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意境”或“境界”是王国维美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其中,“隔”与“不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写境”与“造境”是这一范畴的重要问题,值得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美学系统“境界说”,并且用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概念,本文对其中的“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地位、作用和魅力。书籍装帧设计中运用空白可突出书名、突出主题、产生注意 ,可产生和谐和美感 ,可产生联想与创造 ,可产生简洁与轻松感觉。所以 ,合理使用空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心灵的回响——禅宗美学中“听境”的审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禅宗美学中“意境”的概念出发,阐释了“意境”经营的构成要件与实现过程——从现实世界(自然的实境)向审美世界(心灵的虚境)转换。继而从“听境”这一心灵触动与禅者顿悟的关键入手,提出“听境”的审美观念及其对“意境”阐发的独特方式,再以大足石窟圆觉洞为例剖析了“听境”之美在建筑空间经营中的设计方法与物化过程,并指出“听境”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具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升庵词境说     
王国维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人间词话》)何谓境界?王氏当然有其自身之理解。然而境界之说,历来论者甚多,尽管认识不一,但对诗词艺术中存在着某种境界,则众口无异辞。王氏论词境又云: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云:“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按王氏之说,无论他的侧重点何在,又无论他的特殊涵义何在,总之,他承认所谓词境,必  相似文献   

6.
卷上 1.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①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31]①“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初稿为“不期工而自工”。本则词话末尾[]内的数字,是用于标明手稿上排列的次序;下同。 2.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  相似文献   

7.
屈赋死亡意境的构建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关于死亡的描述 ,包括诗人自己的死亡 (自杀 )、历史人物的死亡及用隐喻手法表现的死亡 ,二是对于死亡超越———“梦幻神游”的描写 ;前者属“写境”、“无我之境” ,后者属于“造境”、“有我之境”。屈赋死亡意境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 ,是诗人为“美政”而死这种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境界”说及“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一系列美学概念或范畴。这些概念或范畴来源于王国维对中西方文艺—美学理论和中西方文艺创作实践的综合研究,无疑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涵义。但由于王国维在词话中往往采取以诗、词喻理的传统写作手法,所以基本上只是给人们提供了理解这些概念或范畴的具体例证和入门钥匙,两并未作出明确的定义和详细的界说。这样,就使得人们在分析、理解这些概念或范畴时,由于理解的角度、分析的方式不同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尤其是涉及“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时争论就更大了。已有的分析研究可说是各有得失,本文于此也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探讨意境构思活动,有助于对这一美学范畴的加深认识;弄清艺术思维工艺过程,从而对于指导艺术创作,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美学理论遗产,也是有重要意义的。纵观意境构思过程,大致有:选境、造境、现境三个阶段。如同郑板桥画论中点出的“眼中竹”、“胸中竹”、“手中竹”一样。“眼中竹”是选境——艺术构思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主要是靠形象来思维的,以感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因此,他们披文了往往并不能入情,必须经过情境转换,即:语言文字——情境——体会情感。“选境、组境、补境、造境“是培养学生披文入情能力的四步转换。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将意境分为写境与造境两种形态 ,却未作具体阐述。现代研究者对它们也未作深入的探讨。对此 ,本文从审美的角度来探讨写境和造境的艺术特征 ,认为写境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自然之美 ;造境具有主观抒情性、表意性和理想化抒情手法等。写境有画境、物境、事境等类型 ;造境有缘情写镜、直抒胸臆、象征虚幻等形态。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喜好踏山、侃山,尤爱写山。他能以“山”记史,以“山”言志,以“山”造境。毛泽东笔下的山有着瑰伟雄奇之美,绚丽璀璨之美,流动回旋之美。这与他的生活实践有关,与他的崇高人格,远大志向,宏伟抱负和理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刘方平《月夜》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于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千百年来屡为唐诗选本著录。诗人及其诗作以“清丽、细腻、新颖、集水”(刘学诸评语,见《唐诗鉴赏辞典》)的风格,“平静、宁谧”(博璇琼评语,见《刘方平的世系及交游考》)的意境,深为后人道许。但就目前所见到的注释、评述、鉴赏文字看,几乎一致认为此诗写的是春夜景象。其实这是误解。王国维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人间同…  相似文献   

14.
译介西湖诗词中的“隔”与“不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借用王国维判别和衡量艺术境界优劣的标准──“隔”与“不隔”,从用词的“隔”与“不隔”、用典的“隔”与“不隔”、译花时的“隔”与“不隔”,以及“造境”和“译境”的“隔”与“不隔”入手.结合导游工作的实际经验,对部分有关西湖的古典诗词译作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评析。  相似文献   

15.
现象学的思考方式促使海德格尔走上探索存在之路,而此在现象学阐释学成为其具体运作方式。他的《存在与时间》以发问方式,通过观照、牵引和通达来蕴造本源性之境,显示其运思方式为“面向事情本身”这一现象学方法的具体尝试。《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探索存在之路的第一个典型路标,其运思方式开启了“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老舍先生的小说语言之所以风格鲜明,魅力独特,是因为它是作家在一整套文学语言理论的指导下自觉实践的结果。老舍先生的小说语言形成了三大独特的系统:字、词、句、段、篇、章的表达系统,辩证统一的审美系统,以“心”立“言”、以“言”造“境”的语境系统。  相似文献   

17.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平面设计中的标志设计和书籍装帧设计为例 ,论述了在艺术设计中应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与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设计出既具民族风格又具现代理念的优秀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8.
书籍装帧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书籍整体的艺术水准及书籍是否畅销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一个科学、合理的书籍装帧设计水平的评判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以找出影响书籍装帧设计水平主要因素,对设计者改进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水平将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境”字借用到文艺作品中来 ,到唐代较为多见。王昌龄是用得较多且较早的一位。王昌龄诗论中的“境”有的指客观物境 ,有的指内心之境。他在佛教“境”说的影响下 ,提出了“诗有三境”之说。分析了佛教法相宗之“境”说与王昌龄诗“境”说之间的逻辑联系 ,并认为王昌龄在意境论发展史上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0.
周锋 《东方论坛》2012,(6):82-91
受传统诗学和西方诗学语言观的双重影响,中国现代诗的语言经营策略可以分为因境造语和因语造境两种类型。因境造语可分为按意象刺激性、知觉膨胀性和境界朦胧性要求造语三种类型;因语造境可分为重感兴和重理味两类,前者可分为讲声音语调的象征和反语法规范的言说两种,后者可分为正题反说的陈述和反修辞规范的传达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