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治理绩效高低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8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绩效总体处在中等偏上水平,但治理绩效在社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社区治理绩效主要受到社区社会结构、社区社会资本、社区组织资源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在可视性和非可视性社区治理绩效上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发现,社区社会结构对社区治理绩效的客观影响会受到社区治理行动主体的调节,同时我国城市社区并没有呈现出西方社会发现的社区分层地位与社区治理绩效之间的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资源型地区社区基于自治乏力与治理格局碎片化、复杂责任主体的场域交互以及各类特殊人群与利益分化等问题,形成了鲜明的资源型城市社区的治理特征。从“政党—国家—社会”的三元理论视角出发,聚焦于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社区治理转型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思考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深层逻辑内涵,尝试回答党建引领逻辑与治理逻辑如何在基层社会的实践中真正有机结合形成统一体。山西省D社区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依赖组织整合、链式嵌入与双向政治动员的三重复合逻辑,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供组织、动力资源,构建政党整合下的资源型社区治理模式,能够有效破解资源型社区的治理困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实现我国资源型地区基层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治理是新时代中国改革的目标与关键内容,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着力点。在城市社区中,多民族社区由于异质性突出对实现治理有更迫切的需求与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从社区治理结构的角度切入,选取兰州市L社区为案例,通过对该社区2008年、2018年的田野调查,归纳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结构的演进特征,以便为进一步推进此类社区实现治理提出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在治理语境影响下,城市多民族社区参与治理的组织已趋于多元,但社区居民一直游离于社区治理之外,参与治理的组织呈现出弱网络合作关系,制度与资源影响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未来在社区治理主体培育方面,突破的重点是居民参与;为形成多民族社区内各参与组织实质性的合作关系,需加强制度供给和提升组织的资源汲取及互给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来促进居民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已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东西方社会中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强调了居民参与对社区治理的重要性;论述了社区社会组织是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提出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机制的措施,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5.
在家庭小型化的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福利治理是国家、市场和社会的福利治理博弈与考量的必然结果,也是作为减轻国家福利、家庭福利供给压力的重要途径。文章追述前沿文献,重点梳理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福利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面临的困难及其研究前景,并指出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福利治理的研究应以福利治理主体间的竞争与合作为立足点,应通过实证研究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福利治理提供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6.
同饮一壶酒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公共精神,是和谐社区的最好写照。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理念要求社会解放,政府放权于社会,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解放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资源重新得到整合,社会结构变迁,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使单位制解体,街区制逐渐完善,中国向社区治理转变,逐步形成了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结构和351社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社区治理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撑。基于参与治理的过程视角,上海P区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前期针对需求发现的社校合作策略、参与中期基于优势视角的资源整合策略和以契约及平台为基础的协同共治策略、参与后期基于过程目标和社会影响力维度的效应评估策略,为当前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社区管理政策从社区服务领域逐步扩张到了社区参与领域,提出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区建设",并且在社区服务和社区参与领域都不断培育并完善社区治理的功能。社区服务与社区参与成为社区治理的两大功能任务。社区服务是社区治理的基础,是社区治理功能发挥的首要任务。社区参与是社区治理功能发挥的动力来源,是社区治理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创新社会治理"精神为指导,对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进行阐述,对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对老年人家庭状况、社区认同、社会资本、政治素养、公共精神、社会关注导向等影响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因素展开了分析,并对完善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一些较好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在技术手段、目标设置与治理格局诸多方面呈现出新型治理意蕴。但实际运行中,由于当前基层综合治理体制组织资源、制度资源的薄弱,导致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和结构面临了诸多困境和问题。从根本上看,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一项社区公共服务,同时也属民生法治领域的治理范畴。由此,在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下,必须建构与农村社区法治需求相适应的民生法治体系,以“共治”为思路推进政府、社区与居民依法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以“民生”为前提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矛盾纠纷治理,以“法治”为保障努力把社区矛盾纠纷的解决纳入法治化轨道,从而形成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实现以民生法治为导向的基本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转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比较与反思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体制问题、社区管理主体问题及社区管理资源问题,提出了转型时期的社区管理必须创新并完善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系,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向为行政指导下的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管理主体应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社区管理资源应通过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实现从"行政管制"到"社区治理"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2.
社区治理必须树立现代治理理念。政府与社区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必须彼此交换资源、合作互动、持续协调才能顺利实现各自目标。目前政府与社区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关系尚未理顺,政府职能转变进程的滞缓和主导性强势行为直接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效果。要改变现状,政府必须正确定位,摆脱自身社会管理的重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培育发展社区自治组织,使之有能力以主体姿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会管理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区治理历经多年的发展,如今社区治理面临单一科层制体制在社区治理中的局限、治理资源有效分配不足、治理主体参与不足等难题,造成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社区的公共性不足。公共性不足导致城市社区居民缺乏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意愿,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共价值的实现是城市社区治理的目标追求和价值支撑,纵向科层制与横向自组织之间的“嵌入式”合作治理模式应作为我国城市社区基层的治理模式选择,发挥参与社区治理的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扩大群众参与面,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文从城市社区治理的公共价值内涵入手,以公共价值理论和网络治理理论为基础,探讨社区公共价值的构建对社区治理体系的深远影响,剖析制约城市社区治理公共价值有效性实现的深层原因,提出城市社区公共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市社区的治理不仅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有密切联系,还关系到基层的和谐稳定,与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区内的老年人群体作为居民参与的重要力量,其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对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城市受制于自身发展的历史路径依赖和资源限制,其老年人群体的社区参与效果不佳。忻州市作为典型的中小城市,其老年居民的社区参与呈现出参与感薄弱、对社区事务知情度不高、参与层次较低和缺乏参与的条件和保障等问题,需要通过引导老年居民转变观念、完善社区建设以满足老年居民的参与需求、转变政府职能这三条途径来加以促进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社区治理必须树立现代治理理念。政府与社区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必须彼此交换资源、合作互动、持续协调才能顺利实现各自目标。目前政府与社区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关系尚未理顺,政府职能转变进程的滞缓和主导性强势行为直接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效果。要改变现状,政府必须正确定位,摆脱自身社会管理的重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培育发展社区自治组织,使之有能力以主体姿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会管理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在现阶段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社区生活和工作的城镇化背景下,须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当前,社会组织已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着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大、绩效不理想等问题。对这些问题,须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以提升城市社区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时代背景下, 如何调动城市社区成员参与积极性, 促成社区范围内 党、 政、 社、 居民四重协作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重要任务, 任务的不断实化需要追溯至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 “动员” 优势。 历时性考察将关系式社区动员锚定为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重要动能, 在 “城市社区” 治理场景中的共时性考察则昭示了内嵌于其中的路径连接角色、 成员整合角色、 情感驱动角色及要素运作角 色可发挥促进社区内部达成共识、 构建有机协作团体、 激活社区内生动力、 整合治理资源的四重效力, 进而 实现动员-参与的效能转化。 然而, 当前城市社区中党政包办的思维惯性、 社区精英的悬浮化、 共同体验的 离场及互动过程的脱域持续 “对冲” 关系式社区动员的效能。 为此, 须以正式性制度关系和非正式性情感 联结为着力点, 将关系式社区动员融入城市社区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作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治理的水平与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治理的水平。从政府治理的视角来看,要使民众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需要对社区的治理进行深化和完善,统筹公共发展和社会治理,使政府和民众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对贵阳市G社区公众参与问题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法制建设;二是改变政府治理思路;三是加强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改进工作方式,反映社会职能,使其更好地发挥管理职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成为社区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9.
路行者 《社区》2014,(34):22-22
为推动社区居民充分参与社区管理、活动和服务,整合各种社区服务资源,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向专业化、公益化发展,达到社区和谐自治、满足居民服务需求的目的,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探索推出了“5+X”社区参与机制,使用专业的社区工作方法和手段,吸引、吸收、壮大社区各种志愿者队伍,并加以引导和规范,推动社区居民充分参与社区管理、活动和服务。  相似文献   

20.
时静 《国际公关》2023,(1):61-63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对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实现提质增效做出了严格要求。在城乡社会治理中,社区治理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根本选择。作为社区的主体,社区居民与城乡社区建设发展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对城乡社区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多举措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对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