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转喻和隐喻这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背后有一种"诗性逻辑".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转喻和隐喻并非对语言的"特殊"使用,而是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引得性思维与类象性思维的产物.根据钱钟书先生的"隐喻两柄多边"说,喻体还具有多义性和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国梦",概括起来就一句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马克思的人民主体观突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毛泽东的人民动力观强调人民是实现梦想的动力、是梦想的受益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思想要求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是实现"中国梦"依靠力量的理论依据。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的提出既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又彰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要深刻了解和把握其历史逻辑,懂得中国梦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心目中的愿望追求,并理解其当代价值。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的回答并初步建立了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如何积极应对这一复杂局势,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答案:“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一重要论断恰逢其时,指向性明确,意义深远,对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梦"有其自身内在的生成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包含着特定理论内涵,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国梦"要转化为现实,就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路径,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6.
7.
"中国梦"是几代中国人和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目标。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道路是"中国梦"实现的最佳途径;13亿中国人民同心同德是"中国梦"实现的力量之源;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中国梦"实现的领导者和精神凝聚者。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中国梦"必然实现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把传统中国的"大同"理想融入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追求中,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毛泽东的追求与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毛泽东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规划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步骤,培育了支撑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其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中国人对中国未来社会愿景的表达。它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在筑梦过程中,中国人把握世界局势,将国家大局放在世界大局中去思考,与世界发展问题相联系,站在负责任大国的立场上,担当起人类发展前途的重任。中国梦包含着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对人类未来的构建,具有世界视野、超越地域性的创新意义。中国梦的实现将为世界带来新机遇、新前途,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梦”题中应有之义.同样,“中国梦”的实现也与每一个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实现“中国梦”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契合点,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持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种恰当的逻辑思路是深刻理解某个问题的切入点。《新民主主义论》的逻辑思路对理解当前热论的中国梦具有重要启示,其问题意识、目标分解、逐步达标、具化任务和对错误思潮的批驳等均适用于对中国梦的解读。运用这一逻辑思路解读中国梦,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道路既立足于国情、又适应时代,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新时期我国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就新时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以期加深人们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及实现中国梦产生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近代中国人民孜孜追求的伟大理想和善的伦理行动,“中国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历史性概念。它既是一种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时代伦理精神,也是一项中国人民实现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当代社会,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行动的理论构想,蕴含了社会善治和个体道德完善双重努力的伦理学涵义。“中国梦”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与合理安排,为之提供必要的制度伦理保障;另一方面,“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每一个体德性品质的提升与完善,并为之提供必要的道德支持。“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民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相统一的伟大伦理行动。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阐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目标宏伟又任务艰巨。中国梦的实现必然需要强劲的精神动力,即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5.
知识与行动的研究之学术危机的拯救方法就是产生一种新的知识行动研究模式,即是说在"强知识弱行动"和"强行动弱知识"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强知识强行动"研究模式,笔者称这种知识与行动研究模式为"强强纲领"。在这个纲领的推进下形成一种新的知识样态即"知识行动论"来解释和说明使知识时代社会扎根的知识行动(知识实践)。从知识与行动之关系演进的逻辑中衍生出知识行动的概念便成为了一种自然的内生过程,这就是知识行动论的知识逻辑。  相似文献   

16.
创新驱动是实现"中国梦"的恒久之源。市场经济具有促进创新驱动的内在功能强点,在推动创新驱动中应发挥其决定性的作用。但"好的市场经济"也可能催生投机主义,导致创新动力不足,亦即创新驱动的"市场失灵"。"市场残缺"与"市场失灵"的叠加会大大增加创新利益的不确定性,严重削弱创新动力,继而不断强化投机主义倾向。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取决于教育与研究的不断发展;健全的创新利益保护制度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制度基础;建设"好的市场经济",培育创新主义逻辑意义重大;政府的创新政策对于弥补"市场失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日常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为科学地认识比喻、描写、说明、运用比喻,本文从比喻能否充当定义、比喻是否表达判断、比喻是不是推理、现代逻辑对比喻的刻画等方面,分析了比喻句中的若干逻辑问题,指出了比喻在有的情况下可用于定义;比喻都是以判断作为它赖以形成和表现的逻辑基础;比喻都可以扩展成为完整的类比推理;引进模糊学、运用谓词逻辑可以对比喻进行更精确的刻画,等等。  相似文献   

18.
比喻是日常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为科学地认识比喻、描写、说明、运用比喻,本文从比喻能否充当定义、比喻是否表达判断、比喻是不是推理、现代逻辑对比喻的刻画等方面,分析了比喻句中的若干逻辑问题,指出了比喻在有的情况下可用于定义;比喻都是以判断作为它赖以形成和表现的逻辑基础;比喻都可以扩展成为完整的类比推理;引进模糊学、运用谓词逻辑可以对比喻进行更精确的刻画,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不断发展创新的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经过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其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民族理论,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使中国各民族获得解放和发展,走上社会主义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其第一要义是民族发展,核心是民族平等,基本要求是民族的全面发展,根本方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价值上的一致性。针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高校要从理论武装、现实问题指导、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和发挥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等方面,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中国梦"理想信念转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