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并购双方企业关系资本的整合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并购双方企业横向伙伴关系资本的整合,二是并购双方企业纵向关系资本的整合,三是并购双方企业的其他关系资本的整合。根据并购双方原有的战略和文化特性与双方企业关系资本的优势强弱,构建了并购双方关系资本的整合模式,并得出了促进并购双方关系资本的整合的相关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会发生作用。论述了共知是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它受到客观条件、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因素等语言环境的影响;指出交际双方共知的信息,可以省略,交际双方没有成为共知的信息,就应该详细叙述。这样才能达到传递信息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展开博弈模型建立起风险投资中参与双方行为的数量关系,对博弈双方的投资策略行为进行理论和应用分析,重点研究了双方坚持投资策略的条件以及风险投资中的经济变量的数值变化对双方均衡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突发事件双方非理性的情绪因素使其决策和执行过程都会产生行为偏差。考虑双方群体情绪因素对于事态演化的影响,首先,构建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等级依赖期望效用函数;然后,分析了双方在不同情绪下纳什均衡解的存在性。研究表明,考虑双方情绪因素后出现了丰富多样的博弈均衡结果,导致了事态的不同演化方向。首先,当社会弱势群体的抗争能力较弱,强势群体带有较为强烈的悲观情绪时,双方将会达成最为理想的纳什均衡(合作,妥协)。其次,当社会弱势群体的抗争能力较强时,如果双方都是乐观情绪,则任何一方的乐观情绪都有助于增大己方的合作(或妥协)概率;如果双方分别处于乐观和悲观情绪中,则任何一方情绪强度的增大都将降低合作(或妥协)概率。  相似文献   

5.
论东海大陆架划界争议与共同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海大陆架划界争议已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对待。本文从双方对东海大陆架划界存在的分歧出发,剖析了双方各自的划界主张,提出共同开发为解决双方争议切实而可行的方法。最后,论述了共同开发的要义。  相似文献   

6.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受邀访问中国,双方会谈最后共同发布了中日联合声明,一举实现了两国邦交正常化。然而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离不开美国因素的影响,田中也是在9月初结束与尼克松夏威夷首脑会谈后才前往中国。根据美国原始档案,田中上台初美日双方就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开展了多次交流,双方在承认中国、日台关系、美日安保条约适用性等问题上产生了分歧。经过双方的沟通以及美国内部情报分析与评估,以夏威夷会议为标志双方正式协调一致,该会议也反映出当时日美关系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间融资监管双方的行为策略都存在非理性问题。主观博弈理论认为,法律可通过影响预期利益、行为组合和合作观念来促进博弈参与方的行为理性。而我国当前的民间融资监管法律存在不能有效整合双方预期利益、优化双方行为组合和增强双方合作观念等问题。为促进民间融资监管双方的行为理性,需要从协调双方利益关系、合理区分双方行为的市场活动范围、均衡双方的博弈实力等方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工程管理Partnering模式中信任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博弈理论的有关原理,分别研究了传统的建设工程合同双方的信任机制和Partnering模式下双方的信任机制,论证了目前普遍应用的传统建设工程合同双方的合作信任关系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低效合作关系,而Partnering模式下的信任机制才是真正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对新中国成立初中美关系从僵持最终走向了对抗,过去同类研究基本侧重于从中美双方意识形态上来分析其原因,对苏联从中的影响分析不够,忽视两国国家利益上的差异性。国与国的关系比一般的意识形态更复杂,过去那种单纯认为双方不从国家利益出发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新中国成立初,中美关系从僵持最终走向了对抗,其原因并不在于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在于双方外交政策主张和理念相差太远,双方积怨误解太深、互信缺失,冷战背景下中苏关系的影响,朝鲜战争使双方走向直接的军事对抗。审视原因,对抗具有必然性,必然趋势中又存在着种种的变数,双方都没能很好利用。这段历史给人留下了太多思考与遗憾,它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与美国关系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10.
潘永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2):120-123
从强弱型省际交界地带局部区域入手,在分析双方城市化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边界双方互惠共赢的城市化新模式——互惠型城市化。该模式具有生命力的前提条件是:边界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地理位置无缝对接,历史渊源深厚,战略措施融溶。通过打破边界阻碍效应,降低边界交易成本,搭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平台等措施的实施,可促进边界双方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全红 《南都学坛》2004,24(5):19-26
“9·1 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 ,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其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同时 ,美国社会族裔关系也因“9·1 1”事件而出现了调整 ,阿拉伯裔与白人主流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张。所有这些变化使族裔群体在美国外交政策上的表现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与冷战后克林顿执政时期相比 ,族裔群体在外交政策上的影响力受到美国打击恐怖主义这一最高外交政策目标的制约 ,族裔群体的“双重文化”认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受到特别的考验 ,总体上有向冷战时期回归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参与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是韩国加入联合国之后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韩国表示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目的是回报国际社会对韩国的帮助,承担与韩国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但是通过考察,本文发现联合国维和行动同韩国的外交战略、经济政策和安全政策存在密切联系。这些政策的综合影响促使韩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随着韩国不断拓展新的海外军事行动模式,韩国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呈现下降态势,但不管怎样,韩国不会抛弃而将选择性参与未来的维和行动,联合国维和行动仍将是韩国低成本拓展国际空间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的宋子文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登上美援外交舞台,成为国民政府关援外交的重要决策人和积极执行者,他在美援外交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美援外交思想,洋溢着比较浓厚的民族主义意识。其战时美国观集中反映为:中国完全有资格获得美援,美国政府理应援助中国;中国应尽力争取美援,但必须以抗战自强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促进了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外交实践中,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逐步形成、完善。他明确地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准确地阐述了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关系;正确地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外交策略和工作方法。今天,毛泽东的外交思想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杰出外交家,他的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周恩来深邃的外交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外交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而且还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火花。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角度进一步探究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形成基础、外交政策制定的出发点等问题的分析,揭示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鲜明特征,认为邓小平从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上各种力量对比变化的角度来把握中国的外交问题,对于我国外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诗赋外交是在明朝与朝鲜的外交往来中特色明显、作用巨大的一种外交方式。这种外交方式弥补了明朝与朝鲜政治交往上的不足,解决了两国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深化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密切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从而促进了两国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面对近代四方陵夷的困境,《湘报》在继承传统“自强”、“和戎”等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近代西方外交观念,提出了“守约和夷的平等外交观”、“联夷抗夷的平衡外交观”和“自强制夷的实力外交观”等外交思想,利用《湘报》这个传播平台,将之传播于晚清朝野。这些具有近代意识的外交观念,对于开启民智及其日后中国现代外交意识的最后形成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国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外交政策和策略等方面,表现了相当的一致性。在这些方面,后一代领导集体与前一代领导集体之间有着承继关系。当然,后一代领导集体也有新的重大的发展。其实,这种一致性衬托了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或者说,形成了当代中国外交的传统。文章基于对5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分析,归纳出中国外交的四个基本特征,这就是外交原则和政策的一贯性、外交目标的双重性、外交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外交对象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交机构的近代化 ,体现的是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整合。辛亥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主要在于它在国家体制上有过重大变革———从封建专制制度变为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正是在资本主义政体逐步确立的过程中 ,通过对旧的外交机构进行改造 ,经过破旧立新 ,完成了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历史使命。辛亥革命不仅使中国的外交机构完全实现了近代化 ,而且使得一批专业化、技术化的新式外交官登上了外交舞台 ,开始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