有效地推进疫情防控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持久和平、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一个开放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20世纪初,列宁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这一超越一国民族共同体的思想。21世纪习近平基于中华民族及世界各民族整体利益和命运,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尽管两者由于历史背景、社会发展条件以及现实的国情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理路,列宁以实现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解放为要,习近平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但两者在多个方面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和共同的价值指向,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是运用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和民族自身发展规律问题的深刻认知,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时代思考视角和深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情怀。  相似文献   

17.
中缅两国在历史、地缘、文化及族群等诸多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发展命运紧密相连,双方以区域及全球性的共同发展为基点形成共识尤为重要。中缅边境世居民族毗邻而居,相互影响,边民流动频繁是边境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中缅边境外籍边民跨境流动中的避战边民、务工、婚姻管理、回流边民是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缩影。缅北民族武装冲突长期存在的影响,中缅跨境民族人口的非法、无序流动加剧,导致非法入境、非法滞留、非法务工等“三非”问题非常突出,且有向国内蔓延的趋势,影响国家安全、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从中缅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看待这一现实,以更大的发展格局应对问题风险与挑战,是我国提升边境地区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要求,是积极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8.
王万平 《民族学刊》2019,10(4):17-26, 102-105
南方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民族流动的通道,而且是一条文化交流的通道。作为许多古老民族生活和迁徙的通道,沿线不同民族在移动的过程中,文化交流交融不断深入和加强,形成了虽然各具特色但又多民族共享的节庆文化。本文主要介绍南方丝绸之路上民族的流动和文化的互动、交融的历史,以及由此所生成的文化共享,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提供一个典型案例,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乃至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陷入低迷,经济全球化逐渐遇阻,逆全球化浪潮甚嚣尘上。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习近平主席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战略构想、理论创新和时代价值三重维度诠释了新型全球化愿景,为人类与世界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新型经济全球化站在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是对传统经济全球化的超越和升级,是破解逆全球化的思想武器,是引导新时期经济全球化走向的科学方案,为新时期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讨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共同体”内涵的阐释,总结出“共同体”公共性的固有之意及其表现形式.深化对“共同体”逻辑构成的认知,揭示“命运共同体”国家间具有依存性的应有之意,阐明“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四个基本层次.在“命运共同体”共性基础上提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特有之义——交融性,赋予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新的内涵.通过坚持和平发展原则、奉行“亲诚惠容”的近邻外交理念以及构建“一带一路”合作新格局,促进中国与东盟形成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