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要VS不要     
即便是运转良好的企业,也经常会 产生一些“坏消息”,譬如某些产 品的市场形势严峻、企业利润下 滑,以及各种形式的企业危机,等等。有些 老总习惯于向员工报喜不报忧,他们怕告 诉了员工真实情况,会影响企业的凝聚力 和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使员工对企业失去  相似文献   

2.
陈雪频 《领导文萃》2006,(12):145-147
“说要的”不如“想要的”假如老板想为每位员工送上—份新年礼物,并有三种选择:八百元现金红包、八百元提货单和八百元“金茂凯悦”抵用券。如果让员工选择的话,大多数人会选择八百元现金红包,因为很多人觉得有了钱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但这种礼物并不是让员工最开心的礼物,最令员工开心的礼物是“金茂凯悦”的抵用券。因为八百元现金红包只会让员工开心—下,等把现金存到银行里很快就忘了;而很多人平时想去“金茂凯悦”而没有足够的理由,“金茂凯悦”抵用券能够满足他们平时的愿望,他们会很长时间都记得公司给他们的这一福利,由此带来的幸…  相似文献   

3.
四川物探252队以激励机制让员工成为“星级员工”,被评为“一星级员工”的奖励5000元、“二星级员工”奖励1万元,“三、四星级员工”的分别奖励3万元和4万元,同时,所有星级员工享有评先、培训和入党优先权。“星级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脊梁”的作用。“星级员工”越多,企业越兴旺发达。然而,“星级员工”也不是自然生成的,需要教育、引导和可生长的环境,需要用激励措施催生。给予“星级员工”应有的经济和政治待遇,方显出他们与众不同,彰显企业对他们的奉献与价值的赞赏。有比较才有鉴别,其他员工看到星级员工有着如…  相似文献   

4.
任何企业,无论大小,都可以成为创新企业。但是要想实现成功地创新,企业必须建立与传统的企业不同的运行机制。创新源于想法。想法有些像小孩子,不太成熟和具体。但是在创新企业中,领导者从不轻易说:“这是个愚蠢的想法。”相反地,他会问:“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将这个看上去有些不现实的、孕育中的想法孵化成形,使之真正可行并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契机?”当然,创新企业也知道大多数想法最终有可能一无所获,创新的想法就好像青蛙产的卵:孵上千个,存活下来的只有一两个。但是,创新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鼓励员工不断地思考问题,激发他…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以人为本”,其实是一个美丽的幌子。或者说,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以人作为赚钱的根本手段”——你把员工真正当做人来对待,他们才会真正为企业卖命;你把客户真正当作人来对待,他们才会愉快地购买你的产品——就这么简单。但知易行难。老板你真心对待员工,但员工是否真心对待你?类似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如何掌握,要跟非常具体的情况联系起来,所谓要走到哪个山说哪个山的话,哪儿黑了哪儿歇。  相似文献   

6.
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一厂的“牢骚会”,每周召开一次,请员工发牢骚、提建议。在会上员工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对工作、生活、安全、管理等问题评头论足。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员工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矛盾和不顺心的事在所难免,讲牢骚话或有不满情绪是常有之事。让员工发发牢骚,把心中憋着的气发泄出来,缓解压力,调整心态,对员工和企业都有利。然而,一些企业管理者却认为员工发牢骚是讲怪话,不利于企业的管理,这是一种偏见。实际上员工的牢骚话中有许多“黄金”成分,通过员工发牢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正是管理人…  相似文献   

7.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果这句话是提醒我们必须尊重人才,这当然对,但如果我们因此认为,只要重视人才,对普通人可以不理不睬,那就大错特错了。亚洲首富李嘉诚对人才有独特的理解。他曾说“:我对我的员工只有一个简单的办法,一是给他们相当满意的薪金花红;二是你要想到他将来要有能力养育他的儿女。所以我们的员工到退休的前一天还在为公司工作,他们会设身处地地为公司着想,因为公司真心为他们着想。”正是这种对每一个员工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尊重,使他的企业获得了长久的竞争力。然而,我们一些企业又是如何对待普…  相似文献   

8.
美国奥辛顿工业公司总裁曾提出一条"黄金法则":关爱你的客户,关爱你的员工,那么市场就会对你倍加关爱。企业吸引和激励员工,让他们满意并保持高昂的士气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中,民营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状况堪忧,因对企业不满意而导致的员工流失率更是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如何吸引和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广东镇泰集团两万五千多名员工九成是外来人员。为解员工思乡之情,镇泰集团特意装了长途电话,订了几十个省、市的报纸建起阅报长廊。员工端午节有粽子吃,中秋节能吃上月饼,每逢节日他们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董事会还专门出资o000多万元为员J设立了救困基金和医疗基金……镇泰集团老板说:“员工是企业之本,我们企业努力的目标是‘客人满意,员工满意’。”让客人满意的现点我们已耳熟能详了。但一些企业片面强调让顾客满意,而忽视让员工满意,甚至不惜牺牲员工的自尊,侵害员工权益去换取客人“满意”,把客人满意与员工满意对立起…  相似文献   

10.
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追求“求实创新、奋发奉献”的企业精神.它在企业内部崇尚的是“敬业爱岗”、“艰苦奉献”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它可以激发人的道德意识,形成踏实工作、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优秀人才在良好的环境中,通过自身努力和创造.毫无疑问会受到企业的重视.受到员工敬慕.使他们能心情舒畅地发挥自己的所长.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 如果企业领导人想要让员工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并获得足够的成就感,最好的办法是随时给员工“充电”,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永远在前进,在适合社会的需求。有人说,员工培训是一种投入,但如果不培训企业损失会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训是一种投资,而且是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据国外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对员工培训每投资1美元,可以创造50美元的收益,投入产出比达1:50。 精彩案例:各领风骚出人才 情景一:让新员工饱吃一顿培训“自助餐”。 全球著名电脑厂商IBM的每个新员工  相似文献   

12.
《经理人》2013,(3):128-128
在2013年1月30日的海豚圆桌会“微咨询”环节,海豚会会员分成7组就话题进行探讨互动、商智互助。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和闪烁,撷取精华如下:注重人性化。公司盈利了,年终奖就必须发、要和员工分享。战略意义是,让员工感受到公司文化。年终奖不在于发多少,但方式要创新,微创新也好、颠覆式创新也行,要体现差异化,通过人性化的方式加强团队凝聚力,让员工感动或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3.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这几年每年都要在清明节前后举行一次以“春天向我召唤,市场向我招手”为主题的春游活动。用黑松林人自己的话说:“清明,清明,走出去清醒清醒。”黑松林人利用这种春游形式,走出车间、走出企业、走出自我,让员工到社会去接受市场意识教育。这样做比直观地号召员工要增强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提高全员市场意识的效果来得更快,更实在。一个企业要实现自己的营销战略目标,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没有各部门。各环节和自上而下员工的整体配合,没有全面、全员、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如今市场营销已…  相似文献   

14.
提到市场营销,都会想到面向顾客的外部销售。然而另一个“市场”也同等重要,这就是企业的员工。员工是最大的“市场”,营销别忘了向内“吆喝”。细细琢磨,此观点道出了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市场的关系。外部市场当然至关重要,需要勤“吆喝”,但内部“市场”,即员工队伍更加重要,同样需要“吆喝”。美国人科林·米切尔认为,你能让顾客购买你的产品,但你能让员工相信自己公司品牌的力量吗?正是这群人使得你的品牌在顾客面前活力四射。遗憾的是在大多数企业,决策者都轻内重外,几乎不知道向内“吆喝”,很少有人认识到还必须使员工信服品牌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除了外部商业腐败,出现在跨国公司的内部员工腐败更让人们大为震惊。种种迹象表明,来自跨国公司内部的员工腐败,已经不是单一的偶然事件。事实上,从跨国公司底层的采购人员到高层的管理人员,“腐败”一词已经不再新鲜。有人如此评价跨国公司出现的员工腐败现象:“这些腐败分子的存在就像吸血鬼一样,如果不杜绝他们, 企业最终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16.
如果他的价值体系并没有对这项工作产生认同,这项工作就是“要我工作”;如果产生了认同,这项工作就会变成“我要工作”。员工价值体系管理是对员工的高层次管理,管理的目的是让员工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十招降服80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冲森 《经理人》2008,(5):48-51
很多企业CEO常抱怨:“真搞不懂80后的员工怎么回事,我们对他们已经够忍让的了!对他们好也不是,不好也不是!他们要求一箩筐,但做起事来却懒懒散散。到底要我们怎么做,他们才满意?”而80后员工则抱怨:“为什么领导就是不理解我,不信任我,我的能力比谁差啊?天天叫我干这干那,干完还不满意,这不简直把我当活驴使吗?”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越快让新员工融入企业,越快让新员工“入境”新员工在企业工作的稳定性就越强,并目工作贡献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形成一种凝聚力,形成强大的团队合作。全面开启以价值引领、使命管理为主线的企业新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医院的核心价值理念真正成为全体员工遵循的“理想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梁星晖 《经理人》2009,(5):97-97
本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长于进攻,疏于防守”的问题,其意义与范畴已超越了薪酬本身。为高层管理者即得力干将们加薪,推崇的是一种“英雄情结”与“精英思想”;为一线员工们加薪,体现的则是对“苦干与实干”精神的看重。这样做,确实能进一步激励高层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提升他们的士气,表现出更旺盛的斗志与冲劲,企业也会因此增强业务发展的“进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