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价值导向、调控管理”三大主要社会功能角度,探讨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作用。作者认为,党的三大理论成果和不断完善的治党治国治军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既是党的执政能力在理论基础上的集中体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创新理论所取得的伟大成果,这些伟大成果支撑着党的执政行为,是党执政的理论基础,没有这个理论基础,党的执政行为就是无源之水;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先导作用告诉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发达与否、方向正确与否,决定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正确与否和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和发挥着方向性作用。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要做到必须提高全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素质、必须注重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咨政”作用和必须大力传播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王宇 《浙江社会科学》2007,2(3):220-222
2007年4月14日,由《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美术学院人文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哲学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委党校、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的30多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蓝蔚青研究员主持了研讨会。蓝蔚青在致辞中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要求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其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贡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和发挥作用开辟了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4.
党的执政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自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与具体实践。市场经济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逻辑起点;世界历史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方位;社会利益整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5.
党的执政能力与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党的执政能力与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于11月27~28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党校系统、社科院系统、高等院校系统及其他部门的全国各地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与会代表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指导思想、实现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讨论.现将与会代表讨论较为集中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一个历史性的纲领文献,它着重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现将十大问题作进一步深化细化研讨,以求更好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挑战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改进党的执政机制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哲学是人们认识和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科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是新时期赋予哲学思维范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优劣的重要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国际形势看,维护国家发展和生存安全要求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刻认识党的执政安全;从国内形势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要求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维护党的执政安全;从党内情况看,党的自身状况及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要求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安全。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为检验标准,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从统一战线的本质特性出发,阐述了统一战线作为执政兴国重要法宝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凸现了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统一战线的民主性,开辟了畅所欲言的渠道,有利于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统一战线的包容性,汇聚了各方贤士英才的智慧,有利于丰富党的执政资源。对于我们党更广泛地团结人民,更充分地发扬民主,更有效地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仍然是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过程中 ,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的党建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构建一个相应的新的理论体系。构建党建理论新体系,应遵循马克思主义构建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应以党的先进性和先进性建设为逻辑起点,以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中心范畴,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构建新时期党建理论内在逻辑结构,然后进一步拓展为党建理论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章,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党章的根本准则作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反腐倡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奠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政治基础;发挥党章的根本依据作用,坚持从严治党方针,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制度基础;发挥党章的根本标准作用,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奠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数量庞大的网民不仅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互动,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关心时政,针砭时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网络化作为互联网与政治生活结合形成的新生事物,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表达意愿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也为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网络化应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网上群众路线的有效实施;转变执政理念与工作方式,为密切党群关系搭建新平台;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提升网民素质;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把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演化,把握平衡与充分发展的相对性,把握美好生活的内涵,对于“深入学习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丰富党的执政智慧,更好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公共权力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乡村公共权力无论在结构体系重组还是在运行机制的创新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农村建设必须彻底转变乡村社会治理理念,强调多元治理主体,要求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乡镇政权及村“两委”的治理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为农村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服务的各种组织参与治理,共同构建新的民主合作型的基层公共权力体系,实现和谐共治的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新贡献在于,他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概念,创新了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新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德法并举治国模式的选择对小康社会的治理来说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德法并举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 ;是加强我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为此 ,要加强对法治与德治自身及二者并举这一重大现实与历史课题的研究 ,为建立、发展、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