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谷是北京东北面的一个远郊县,县城距京约七十公里。平谷方言以城关话为代表,通行于本县及北邻兴隆(属河北)的大部地区、西邻密云(属北京)的一小部分地区。平谷方言是京郊各县方言中唯一不属于北京官话,而属于北方官话的(参见《方言》1986.4.241—252),而且是北京附近的北方官话中颇具特色的一种。这在语音、  相似文献   

2.
新疆汉语方言语音特点的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普通话融合了新疆乡土汉语的突出语音特点,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标准普通话的重要语音特征。而这些语音特点也程度不同地渗入了新疆少数民族所说的汉语。分布区域广的语音特点是一个方言话语音特点中渗透力强的特点,各地的“地方普通话”实际上是吸收了当地汉语方言渗透力强的语音特点的普通话的地方变体。  相似文献   

3.
一、汉语的腔调和回音在口语交际中,“腔(调)”、“口音”是两个常用词。如“那个人讲话是东北腔”“小张是京腔普通话”“他说话带点江浙口音”。不过,在方言(语言)研究中,学者们很少使用“腔调”、“口音”一类词。笔者仅见李荣先生论及这两个词。他指出“腔”字用来指语言(方言)的腔调和方言的派别;“一口的北京腔”,是就腔调而言,“闽南话有泉州腔和漳州腔之分”。是就方言派别而言户李荣先生对“口音”也有精辟见解:“音”字用来指语音和口音,“一口北京音/地道的苏州音”都着重说语音;“带点山东音”,是指说话有山东…  相似文献   

4.
一 闽方言又叫“闽语”、“福佬话”,是汉语方言中内部分歧最大,语音现象最复杂的一个大方言。闽东方言是闽语的一个次方言,主要包括“福州话、福安话、福鼎话”,分布于福州市及宁德地区所属的九个市县。 从历史上说,闽方言是一种远离汉民族共同语的一种汉语方言,由于历史及地域的关系,造成闽文化的多元性和闽方言的复杂性。目前,我们的推普工作虽已近四十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也不能否认方言势力的强大,是造成推普工作还不太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闽东人学习、运用普通话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方言和普通话都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有规则的对应关系。学习普通话,可以利用这些对应规律进行类推。本文将从闽东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及语言的三大要素着手,谈谈闽东人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如何克服方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方言基础的再检讨》一文的作者提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北京话的范围是什么?二是北京城区话自身的缺陷使它难以作为普通话的语音规范。进而主张“以哈尔滨中年知识阶层的口音为标准音”。这种模糊认识的蔓延,将会成为实现语言标准化的阻力,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普通话语音标准的科学内涵及历史溯源作一番再认识,对普通话语音标准的含义及普通话与基础方言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方言基础的再检讨》一文的作者提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北京话的范围是什么?二是北京城区话自身的缺陷使它难以作为普通话的语音规范。进而主张“以哈尔滨中年知识阶层的口音为标准音”。这种模糊认识的蔓延,将会成为实现语言标准化的阻力,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普通话语音标准的科学内涵及历史溯源作一番再认识,对普通话语音标准的含义及普通话与基础方言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儿化是北京音系的一大特色。既然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那么,儿化就应该是普通话语音体系中一种不可忽视的语音现象。淄博方言虽属北方方言且同普通话的差异不是很明显,但对淄博人来说,“儿化”的学习却是一个重点、难点,现提出几个...  相似文献   

8.
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王文虎本文以四川方言中的成都话为代表,试图通过成都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比较,描述四川方言语音的特点,分析四川方言语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和差异,从总体上揭示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一、声母成都话有19个辅音声母,普...  相似文献   

9.
循化话中人称代词的变格范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循化话是青海汉语方言中的一种很独特的土话,类似“河州话”。它既不同于西宁话,也不同于乐都话,更不同于普通话。一般地讲,汉语方言的差异最大的是语音,其次是词汇,语法的差异极小。但是循化话的独特点除了语音和词汇的差异外,语法的差异尤大。如循化话的基本句式“宾—谓”式在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中不存在,循化话中没有“把”字句和“被”字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介词结构,以及连词的省略等等。人称代词的变格是汉语中更为少见的语言现象,至今末引起过语言学家的注意。拙文就循化话的人称代词的变格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南阳话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从声母看,南阳方言有比普通话声母多的现象,还有声母相混现象;从韵母看,南阳方言中的母相混现象较多,另外还有丢失韵头现象;从声调看,主要是南阳方言调值与普通话调值不同。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掌握简单的纠正方法,不失为南阳人学习普通话的捷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武威方言的语音系统及其与普通话的差异 ,指出了内部小片方言、被称为“秃嘴子话”的清源话的语音特点 :声母无 ts、 tsヰ、 s,其属字皆归 t 、 t ヰ、 ;名词后缀“子”有舌尖颤音韵尾 r  相似文献   

12.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研究者一般注重语音、词汇的方普对比分析,认为河北方言在语音、词汇方面与普通话存在着较大差鼻。事实上不仅语音、词汇如此,在语法方面河北各方言与普通话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河北定州方言由于历史上的人口迁徙等方面的原因,在构词法、某些虚词的使用等方面呈现出浓重的方言语法特色,本文试对定州方言的语法特点进行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13.
30多年前,在纽约华埠,如果不会讲广东话,尤其是不懂台山话,会被人嘲笑说:“唐人不会讲唐话。”甚至找工作,上馆子,买东西,都要受到几分冷遇。 可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大量新移民涌入美国,这些新移民除了广东人以外,还有大量讲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台湾人、福州人、温州人、上海人、北京人……致使纽约华埠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讲普通话自然成  相似文献   

14.
语法结构是语言最本质最稳固的部分,由于语法结构强大的稳固性,方言区的人在说普通话时往往把方言语法的习惯带进普通话.例如,福建人常说:我昨天有去过他家.把“有”字放在动词前面,这种用法是闽方言所特有的,规范的普通话说法应该是:我昨天去过他家.方言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似乎比语音、词汇方面的差异要小一些,但是语法规则概括性强,一条语法规则可以造出很多结构类同的句子来,在语言的具体使用中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对方言语法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方言语法和普通话语法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指导方言区的群众在说普通话时注意克服方言语法对普通话的干扰,说好普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方言语音的研究对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湘方言中的湘潭话为例,分类阐明湘潭话中疑母字的来源和特征,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零声母字进行比较,以期对研究古音在湘方言语音系统中的流变有所借鉴,并对湘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以及其他人学习湘潭话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 ,很多人对普通话的认识存在误区 :认为语音标准了 ,就等于学好了普通话。其实不然 ,普通话有三方面的标准 :语音、词汇、语法。河北方言与普通话比较 ,语音自不必说 ,词汇、语法同样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普通话训练应该全方位进行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与天津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语音、词汇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在语法方面则基本是一致的。文章拟就天津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声调、变调等方面的差异作一比较和说明,以总结其中的规律,便于讲天津话和有天津方言语言环境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一种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事物。方言描写是困难的,因为即使是同一采样时期,也会因年龄、文化、性别等差异而出现语言差别。镇江地处“吴头楚尾”,是北方方言与吴方言的交界地区,历来缺少方言记录。新编地方志中总算填补了这一空白,但是更科学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还有待深人调查研究。所谓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是指从历时纵向方向,把现代镇江方音同中古音作比较,对镇江话在现阶段的不同年龄段的语音作比较;还指从共时的横向方向,把镇江话同普通话作比较,把镇江话与周边方言作比较。本文对镇江话所作扼要的比较分析,但愿能对镇…  相似文献   

19.
居住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油岭排的瑶族,过去称为“八排瑶”。他们所说的话属于瑶族勉语的“藻敏”方言。说这种话的大约有五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连南县境内。连南县各个排的瑶话在语音和词汇方面有一点微小的差别,但并不影响通话。这里的瑶人很多会说汉语,除了会说本地客家话以外,有些人还会讲普通话,或会讲“白话”(粵方言),所以,瑶话中有相当多的汉语借词,也引进了汉语的一些语法形式。跟其他一些瑶排相比,油岭排无论是在风俗习惯方面,还是在语言方面都是比较保守的,这就是我们选择油岭作为主要调查点的原因。下面仅对油岭瑶话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舌尖后音在兰州方言中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把“梳子”念作“麸子”谈起“梳子”和“麸子”这两个词在普通话中语音泾渭分明,但在兰州话中却是地地道道的同音词,因为兰州方言中“梳”的声母同“麸”的一样,是唇齿音“f”,而不是舌尖后音“sh”。兰州人学说普通话,有的念对了,把梳子念成了 shū子;有的搞混了,把梳子依然念成了 fū子,把麸子反倒念成了 shū子;也有的同志矫枉过了正,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