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琼州学院学报》2017,(1):78-85
1936年初,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成立,下设妇女运动指导委员会,作为妇女新生活运动的领导结构。时值内外交困,国民政府对新运女性的定位有着"国家人"和"家庭人"双重角色期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各路女界精英加入妇女指导委员会,在妇指会的领导下,广大女性在基层服务、保育难童、生产指导等工作中都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在扩展职业空间、追逐政治角色等层面也激起相当的波澜。女性角色在社会文化的塑造中形成,作为新生活运动乃至抗战时期最重要的妇女团体,妇女指导委员会是研究战争文化下女性角色定位、国民意识,以及女性社会参与与角色生成、角色自致之间内在关系的一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中西妇女参政权的实现路径之比较分析1.中国妇女参政权实现主体路径——自上而下的全面赋权中国妇女参政运动崛起源于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19世纪末,戊戌维新派开始关注妇女解放问题,主张女性接受教育,了解天下大事,提出"戒女足"、"兴女学"等,为近代中国妇女冲破封建牢笼打开了缺口。一些维新知识女性首先发出了"天下兴亡,女子亦有责焉"的呐喊,并联名上书,直陈政见。她们的主张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妇女参政意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的原因,陕甘宁边区出现了"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的极端困难局面.党中央向边区全体军民发起"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号召,边区妇女们做出了积极响应.文章通过对陕甘宁边区妇女纺织运动规模及相关数据的统计,以及对《解放日报》等一手文献的研究,分析了党中央在妇女纺织运动的具体方式及内容,论证了开展妇女纺织运动对解决边区布匹半数以上需求这一巨大成绩,以及在妇女解放运动、农业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现代女性普遍兼顾职业妇女和家庭妇女两种性别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女性为摆脱双重角色的压力,倾向于放弃职业角色,选择“回家”。这体现了现代女性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多元选择。但也有一种声音主张通过政策引导妇女“回家”,这是男性社会的一种怀旧情结。这两种性质的态度都反映出,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协调发展是女性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妇女的唠叨作为一个意象符号,具有多重意义。妇女的唠叨是生理衰退与萎缩的心理反应,其功能是延缓这种衰退与萎缩。妇女的唠叨表征着世界本身的创造与复制的运动机制。两性关系与人类文明未来走向具有根本联系,妇女问题及其解决决定着妇女的命运,也决定着人类文明的未来。女性的解放及其未来,很可能预示着一种新型文明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源于毛泽东时代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一口号,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紧密相联.国际国内对之自20世纪至今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理解.事实上,对"半边天"所涵盖的"自强"精神的重新认识可以继续为很多女性提供一种文化资源,尤其是当我们认识到"女性与工作"之间的联系仍然定义着女性关于自己是谁的概念时."半边天"的理念更应该在"后妇女解放"的中国社会在性别政策方面出现变化的现实中.在制度层面上得以坚持.  相似文献   

7.
王丹丹 《学术探索》2012,(11):25-27
"性别平等"和"赋权妇女"经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之后,立即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此后,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签署《千年宣言》,把赋予妇女权能列为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对此,世界各国政府在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参政方面都做出了积极努力。本文扫描我国推动女性从政的最新进展;详细阐述女性从政的整体状况;分析提炼我国女性从政特点及转变趋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妇女就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压迫下的妇女缺乏经济的独立。清末、辛亥革命时期,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提倡妇女就业、妇女自立的吁请开始出现,至新文化运动前后渐成一种社会思潮,为妇女就业昭示了方向。二十世纪初期,妇女就业出现职业化的群体,甚至出现知识女性参政。为了引导妇女就业、社会上出现了妇女团体传习所、女子职业学堂、推动了妇女就业。妇女在就业过程中,也逐渐开始了为争取经济、政治权力的斗争。但总的来说,近代妇女就业比重小,领域多集中体力劳动,文化素质低,就业环境差,经济政治上受歧视,缺乏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期,在自由党的衰落以及妇女选举权运动的背景下,伯特兰·罗素曾积极进行英国的妇女选举权实践.这表现在:一方面罗素加入全国妇女参政协会联盟.在该组织中,罗素参与温布尔登的议员补缺选举、阿斯奎斯代表团支持妇女选举权的工作以及定期参加全国妇女参政协会联盟委员会会议.而另一方面对妇女社会政治同盟来说,罗素除了谴责它的暴力策略外并没给予过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
妇女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妇女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妇女健康水平全面提升,妇女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参与水平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稳定,生活方式有所变化,女性自立意识增强.但是,女性家务负担沉重,参与决策程度较低,农村女性社会参与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薄弱,男女两性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女性在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上有待提高,妇女的社会保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老年女性生活照料和文化生活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妇女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与自然的关联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女性对自然的态度是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自然观。女性因为长期社会性别不平等而蕴积了巨大的潜能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 ,正是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资源的潜力 ,所以妇女与可持续发展必定形成天作之合。事实证明 ,妇女对可持续发展已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且必将发挥更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研究促进妇女参与的政策、法律和制度保障 ,发挥女性生态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强 《江苏社会科学》2007,2(6):192-199
1934年被社会各界公定为妇女国货年.在妇女国货年运动中,妇女被推至国货运动的前台,承担起振兴国货的责任.社会各界力图通过社会舆论重塑"摩登"的含义,以及借助于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使妇女的日常消费行为政治化,并企图借此影响都市妇女时下流行的消费文化.妇女国货年运动反映了作为国货主要消费群体的都市妇女与国货运动的关系,它的失败暴露了近代国货运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夏蓉 《社会科学研究》2004,1(6):114-121
1934年 2月新生活运动开始后 ,6月 ,江西省政府遵照蒋介石的手令 ,订定《取缔妇女奇装异服办法》 ;接着 ,国民政府内政部及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率出台类似禁令 ,一场以政府行为直接干预妇女服饰的运动就此展开。由于运动触及女性生活的个人层面 ,而处理手法和动机又存在种种可疑可议 ,在社会上引起倾向各异的连锁反应 ,导致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旧之争。本文就取缔妇女奇装异服禁令的出台、推行过程与效果以及女界反应等问题 ,作一初步论述 ,以拓宽新生活运动的研究 ,透视国民政府在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4.
师艳荣 《理论界》2012,(2):153-155
战前,日本妇女参政权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妇女团体的推动。战后,日本妇女获得参政权后,日本妇女NGO的产生与发展,成为推动妇女参政的重要社会力量。特别是1975年国际妇女年之后,在联合国的推动及世界妇女大会的影响下,日本妇女NGO大量涌现。积极参与国际妇女运动,与各国妇女NGO共同探讨提升妇女地位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在推动日本妇女参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通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编著闺秀艺文目录的形式,写出了一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其中,所著录的四千多位女性作家的创作,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女性文学发展的一些脉络与特质.而且,这些女作家也从不同方面进行文学批评活动,包括编纂选集.撰写诗话、诗文评、序跋等,由此可见,古代女性实际上拥有相对宽松的生活空间,从中反映出非常独特的家族文化,也可以看出社会对女性从事创作的看法.胡文楷的这部著作让我们看到了非常丰富的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学活动景观,同时,也体现了他本人的一些文学史观念.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唤醒了中国女界的参政意识,中国女界中的一批先进分子开始摆脱封建专制制度的种种束缚,借着辛亥革命的民主之风,利用西方的"天赋人权"以及"妇女解放"学说,为中国妇女获取参政权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开了中国妇女参政运动的先河.然而,由于辛亥革命本身的不彻底性,加上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流毒和国民素质及国民意识的低下,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参政运动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彻底性,而其不彻底性也给当代留下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宋美龄抗战时期论述了中国妇女的职责,其核心思想主要有:后方妇女有"进行男子原有工作"的义务;妇女有"救济救护的责任";妇女"也有参战的义务";妇女有对当代史作贡献的义务;妇女求解放必"先能负起责任";知识妇女有"教育大众"的职责;回避抗战责任"要受到人民的鄙夷和唾弃".宋美龄模范带头,领导中国各界妇女切实践行这些战时职责,主要表现在:组织妇女投身抗战;培训妇女服务抗战;亲赴前线激励抗战;社会募捐支援抗战;努力生产供应战需;救助伤兵慰问伤员;救助难童,保教合一.宋美龄领导中国各界妇女尽职尽责,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对妇女参政中"权力尖端缺损"现象的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妇女参政中"权力尖端缺损"的原因至少有四个方面社会的偏见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择"的困扰;干部人事制度的制约;女性自身素质的障碍.改变"权力尖端缺损"现象,必须发展完善妇女参政的综合条件;建立健全选拔培养女干部的有效机制;强化主体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形成妇女参政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6,(9):114-118
《中国妇女》月刊(1939—1941年)不仅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刊物,而且是面向社会的专门的妇女刊物。《中国妇女》月刊启用女共产党员、女革命青年作为核心执笔群,成为宣传中共妇女观的第一阵地;搭建时空网络、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符号、塑造新女性的媒体形象,成为传播中共妇女观的主要媒介;阐释中国妇女解放与民族社会解放、中国共产党、妇女干部、妇女群众的关系,成为系统表达中共妇女观的重要平台。《中国妇女》月刊为中国共产党深入开展妇女工作、全面领导妇女运动,提供了及时、有益的理论依据与科学借鉴,成为衔接中共妇女观与妇女工作、妇女解放运动的纽带。  相似文献   

20.
妇女参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妇女参政已成为妇女发展和世界政治发展一个重要的趋势。内蒙古妇女参政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是内蒙古妇女参政程度呈上升趋势;知识界女性参政群体的出现;参政妇女的比例和层次低;基层妇女干部缺少。促进内蒙古妇女参政的因素有提高妇女自身素质;增强妇女参政意识;消除社会对妇女的偏见;发展经济,为妇女参政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