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并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方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组成的深刻、严谨的价值体系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管理服务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高校思政实践理论,从大思政视角出发,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指出这一模式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主体性价值回归的具体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洪涛  李广才 《兰州学刊》2010,(Z1):146-148
大学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骨干力量,政治社会化是执政党采取有效方式使受教育者对执政党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情感接受、认同并进行传播的过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人成才的艰巨使命,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达成 《学术论坛》2006,1(11):190-19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方向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主导,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促进大学生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中坚力量。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应加强信仰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其科学精神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生自身来说,成长成才是关注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学校而言,培养学生成才意识,增强学生成才意愿,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方向保证作用、精神激励作用、力量凝聚作用和价值导向作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增强针对性;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参与性;渗透于社会实践中,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工科院校大学生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已成为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科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日益世俗化、民族精神淡漠;明确在对工科院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要突出教育重点,即坚持一元统领、树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引领思想道德;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等途径,逐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大学生正确"三观"形成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生奉献社会、实现自我的动力支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生立足祖国、放眼世界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义利统一和谐人格形成的价值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相似文献   

11.
贾付强 《理论界》2012,(6):204-205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应持"分众"理念。依据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可将大学生群体划分为大学生党员、大学生团员和群众大学生三个群体,并根据他们的不同思想政治状况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如此方能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认同与践行。  相似文献   

12.
骆方金  孔静 《社会科学家》2006,(Z1):238-240
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在对于社会主义信念上是迷惘的,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究其成因主要是,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教育面临多重因素的挑战.因此,应当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主义信念问题上的认识能力;以实效性为目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出发,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合力,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就要求我们广大学生工作者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实、做好,创新学生工作新机制,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彭绪琴 《社会科学家》2007,3(4):143-145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可以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有效凝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二是可以为个人健康成才成长提供精神支柱,为人生指明意义和方向,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价值评价系统,为主体能力的最优发挥提供动力。理想信念教育无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个人成长成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很强的重要工作.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巩固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转变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促进就业;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种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要注重实践教学,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改革方向.文章主要对本课题实际操作中实践性教学的不同形式.进行了总结与介绍.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52-256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多元价值取向下,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引领,创新高校学生社团思想引领的方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忽视大学生个体价值,割裂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和实效性差的认识论根源.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人文价值.只有确立和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肩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大学生发展个性化的背景下,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及指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采取具体措施,努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创新、内容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从全方位、多角度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引导作用,积极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网络化、思想多元化的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也出现了新情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才能教育引导大学生走上健康成才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