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照应性是语言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重要手段,英汉语言的不同特点,说明英汉语篇照应具有差异。本文将从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三个方面对英汉的照应手段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其差异。  相似文献   

2.
论指示和照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分析含有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或指示副词的例句,看到指示与照应的关系是:(1)指示和照应不是互相排斥的,它们各居一端,共同构成一个连续体;(2)照应就是语内照应,语外照应属指示用法或指示兼照应用法,故语内和语外照应之分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试论形合与意合的平衡机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合/意合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的主流看法认为,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既然英汉分属不同类型的语言,英汉语言的形合和意合也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标准来衡量。整体而言,英汉语言各自的形合与意合是平衡的,英汉语的异质性不在于孰重意孰重形,而在于获取形合与意合平衡的途径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英语重“形合”与汉语重“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这一差异在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各语篇衔接手段上都有所体现。本文通过对Of Studies及王佐良译本的分析认为英汉互译时,应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特点和规律,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5.
作为衔接手段,指示照应在英汉语篇中都存在。然而,由于英汉语言本身及文化的不同,二者在使用指示照应的差别非常明显。通过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中的若干文章进行中英文对比分析,总结出英汉语言中的指示照应在语篇衔接功能上的异同,从而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更深层的理解和提高其阅读、写作和翻译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篇的连贯性是结构衔接或语篇形式的表征体现,语篇的理解与心理和认知等语言外因素息息相关。由于中西方人认知思维方式的不同,形式与语义、线性与环形、悟性与理性等语言现象在英汉语篇连贯中也存在差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是导致其差异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7.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这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英汉语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可以解释英、汉语形合与意合的外在表现。英汉翻译中应当体现句法结构上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使译文既忠于原文,又顺畅、优美,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8.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本文用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形合和意合的辩证关系和英汉语篇章的特点,探讨其翻译策略.从语篇的角度考察汉英语言意合和形合,揭示了形合与意合的相对性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并不意味着英语完全不使用意合或汉语一概排斥形合.  相似文献   

9.
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汉语采用意合法。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在句法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区别,且在英汉语中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英汉语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差异,在深入分析原文的基础上,译出地道的译文。  相似文献   

10.
内指照应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衔接方式.自从韩礼德和哈桑于1976 年首次提出衔接理论以来, 研究者对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做了较多的对比研究.根据衔接理论,结合大量的英汉科技语篇实例,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内指照应这一衔接方式上的一些共性和差异, 研究内指照应在英汉科技语篇中的不同体现,以及英汉语篇翻译中内指照应衔接的转换对于英汉科技语篇翻译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指示和照应分别属于语用学和篇章语言学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但指示与照应这两种语言现象却都可以通过使用不具有确定意义的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示副词等加以体现。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指示和照应的关系归纳为:(1)指示和照应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各居一端构成一个共同体;(2)照应就是分为语内照应和语外照应,语外照应属于词语的指示用法或者指示兼照应用法。它们分布在这个共同体的不同位置上,呈现出一种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连接是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正确使用连接可以增强语篇的连贯性。以Halliday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汉连接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后,发现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处理连接手段可采用添加关联词语、调整语序、显性连接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英汉时间指示语都可以通过指示词与时间名词组合而成。指示词与时间名词在组合使用时会有各自不同的搭配方式和指示信息。英语“this/these+time noun”短语与汉语“影这些+时间名词”短语在搭配习惯及词组语义上存在共性和差异,即意义相同的指示词都可以接纳时间名词组合成时间指示语,但后接具体名词并不能一一对应;二者在语义上存在模糊与精确之分,也有模糊度或精确度强弱之分。这些差异本质上源于中西思维模式的不同。对此短语进行语义认知研究有助于对指示词和时间名词的精确理解与使用,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及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照应语是就先行语而言的。照应语是复指(回指)先行语的,或说,照应语与先行语同指(共指)。二者的关系是照应关系。从本质上说,名词语、代词(包括反复代词“自己”)都可充当照应语。例如;[例1]a.奥运会冠军王莲香;是在昨晚以2:0战胜瑞典林小青之后进入决赛的。今晚王莲香的竞技状态良好。b.奥运会冠军王莲香是在昨晚以2:0战胜瑞典林小青之后进入决赛的。今晚她的竞技状态良好。c.奥运会冠军王莲香;是在昨晚以2:0战胜瑞典林小青之后进入决赛的。今晚她自己;的竞技状态良好。以照应语的准确性而言,上例a句重复说的“王…  相似文献   

15.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是汉译英的一个难点.流水句是一种在非句终句段出现句终语调的无关联词复句,在专八考试汉译英题型中频繁出现.文章从形合与意合的差异出发,结合分析专八汉译英真题,以此试图说明:通过切分、合并和重组三个关键步骤,分清主次信息,使用关联词、介词和其它形合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汉译英中流水句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6.
照应是自然语言语篇的显著特点之一。可及性理论认为,照应指称语的选择取决于先行语的心智表征的可及程度。不同语言的可及性标记系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汉语和英语用于体现不同等级可及性的照应语也有所不同。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目标语的可及性标记系统,对照应指称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外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中,中英文语态差异及互译中如何进行语态转换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教学者往往满足于知其然而不探讨其所以然。本文抓住这一语际差异现象,从文化角度探讨语态使用习惯不同的根源,并发现英汉语被动语态句的结构差异、英汉语动词名词不同使用频率和不同的语态使用习惯一样,在本质上是同一文化差异的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18.
英汉远近称指示词在指示照应的语篇衔接方面具有主观性,同时英汉认知方式和语言形式的不同,造成了其对心理距离远近确定的不同,从而导致了汉语远近称指示词在指称心理距离方面使用范围较广,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逻辑语义结构视阈下的英汉语篇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Halliday提出的逻辑语义关系理论为依据,通过对数篇英汉样本语篇的组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发掘英汉语篇潜在的逻辑语义结构特征,归纳英汉语篇逻辑语义结构模式的差异。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英汉语篇逻辑语义结构存在异同:英汉语篇是语义上的统一体。英语语篇偏向于更多地使用形式词语来体现语义关系,而汉语语篇则相对地偏向于依赖语义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20.
语篇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词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词汇意义和词汇运用有关且较难把握的语篇照应手段主要有:指示性参照、同义词或近义词照应和上下文参照等,它们分别服务于不同的词汇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