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中远没有形成真正的“天人合一”思想,但是孔子对“天”的态度已经明晰,他对其神秘性“敬而远之”,对其神圣性则“敬而行之”,体现在天人关系上,则隐含了多层次的“天人合一”思想意蕴,具体包含“天意人承”“天启人合”“天命人成”三个逻辑层次。在“天意人承”层次中,天是外在于人生命活动的神秘之天;“天启人合”层次中,人与天的神圣之德相合;“天命人成”层次中,神圣的天与人之间双向印证、双向成就。三个逻辑层次在文本中相融相就,为后来的“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基础。经过后世儒者的继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并成就了今天中国担当精神的风貌,兼具理性积极的担当之勇、全面兼顾的担当之智、自觉自愿的担当之乐。  相似文献   

2.
解决目前我国经济与文化、特别是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必须寻找理论基础,这就要深入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本文认为“社会存在、意识”两层次结构不能准确阐述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现实生活、文化精神、社会存在样态、思想观念”四层次结构,作为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由此出发,阐明中、西文化精神在根本上不同。西方文,化精神是“执”,中国文化精神是“无执”。文化精神不同之根基在于现生活。现实生活之“生活态度”分析为“理论态度、实践态度、审美态度”三重结构。现代中、西生活态度之区别主要在道德领域。在这个领域,西方人一贯取实践态度,中国人则取审美态度。中、西文化精神之融合取决于生活态度达到一致,即在道德上或西方人取审美态度、或中国人取实践态度,这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始终,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合-分-合”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观念所蕴涵的“合-分-合”的思维模式,注重人与自然、天性与德性、身心与天道的区别与联系,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自身内外的和谐、协调发展,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美学认为,“人”应该回复原初纯真心性,以保持自然本真的生存态。超越人的世俗欲念与是非观念,澄明“人”的本心本性,以本真自然之性与“物”性冥合,“以物观物”,从而达成本真自然的生存域。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就是以“虚静”之心观物,得“物”之自然本性,以达到“朝彻”、“至诚”的境域。在中国美学看来,“人”与天地并立为三,天人相通,能尽“人”之心,“便与天同”。这样,遂使中国美学所主张的本真生存活动呈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5.
短篇小说《日用家当》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权力运动为背景,刻画了母女三人对美国黑人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以及黑人妇女的生存状况。本文从美国黑人文化遗产和文化身份认同的视角,围绕“我是谁”、“我与什么认同”两个焦点,对母女三人予以评价和剖析,以凸显该小说深层的社会意义、时代意义及对美国黑人文化遗产应持的价值观与态度。  相似文献   

6.
“游”和“游戏”作为分属中西方美学的两种不同的审美态度,在内在精神上存在着深刻的差异。它们虽然都以消解人现实存在的悲剧性为前提,但却走向了不同的两极。“游”以消除人的感性生命为代价,在与天冥合中寻求逍遥;“游戏”则强调感性个体存在的和谐,在与现实的抗争中寻求人性的完满。因此,对具有不同个性的中西美学而言,难以产生出完全相同的审美态度;所谓具有普遍性的审美规律在此也失去了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主观性的视角、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分别对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四个标识被动义的词语进行了分析,在“被”字句中,说话人的主观性是最高的,“叫”、“让”被动句次之,“给”字被动句的主观性是最低的,这是由这四个词语语法化为被动标记的语义基础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袁飞  马彩霞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4):95-97,126
专题教学法是指打破“纲要”课原来的内容设计,将全书上中下三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主题重新概括和分类,最后形成若干个“分而各自完整、合而可成整体”的专题单元。在实践教学中,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成9个专题,共28个学时,进行专题法教学,达到了“老师爱讲,学生爱听”的教学效果。在专题法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三个原则:整体性原则、正面性原则、知识趣味化原则;处理好三个问题:“纲要”课的定位、“纲要”和中学历史教学之间的关系和教学内容的“广”与“杂”。  相似文献   

9.
蒋庆先生认为“读经”运动在于培养文化自觉,以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但笔者从能否全面认识自己的文化、能否达到对自己文化的自觉认同、能否具备文化的世界眼光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认为“读经”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运动,而只是“文化自尊”的反映。笔者同时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早日从文化自尊走向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嬗变是一个经典的社会科学研究议题。本文立足于现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讨论,通过道德观(人与人)、家庭观(人与家)和政治观(人与国)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强调了传统文化中“仁”、“孝”和“忠”三个基本主题。围绕这三个主题,本文基于社会学关于中国社会变迁所积累的经验事实,论证了当代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变迁的基本方向与形态:“仁”的观念从内外有别的差序交往结构逐渐转向内外平衡的宽半径合作;“孝”的观念从权威关系主导逐渐转向权威关系和亲情关系的有机统一;“忠”的观念从文化为中轴逐渐转向文化信赖与制度化评价并立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三个向度体现出了对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因为“民胞物与”是其基本态度;“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是贯穿其始终的主线;赞天地之化育是其归属。加强对其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汲取我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以中西文化和认识论的主流特征而言,西方文化和认识论属于科学文化和自然认识论,中国文化和认识论则属于伦理文化和道德认识论。中西方文化——认识论的不同,和中西方人与世界的不同关系紧密相关且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中西方人们对待世界的不同文化——认知态度。这种不同态度表现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各个方面,即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在中西方特定的文化——认识活动背景下,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对世界的态度是不同的。在西方,人与世界的关系表现为二分和对立,因而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中国巴赫金接受史中关于其《弗洛伊德主义批判纲要》的接受史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在对此的接受中出现了一连三个译本的重译与实际接受中的沉默两种迥异的现象 ,译介者的一厢情愿与接受者的沉默态度的反差提出了接受史中重要的“可接受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政治态度的代际传承是一个混合了政治态度形成的内因和外因的综合性机制。国外在政治态度的代际传承研究上已经取得不少成果,而国内鲜有研究。笔者以265对亲子样本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地分析了政治态度家庭代际传承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对政治态度的分析从一般社会态度、基础政治态度和具体政治或政策议题的态度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发现,在一般性社会态度和基础性政治态度上,中国人政治态度的传承较为明显,而在具体的政治或政策议题上,这种传承则因议题不同而有所不同。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在亲子态度的传承机制上是通过“父母人格—子女人格—子女态度”的路径产生影响,而非“父母人格—父母态度—子女态度”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今后中国人政治态度代际传承的研究重点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第三代诗歌出现于 80年代中期。“生命意识”是第三代诗人的艺术主张 ,也是第三代诗歌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生命意识”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对待“性”的态度 ,一是对待“死亡”的态度。第三代诗人认为 ,应突破对性的禁锢和压抑 ,大力张扬人类生命的原始本能 ;而对待死亡 ,第三代诗人则采取了“面对”、“歌颂”、“渴望”的态度。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对第三代诗歌的“生命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LexisNexis新闻语料库,以《中国日报》《中国日报美国版》和《中国日报欧洲版》有关“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报道为语料,综合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力动态图式模型、话语分析等方法定量和定性考察《中国日报》三个对外版本对“进博会”话语报道的差异及情感态度的异同。研究发现三个版本在进博会相关报道中态度保持高度一致性,在对外宣传中做到针对性传播,高度基于事实、实践而得出结论,塑造并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具有良好的取效性,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有力外宣媒介。  相似文献   

17.
学术信息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误区汪信砚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撰文指出,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三个较为典型的误区:教科书批判情结,形式主义的“学术性诉求”和对洋教条的迷信。作者认为教科书批判情结的态度是非历史的,给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带来了一些坏的影响,不利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针对一些人所选择的对现实生活乃至整个外部现实世界采取规避态度的形式上的“学术性”,必须突破对学术的纯形式主义理解,特别是要破除那种对学术与政治,与现实关系的狭隘看法。注重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从全…  相似文献   

18.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中国古代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必要从“行为规范”、“支持精神”和“相关思想”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分析和阐述这一思想资源。在“行为规范”方面,儒家所主张的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支持儒家生态伦理的精神主要是一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而两个对环境保护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的思想,则一是涉及对经济及物欲的看法,即限度和节欲的观念;一是涉及对人和事物的一种基本态度,即一种中和、宽容、不走极端,“不为己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过程。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互为前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庄子与存在主义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异同:1、人格和精神方面,庄子强调独立、自由;存在主义主张“自我”.2、审美方面,庄子认为自然是最高层次;存在主义则以人的生存,价值为中心。3、处世方面,庄子采取“安时而顺处”的态度;存在主义却要求“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