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红梅 《学术交流》2003,(7):129-131
通过对“三言”、“二拍”中形容词、动词AABB重叠式构成条件的全面考察 ,可概括出形容词重叠为AABB式的一般要求 :所表性状、情态 ,轻微含混 ,A和B语义上要具有相关性 ,是常用的中性词、褒义词。动词重叠为AABB式的一般要求 :所表的动作行为具有反复性 ,A和B在一定的情境内具有相关性 ,具有不庄重色彩。  相似文献   

2.
动词重叠与不重叠,采取什么方式重叠,都受一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动词的语义、结构以及它所出现的语境三个方面。语义、结构是决定动词重叠的内在因素,是静态的,而语境则是影响动词重叠的外在因素,是动态的。对语境因素的考察主要从语体、句式、时态、句法功能、语言心理环境等方面来进行。从语体来看,口语体的重叠明显多于书面语体;而一些在其它场合不能重叠的动词,在有些否定句、致使句和能愿句中却能重叠;在一些未然动作的场合,可重叠的动词范围更广;此外,句法功能和表示说话人意图的语言心理环境对动词重叠也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3.
西南官话动词重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梅 《学术交流》2006,(11):158-160
西南官话的动词重叠主要有V倒V倒、V起V起、V着V着、V下V下、VV神等。在具体用法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趋向性,即“X”为持续标记的动词重叠式可进入动词重叠句。而“X”为词缀的,一般不能进入动词重叠句,多充当谓语、状语。每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有一定差别,但重叠手段作用于动词使这些动词重叠式在语法意义上表现出一个共性,即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非限定动词亦称非谓语动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谓语,因此没有语法上的主语。但非限定动词仍保留动词的许多特征,因为它表示的是动作。既是动作,就有动作的执行者,因此非限定动词在意义上是可以有主体的,这种在意义上的主体语法上叫做逻辑主语。  相似文献   

5.
闫顺英 《阅江学刊》2013,5(2):137-141
“使”有两种用法:一是表动词的“役使”,是常语;二是表“致使”,为连词,分别相当于英语的“enslave”和“cause”。古代文献中表“役使”和表“致使”的“使”都是动词。汉语中词和句法结构不是一一对应的,这两个不同的意思是由语境赋予的:如果前面是人,施事性比较强,表示主观情况,则表示“役使”;如果前面是一种客观情况,是一种行为导致另一种行为发生,则表示“致使”。表“役使”既可以表示动作实现,也可以表示动作没有实现,而表“致使”则表示动作一定实现了。  相似文献   

6.
考察现代汉语发展史可以看出一种趋势,就是兼类词逐渐增多。其中,由动词变为动名兼类、由名词变为名形兼类、由形容词变为形动兼类这三种量最大,且名动形相互兼类的词还将增多;而形容词变为形名兼类、名词变为名动兼类的则相对较少。 (一)由动词转为动名兼类 这种兼类是最常见的,它在发展中逐渐增多。其原因是: 1.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而这种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所凭借的材料或手段以及动作、行为的施行者等,又该如何指称呢?有时,人们没有另造新词,而是通过借代手法,直接用指称该行为动作的动词的形式指称与之有关的名称方面的意义①…  相似文献   

7.
王红梅 《学术交流》2005,(2):148-151
吉林洮南方言中的持续体相对来说较丰富,可以通过“动词+持续体‘的’”来表示。持续体范畴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在动词后加持续标记“的”,一种是动词重叠表持续。有的还是持续标记与重叠手段的叠用。  相似文献   

8.
袁梅 《唐都学刊》2002,18(3):98-99
大多数语法著作中 ,将“V1着V2 ”两个动词连用的结构划归连动结构。但是从分析动词V1的语义特征入手 ,可发现动态动词V1后附“着”构成的“V1着”与“V2 ”之间 ,是动作持续的共时同现性关系。静态动词V1后附“着”构成的“V1着”与“V2 ”之间 ,是动作行为的方式与动作直接组合的修饰性关系。因此 ,应当将该结构判定为偏正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形态学角度论证英语是分析、综合性参半的语言,汉语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英语动词时态是以动词形式变化来表示句子中谈到的动作、状态的时间关系和说话的时间.汉语动词时态是通过单独或组合词汇来表示句子中动作的发生和状态持续的时间.从两种语言的时态研究入手,分析和比较各自的特点,有利于更为准确地描写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现象和范畴.  相似文献   

10.
东北方言的AA式叠音动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文振 《学术交流》2006,(11):153-157
东北方言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叠音动词,其中以AA式的最为典型。这类动词从构成方式上看,可分为叠字的和叠词的两类;从语音形式上看,均为重轻型;从语义内容上看,可分为动作行为、言语声音、状态变化、心理感受等各类;从语法特征上看,它们既不同于叠音状态词,也不同于单音动词的重叠式,它们与后两者是形同而实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情态动词(ModalVerbs),有的语法家把它叫作情态助动词(Modal Auxiliaries)。它既是一种助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又有其本身的词义。其功能是表示说话人对所说动作或状态的看法,或表示主观设想。情态动词在英语中虽然为数不多,但用法复杂。同一情态动词在不同语句中和不同场合,常有不同的翻译和解释。如情态动词can,可表示能力(Abilitt)表示许可(Permission),也可以表示可能性(Possibility)。请看下面的例句:  相似文献   

12.
王红梅 《学术交流》2007,(12):170-172
语言是具有系统性的,这种系统性体现在语言的各层级范畴内。汉语共同语中存在五种不同的动词重叠式,这些动词重叠式有着各自不同的分工,具体用法各不相同。这些分工不同的动词重叠式构成了一个动词重叠系统,是语言的系统性在动词重叠上的体现。对共同语动词重叠进行考察,目的在于探究在"系统性"的调配下,共同语各动词重叠式的共性及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3.
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ABB的状态形容词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玉明 《唐都学刊》2003,19(2):121-124
从功能上看 ,动词重叠后可以是动词 ,还可以是状态形容词。前者 ,人们已经给予了足够的注意 ,后者 ,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ABB在表义和句法方面都有明显的状态形容词功能 ,语音形式上也有与动词功能的AA、ABAB式不同的特点。对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ABB状态形容词功能的考察 ,有利于对动词重叠功能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说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说略[韩]金明子本文首先归纳一下动词重叠的格式,然后分析动词重叠的意义和功能,最后讨论一些相关的问题。(一)动词重叠的格式1.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格式(1)AA式:看看(2)A了A式:看了看(3)A一A式:看一看(4)A了一A式:看了一看...  相似文献   

15.
将各种语法论述中早已反复涉及。似乎已成定论的趋向动词“来”、去”提出来 讨论,是基于笔者的看法;迄今为止的所有观点,都没有或没有完全揭示出问题的实质。且以《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释义为例; 来;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 去: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①它们表示有方向的动作;②方向是以说话人的位置为立足点。但这种传统观点所不能解释的,至少有两种情况。其一,在书面作品中的情节描述里,并没有说话人出现,这时“来、去”的方向立足于什么?其二,诸如“书从他手里掉下来…  相似文献   

16.
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凤兰 《学术交流》2008,(5):144-147
在现代汉语中,"来"有表示目的之用法.但只有用以连接分句的"来"才真正表示目的,而用在介词结构与动词短语之间的"来"以及连动句、兼语句中的"来"不表示目的,其作用是凸显前边表示方法、手段、途径的状语,可以看作是焦点算子.表示目的的"来",后边为动宾短语,其中的动词一般为双音节的抽象动词,且必须带有受事.表示目的的"来"与表示目的的"以"用法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可以互相替换,有时不能.  相似文献   

18.
付晓秋  李莉 《学术交流》2012,(5):202-204
内隐知识指的是那些控制行为的知识与报告如何控制行为的能力相分离的知识。作为一种难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知识,很难通过测量来揭示它的结构与特征。情境判断测验作为测量人们在不同情境中对不同行为反应进行评价的方式,能够模拟复杂的工作情境,在一定解决压力的基础上更好地捕捉那些来自于实践的行为,因而成为测量内隐知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徐今 《社科纵横》2013,(1):352-353
宋代是V一V的产生时期,V一V产生之初是动量结构,随后性质发生分化,发展出准动词重叠式和动词重叠式,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不定的少量,主要是表示程度轻和时间短。  相似文献   

20.
曹爽 《社科纵横》2009,24(3):93-95,98
通过和普通话对比,认为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有着特殊的句法特征:修饰形容词时,在使用范围、重叠形式、与"的"的搭配、句法功能四个方面和普通话程度副词"老"存在差别;能够修饰动词和动词短语;能够和否定副词"不"连用,构成两种否定形式。语义上,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含有情态义,加强了说话人的语气。语用上,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可以用于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